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辉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海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丙泊酚
  • 6篇麻醉
  • 5篇靶控
  • 5篇靶控输注
  • 4篇穴位
  • 4篇穴位电刺激
  • 4篇气管
  • 4篇经皮穴位电刺...
  • 4篇芬太尼
  • 4篇半数有效量
  • 3篇注射痛
  • 3篇咪达唑仑
  • 3篇插管
  • 2篇端口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支气管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气管插管
  • 2篇全身麻醉

机构

  • 21篇天津市海河医...

作者

  • 21篇郭艳辉
  • 17篇赵崇法
  • 5篇高洁
  • 4篇石晓伟
  • 2篇冯丽华
  • 1篇刘永霞
  • 1篇张伟
  • 1篇王玲玲

传媒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研究分析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于天津市海河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实验组患者手术全程吸入七氟烷.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均静脉泵入瑞芬太尼.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苏醒程度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3.4±3.1)min,苏醒评分为(4.1±1.2)分,拔管时间为(14.6±3.7)min.可得,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患者,苏醒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稳定手术中以及术后患者心血管功能,苏醒时间较短,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赵崇法郭艳辉高洁石晓伟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定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高特异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抗焦虑、镇静、抗交感和镇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临床应用广泛。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循环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等,还可减轻脏器损伤,起到器官保护作用。现对右美托咪定的肺损伤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郭艳辉
关键词:高特异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抗焦虑脏器损伤药物用量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咪达唑仑致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靶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确定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咪达唑仑致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椎管内麻醉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实施椎管内麻醉。T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选择双侧合谷穴、内关穴,20min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C组在相应穴位贴电极片,并连接刺激器,不予电刺激。警觉/镇静(OAA/S)评分≤2分为意识消失。采用序贯法确定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浓度,初始靶浓度为80ng/mL,相邻剂量比为1:1.1,若患者意识消失,则下1例咪达唑仑剂量下调一个剂量梯度;若意识未消失,则下1例咪达唑仑剂量上调一个剂量梯度。当出现7次阴阳交叉时终止。采用序贯法公式法计算咪达唑仑致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T组咪达唑仑至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为78.6ng/mL[95%置信区间为(53.1~116.4)ng/mL],C组为90.3ng/mL[95%置信区间为(61.4~132.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咪达唑仑致患者意识消失EC50。
郭艳辉赵崇法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咪达唑仑靶控输注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卡前列甲酯栓对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恶心呕吐的影响
2011年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恶心呕吐是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卡前列甲酯栓经常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它的胃肠道副作用会否加重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恶心呕吐,作者为此作一探讨。现将一组用与不用卡前列甲酯栓产妇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郭艳辉赵崇法
关键词:卡前列甲酯栓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麻醉恶心呕吐剖宫产产后出血胃肠道副作用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被引量:4
2015年
应用利多卡因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其适宜剂量的报道很少。本研究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临床提供参考。
郭艳辉赵崇法
关键词:注射痛半数有效量注药速度体动反应压脉带
瑞芬太尼对丙泊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丙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行腹部或四肢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R0,R1,R2和R3四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0,1,2,3 ng/m L,达到设定的靶浓度后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按Dixon's序贯法确定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计算并比较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丙泊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结果:R0组、R1组、R2组和R 3组丙泊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EC50及其95%CI分别为:3.38(2.52-4.54)μg/m L,3.11(2.25-4.30)μg/m L,2.81(1.99-3.96)μg/m L,2.63(1.89-3.66)μg/m L。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可加强丙泊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效应,随着瑞芬太尼靶浓度的增加,丙泊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降低。
郭艳辉赵崇法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半数有效量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胺酮分次静推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药物浓度的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胺酮分次静推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采用靶控输注血药浓度分别为2 mg/L(KP1组)、3 mg/L(KP2组)、4 mg/L(KP3组)、5 mg/L(KP4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分次静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各组患者入室诱导前(T1)、诱导后(T2)、切皮(T3)、搔刮病灶(T4)、手术结束时(T5)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的通气情况,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KP1组有1例出现精神症状。KP1组SBP、DBP在T2、T3、T4、T5时比T1升高(P均〈0.01),HR在T2、T3、T4、T5时比T1升高(P均〈0.05)。KP2组SBP、DBP在T2、T3、T4时比T1升高(P均〈0.01),HR在T3、T4时比T1升高(P均〈0.05)。KP4组SBP在T2时比T1下降(P均〈0.05)。氯胺酮追加次数KP1组多于KP2组、KP3组、KP4组(P均〈0.05),苏醒时间KP1组、KP2组长于KP3组、KP4组(P均〈0.05)。结论血药浓度2-5 mg/L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胺酮分次静推应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速,安全可靠。靶控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为4 mg/L更具优势。
郭艳辉
关键词:氯胺酮丙泊酚靶控输注颈淋巴结结核
利多卡因对丙泊酚诱导致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丙泊酚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特点得以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注射痛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预防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利多卡因合用丙泊酚预防注射痛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预注[1]。混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作用的影响报道尚少,本研究采用序贯法测定合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的影响,拟为临床提供参考。
郭艳辉赵崇法
关键词:利多卡因半数有效量丙泊酚临床麻醉注射痛
药物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研究进展
2016年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持续输注无蓄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注射痛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已经采用多种方法来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和减轻疼痛程度,如非药物措施:选择粗大静脉,改变丙泊酚的浓度、剂型、pH值、温度,改变注射器材料和类型,注入丙泊酚时停止输液,按摩合谷穴等,均有一定效果。
郭艳辉
关键词:药物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持续输注疼痛程度
依托咪酯对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_(50)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测定复合依托咪酯诱导时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浓度(EC_(50))、95%可信区间(CI_(95))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气管内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D组,n=30)。C组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D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同时复合靶控输注0.33μg/mL依托咪酯。根据预实验观察结果,两组丙泊酚初始靶浓度均设为2.5μg/mL。依观察插管反应,决定下1例丙泊酚靶浓度。记录入室时(T_0)、插管前即刻(T_1)和插管后1、3、5 min(T_(2~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C组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_(50)、CI_(95)为1.95(1.76~2.22)μg/mL,D组1.46(1.29~1.64)μg/mL(P<0.05)。与T_0时刻比较,两组T_1、T_2时MAP、HR均有所下降,C组下降更显著。结论:依托咪酯可明显降低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EC_(50),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较单纯丙泊酚靶控诱导,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
石晓伟赵崇法吕国义郭艳辉高洁
关键词:丙泊酚依托咪酯气管插管靶控输注半数有效浓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