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瑛
- 作品数:87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纸状梯度化金属微纤复合分子筛膜的结构化固定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纸状梯度化金属微纤复合分子筛膜的结构化固定床,所述结构化固定床中装填有纸状梯度化金属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微纤包覆复合材料、吸附剂颗粒和/或催化剂颗粒,形成装填床层;从而使流体流动更加均匀、床层阻力得到有...
- 张会平陈焕浩鄢瑛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珍珠岩负载石墨烯的吸声砖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吸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珍珠岩负载石墨烯的吸声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于珍珠岩负载石墨烯的吸声砖,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珍珠岩负载石墨烯复合多孔材料30~50份;胶粘剂50~70份。本发明提出...
- 殷艺敏鄢瑛张会平
- 一种多孔微纤复合硼掺杂碳纳米管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微纤复合硼掺杂碳纳米管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纸状烧结多孔微纤载体的制备;(2)将纸状烧结多孔微纤载体和硼掺杂前驱体分别置于反应装置的反应区和辅助加热区,升温至反应温度后,使用辅助...
- 鄢瑛胡俊辉张会平
- 一种VOC净化分离方法
-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VOC净化分离方法。所述VOC净化分离方法为将含有VOC有机废气的空气通过吸附与催化耦合于一体的结构化固定床,使得含有VOC有机废气的空气进行净化分离,得到净化的空气;所述结构化固...
- 张会平向欢鄢瑛刘鹏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珍珠岩负载石墨烯的吸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吸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珍珠岩负载石墨烯的吸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于珍珠岩负载石墨烯的吸声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珍珠岩负载石墨烯复合多孔材料20~70份、分散剂0.5~6份、固体填料5~...
- 殷艺敏鄢瑛张会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催化燃烧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燃烧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纤复合分子筛膜的预处理;(2)将钒的有机金属前驱物在微纤复合分子筛膜表...
- 陈钧泽鄢瑛刘飞燕张会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辣椒素改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素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物料(2)种子乳液聚合:在反应起始阶段,在反应器中加入乳化剂、第一引发剂、缓冲剂和去离子水,制得种子乳液;(3)核层聚合物的合成:向步骤(1)制得的...
- 胡剑峰蔡琰鄢瑛文玉良卢志敏瞿金清
- 文献传递
- NaCl和分散剂对相变储能蜡微胶囊制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常低温相变储能蜡RT31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储能蜡微胶囊。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讨论了助剂NaCl及两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微胶囊性能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NaCl能显著提高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使得微胶囊的包封率由75.8%升高到92.5%,在微胶囊成型后期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能明显改善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粒径均匀度。
- 鄢瑛刘剑张会平
- 关键词:相变材料微胶囊相变材料NACL分散剂
- 微纤包覆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特性
- 2009年
- 采用湿法造纸工艺和烧结工艺,以竹纤维、陶瓷纤维和微米尺度活性炭颗粒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微纤包覆活性炭复合材料.通过SEM分析复合材料的表观结构,结果表明陶瓷纤维之间的结合处被很好地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活性炭颗粒被微纤网状结构很好地包覆起来.通过美国ASAP-2020吸附仪,测定了所用活性炭及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所用活性炭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690m2/g,所制备微纤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428m2/g,所包覆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638m2/g,可以恢复到原活性炭颗粒的92.5%.
- 张会平高连连鄢瑛
- 关键词:复合材料微纤维活性炭结构特性
- 酸改性活性炭对EDTA废水的吸附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盐酸和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获得酸改性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处理EDTA废水。考察改性条件(如酸的种类、改性时间和酸的浓度)、振荡速度和酸改性活性炭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mol/L盐酸改性12h所获得的改性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在EDTA初始浓度为300mg/L、溶液体积为50mL、温度为20℃、振荡速度为200r/min,改性活性炭投加量为0.2g时,48h后吸附量为47.1 mg/g,吸附率为62.8%;而当改性活性炭投加量增加到2.0g时,吸附率达到93.8%。改性活性炭对EDTA的吸附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0.9963),其吸附动力学行为可用Bangham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 刘剑凤依谭雄文鄢瑛张会平
- 关键词:EDTA吸附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