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世镇

作品数:1,183 被引量:9,483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4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6篇专利

领域

  • 1,100篇医药卫生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文化科学
  • 14篇生物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91篇解剖学
  • 140篇外科
  • 132篇动脉
  • 105篇皮瓣
  • 98篇生物力学
  • 95篇关节
  • 78篇手术
  • 73篇血管
  • 71篇应用解剖学
  • 68篇静脉
  • 63篇细胞
  • 56篇显微外科
  • 46篇缺损
  • 44篇三维重建
  • 44篇数字化
  • 42篇切除
  • 42篇周围神经
  • 39篇临床解剖学
  • 39篇骨折
  • 32篇腰椎

机构

  • 69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0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6篇广州军区广州...
  • 69篇南方医科大学...
  • 62篇成都军区昆明...
  • 37篇第一军医大学
  • 18篇中国工程院
  • 17篇暨南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广东医学院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南华大学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济南军区总医...
  • 8篇厦门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广州军区武汉...
  • 7篇中山大学
  • 7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182篇钟世镇
  • 223篇徐达传
  • 135篇李忠华
  • 94篇原林
  • 81篇赵卫东
  • 65篇孙博
  • 64篇丁自海
  • 61篇唐雷
  • 58篇黄文华
  • 49篇张美超
  • 48篇欧阳钧
  • 47篇王兴海
  • 46篇徐永清
  • 44篇刘景发
  • 38篇方驰华
  • 38篇李义凯
  • 35篇李鉴轶
  • 33篇尹庆水
  • 32篇陈春林
  • 29篇朱青安

传媒

  • 356篇中国临床解剖...
  • 41篇中华显微外科...
  • 41篇广东解剖学通...
  • 37篇第一军医大学...
  • 26篇解剖学报
  • 2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0篇解剖学杂志
  • 19篇中国修复重建...
  • 18篇中华外科杂志
  • 17篇中华创伤骨科...
  • 16篇广东医学
  • 16篇解剖学研究
  • 14篇神经解剖学杂...
  • 14篇中华骨科杂志
  • 12篇颈腰痛杂志
  • 1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1篇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20篇2014
  • 22篇2013
  • 29篇2012
  • 35篇2011
  • 27篇2010
  • 29篇2009
  • 33篇2008
  • 63篇2007
  • 65篇2006
  • 70篇2005
1,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TA三维重建的中国女性髂内动脉解剖学分型
目的: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探讨中国女性髂内动脉的解剖学分型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O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并行盆腔CTA扫描的连续患者170例,获取其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构...
陈春林毛东瑞刘萍欧阳振波徐玉静段慧陆琳钟世镇
关键词:髂内动脉三维重建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文献传递
数字化上肢三维构建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上肢的解剖结构,建立虚拟神经,血管及腕管的结构和形态。方法采用新鲜成人上肢标本3具,灌注显影剂后经CT扫描,将得到的数据导入Mimics13.1软件中,对皮肤、骨骼、血管及神经等主要软组织进行三维构建,利用图像的多次切割重建,构建正中、尺、桡神经、血管以及腕管部位的解剖结构。结果建立了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上肢神经,血管及腕管模型,与实体解剖学基本一致。结论皮肤、骨骼、血管、神经等主要软组织等三维构建,及腕管的可视化研究模型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数字化模型,尤其是神经的成功构建,对临床解剖学提供三维形态学资料有着重要意义。
宋江涛陈玉琼黄潮桐陈隆福解秉霖陈冬生李敬矿李忠华钟世镇
关键词:上肢血管腕管
适合血管铸型及CT和/或MR扫描重建的填充剂配方浓度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适合血管铸型及CT/MR扫描的填充剂配方浓度,为数字化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选择三种浓度的过氯乙烯CPVC(20%、15%、10%),分别与氧化铅(5:100、8:100、10∶100)、钆喷酸葡胺Gd-DTPA(I mmol/L、2mmol/L、5mmol/L、10mmol/L、15mmol/L)及甘油(20%)进行填充剂的配制,分别经CT/MR扫描并观察其显影效果,以选择最佳显影的填充剂浓度。结果不同配方及浓度的填充剂在CT及MR显影有差异。结论以CPVC作为动脉铸型的填充剂,其中加入氧化铅(8∶100)、Gd-DTPA(10 mmol/L)及甘油(20%)行CT及MR扫描显影效果最好。
黄睿陈春林刘萍宋小磊李泽宇钟世镇
关键词:血管铸型磁共振成像填充剂四氯乙烯
The Experimental Study:Effect of Traction and Rotationon Pressure of Cervical Nucleus Pulposus
1997年
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结果:随牵引增加,其压力不断下降,牵引200N时,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旋转时稍升高,但不及正常水平.旋转后复位中所有标本的压力均有一过性降低.先拔伸后旋转时,其压力下降最明显.结论:颈椎髓核内压力随牵引力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较小牵引力对其压力无太大影响;牵引力200N时,压力下降明显.临床牵引的重量可能偏小.较大重量的拔伸作用下旋转颈椎,不易使颈髓核突出.目的: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结果:随牵引增加,其压力不断下降,牵引200N时,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旋转时稍升高,但不及正常水平.旋转后复位中所有标本的压力均有一过性降低.先拔伸后旋转时,其压力下降最明显.结论:颈椎髓核内压力?
李义凯朱青安钟世镇
关键词:髓核
带感觉支指背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探讨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以提高皮瓣的修复疗效。方法 在20具4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起点和走行。另对4具8侧成人上肢进行血管铸型制作,观察指掌侧固有动脉及手指静脉的分布范围。结果 示、中、环指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在掌指关节附近恒定发出1较大的背侧支,小指尺侧未见背侧支出现;小指桡侧背侧支缺如者占82.5%。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在近节指骨中下1/3处恒定地和指掌侧固有动脉相交,在该处神经跨过动脉上方的占69.17%,另30.83%走行在动脉下方。结论 示、中、环指的背侧支有较为恒定的蒂部,可以包含在指背侧岛状皮瓣中。其体表投影为近节指骨基底掌侧部中外1/3至近侧指间关节背外侧,以及其和甲根外侧缘的连线。小指桡侧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缺如率较高,不宜设计成背侧支指背皮瓣。
陆云涛李光早汪新民熊绍虎原林余磊钟世镇
关键词:岛状皮瓣应用解剖学手部损伤
迷路下进路内听道手术应用解剖被引量:8
2000年
陈合新钟世镇
足趾或跖趾关节切取后对足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01年
徐永清钟世镇李主一
关键词:拇指再造
大鼠腓肠肌神经终支肌电H反射实验研究(英文)
2003年
目的 :为选择性神经切断治疗脑瘫下肢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 ,用神经肌电图仪诱发H反射 ,测腓肠肌内、外侧头位于肌门的各神经终支的肌电H波。 结果 :SD大鼠腓肠肌内侧头 3支神经终支 ,诱发H反射的H波波幅值 ,三组间均数比较 ,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腓肠肌外侧头神经各终支结果与内侧头相同。结论 :SD大鼠腓肠肌内侧头 3支神经终支 ,三者间Ia类传入纤维含量不同。SD大鼠腓肠肌外侧头 3支神经终支 ,三者间Ia类传入纤维含量不同。
武钢徐达传钟世镇
关键词:H反射脑瘫
以腹壁下血管为蒂设计的肌皮瓣被引量:8
1986年
在34侧成人标本上,观测了腹壁下血管。由腹壁下动脉发出的肌皮支在前部形成内外两列、上下4~5排的血管束,在脐周围呈放射状分布。腹壁下动脉上部的肌皮支穿过腹直肌鞘后走向外上方,指向肩胛骨下角。腹壁下血管与其他分布至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呈分层吻合,以此为基础可设计多种肌皮瓣。
刘宗智钟世镇孙博原林范启申王成琪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腹直肌皮瓣
黄韧带分级切除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三维运动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采用8具新鲜尸体腰椎功能单位,通过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施加最大载荷10.0N·M的六种类型力偶,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经立体摄像计算机图像处理得L3~L4节段的中性区(NZ),弹性区(EZ)和作者单位:①116017大连市解放军大连医高专②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收稿日期:1997-04-17运动范围(Rom)等参数。实验时,先对完整的脊柱标本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为自身对照组。然后在L3~L4切断左侧半黄韧带→右侧半黄韧带。根据其节段间的运动变化,定量地分析黄韧带切断对腰椎三维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理载荷下,黄韧带切断对腰椎稳定性无影响。提示临床上实行减压术或髓核摘除以及椎管潜式扩大术时,切除部分或全部黄韧带(节段间),均不影响腰椎稳定性。
李桂兰朱青安李慧友钟世镇卢海俊钟世镇
关键词:腰椎黄韧带稳定性
共1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