闫咏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1株引起条斑紫菜绿斑病的柠檬假交替单胞菌被引量:34
- 2002年
- 从栽培海区采回的发病条斑紫菜 (Porphyraeyezoensis)上共分离筛选出 5 1株菌株 ,全部进行人工感染 ,其中 17# 菌株发病症状最典型 ,而感染对照组没有可见变化。初步确定 ,17# 菌株是条斑紫菜绿斑病的主要致病菌。17# 菌株为短杆状、极生单鞭毛可运动的革兰氏阴性菌 ,产生紫褐色色素 ,可水解明胶、酪蛋白、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O/F)为氧化性、氧化酶阳性、ONPG反应阳性 ,V -P反应阴性 ,生长需Na+ 等生化特性 ,G +C含量 4 0 .5mol% ,脂肪酸主要成分为C17∶1ω8c和C16∶1ω7c。基于 16SrRNA的系统进化分析均表明 ,从患绿斑病的条斑紫菜叶状体上分离到的致病菌株 17# 与柠檬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citrea)
- 闫咏马家海许璞孙其焕王汉清
- 关键词:条斑紫菜绿斑病
- 条斑紫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被引量:6
- 2001年
- 紫菜栽培是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项目,近年来条斑紫菜栽培以江苏为主要产地,北至山东,南到浙江迅猛地发展起来,但是每年发生于各地的病害已成为条斑紫菜优质、高产、稳产的最大障碍.1993-1994年度江苏南部沿海海区、1994-1995年度浙江沿海海区的条斑紫菜均爆发了严重的传染性病害,造成了大欠收.根据有关资料,自然海区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易暴发大面积传染性紫菜病害,其中赤腐病与壶状菌病的危害最大.已查明,江苏、浙江等省沿海栽培海区近年来所发生的条斑紫菜病害是赤腐病与壶状菌病的并发病,而缩曲症则主要出现在紫菜的中、后期.本文对条斑紫菜栽培中主要病害及其研究现状作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 闫咏马家海
- 关键词:条斑紫菜病害病源菌赤腐病栽培密度
- 条斑紫菜绿斑病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对2004—2005年度江苏南部的条斑紫菜绿斑病进行了研究。该病主要出现在幼叶期和成叶期,发病时间从晚秋到早春。肉眼观察患病部位呈绿色,不久腐烂分解,留下带绿缘的孔洞。显微镜观察发现其主要症状为在藻体的中部和边缘出现圆形的绿色病斑,以最初患病处为中心成放射状,不久便从中心部脱落。不同生态因子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海水温度下降和减低养殖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该病原菌的蔓延。冷藏网的使用是防治绿斑病在高温季节发生和蔓延的主要措施。
- 林秋生闵建闫咏周亚文梁丽杜海欧马家海
- 关键词:条斑紫菜绿斑病生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