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鹰 作品数:69 被引量:21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早期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30例(178眼)。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不同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衍射型 张洪洋 郭海科 金海鹰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基于角膜球差的个体化非球面IOL植入效果和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索基于角膜球差的个体化非球面IOL植入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中,术前测定6mm直径范围内的角膜球差,以此为基础,选择不同球差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以使术后总球差趋向0μm。术后3月回访时,测定6mm直径全眼球差及角膜像差,并与术前和预测值比较。通过与非个体化及其他个体化研究的比较评估个体化方案的植入效果;通过对预测值和实测的球面像差之间的差异比较及误差分析评估个体化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共53例(60眼)纳入实验。所有纳入研究的60眼术前及术后6mm直径范围内角膜球面像差(Z4,0)分别为(0.250±0.111)μm和(0.250±0.107)μ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术后全眼球差为0.036 5±0.065 4μm较预测值0.027±0.0714μm略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全眼球面像差的预测误差为(-0.009±0.092)μm,其中小于(±0.10)μm的有49眼(81.7%),小于(±0.05)μm的有34眼(56.7%)。结论基于角膜球面像差个体化选择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具有可行性;这种方法可以减小术后全眼球面像差,使全眼球面像差更接近预设值。 牛勇毅 郭海科 金海鹰 张洪洋关键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个体化 应用角膜屈光力矫正计算公式对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金海鹰 郭海科 Gerd U Auffarth 张洪洋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角膜后表面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Orbscan-Ⅱz及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近视眼LASIK手术前、手术后1wk;1,3,6mo的角膜后表面高度,统计分析其术前、术后变化情况。结果:Orbscan-Ⅱz测量发现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向前膨隆(P=0.000),且与术前近视度数、中央角膜厚度呈负相关(r=-0.403,P=0.001;r=-0.349,P=0.004)和切屑深度呈正相关(r=0.411,P=0.001)。Pentacam测量结果显示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并未发生前移或后移(P>0.05)。结论: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并未发生前凸等改变,Orbscan-Ⅱz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结果显示的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可能是因为LASIK手术改变了角膜对Orbscan检查设备成像系统的放大效应。 汪亮 郭海科 曾锦 金海鹰 孟倩丽关键词:角膜后表面 近视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PENTACAM 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Toric人工晶状体轴偏离的研究 郭海科 金海鹰 Gerd U Auffarth 张洪洋超声乳化手术与角膜内皮的损伤及防治 本文对角膜内皮的病理生理、角膜内皮的损伤与修复进行了介绍,讨论了手术前角膜内皮细胞的评价及手术中损伤内皮的因素,对角膜内皮损伤的临床表现;角膜内皮损伤的防治及角膜内皮损伤的预防进行了说明。 郭海科 张洪洋 金海鹰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病理生理 高角膜屈光力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①探讨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影响。②比较不同计算公式对高角膜屈光力患者IOL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43眼)角膜屈光力高于47D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术前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屈光力,根据高斯光学理论和临床资料推导得出IOL屈光力理论计算公式(本方法)。采用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Hoffer Q、SRK/T与SRK2公式对IOL屈光力进行计算,植入IOL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实际屈光状态与术前预测值的差异为预测误差(predictive error,PE),预测误差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absolute predictive error,AE),分别计算不同计算公式的PE与AE。用SPSS11.0软件进行如下分析:①比较不同公式AE的差异。②回归分析不同公式AE与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结果①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HofferQ、SRK/T与SRK2公式所产生的AE分别为(0.28±0.17)D、(0.24±0.18)D、(0.27±0.17)D、(0.25±0.23)D、(0.59±0.35)D及(0.83±0.48)D,SRK/T与SRK2公式产生的AE高于所研究的其他计算公式,差异具有显著性。②SRK2公式与SRK/T公式的AE分别与角膜屈光力呈正相关(SRK2公式:r2=0.522,F=44.82,P<0.01;SRK/T公式:r2=0.443,F=32.63,P<0.01),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及HofferQ公式产生的AE与角膜屈光力不相关。结论对于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的白内障患者,SRK/T与SRK2公式的计算准确性较差,两者的计算误差与角膜屈光力大小相关,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与HofferQ计算的准确性不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金海鹰 郭海科 张洪洋关键词:白内障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及Orbscan对角膜屈光力测量准确性和对IOL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以OrbscanⅡZ对18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屈光力进行检查,分析角膜中央直径3mm区域的角膜总体屈光力(KT)与角膜地形图屈光力(KK);根据高斯光学理论推导优化的IOL屈光力计算公式,应用SRK/T、HofferQ、Holladay、Holladay2与本公式分别计算IOL屈光力和IOL植入眼屈光状态的预测值(REpredict),以IOL植入眼的实际屈光状态(REpost)为标准,REpredict与REpost的差异为预测误差(PE),PE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AE),比较不同计算公式的PE与AE的差异;将REpost分别代入IOL屈光力计算公式与Holladay2公式回推计算角膜屈光力的理论值,比较本公式计算所得角膜屈光力(Kback)、Holladay2公式的计算值(KbackH)与KT、KK的差异。结果IOL屈光力计算公式、Holladay2的PE值(D)均小于Holladay、HofferQ、SRK/T公式的PE和AE,均小于其他计算公式(P<0.05),IOL屈光力计算公式与Holladay2公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backH值、Kback值与KT值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小于KK值(P<0.05)。应用KT计算IOL屈光力产生的AE小于KK产生的AE。结论本公式与Holladay2公式测试角膜屈光手术后IOL的屈光力较为准确;Orbscan分析所得角膜中央直径3mm区域KT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KT联合本公式或Holladay2公式计算IOL屈光力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郭海科 金海鹰 张洪洋关键词:白内障 角膜屈光手术 TGF-β_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诱导其表达CTGF的作用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生的影响及诱导LE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1、10ng/ml)的TGF-β1对体外培养的兔LEC进行诱导。8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检测TGF-β1对LEC诱导表达CTGF的影响;48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TGF-β1对LEC增生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TGF-β1(0·1、1、10ng/ml)对LEC增生影响的A值分别为0·081±0·012、0·078±0·009、0·066±0·014,表明TGF-β1对体外培养的LEC增生起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或P<0·01),抑制率从15·8%增加到31·9%。3种质量浓度的TGF-β1对LEC诱导表达CTGF的影响:A值分别为0·153±0·013、0·190±0·012、0·208±0·019,每两组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TGF-β1能够抑制LEC生长,促进其下游介质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后囊混浊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 郭海科 黄明海 刘毅 张洪洋 金海鹰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囊混浊 复方血栓通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乳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180例180眼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术前有眼内手术史、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角膜白斑,术后出现严重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0例)术后立即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g,连续服用2wk;对照组(90例)患者不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两组术后1,7d;1,3,6,12mo的视力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7d;1,3,6,12mo的视力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12例发生黄斑囊样水肿,对照组术后26例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研究组发生黄斑水肿几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8.9%,P<0.01)。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和缺氧状态,减少黄斑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渗漏,预防黄斑水肿的发生。 田妮 郭海科 金海鹰 郭月珍 陈开恩 李慧英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