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三种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对HK-2细胞的毒性比较被引量:8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研究Aristolochic acid I(AAI)、Aristolochic acid II(AAII)和Aristolochic acid Ia(AAIa)3种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在体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的毒性作用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改变;设计药物作用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调零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 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检测药物作用下细胞活力抑制率;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形态学观察表明,在30μg/ml剂量浓度下作用24h,AAI、AAIa药物作用组的细胞收缩变圆、脱壁;免疫组化结果表明,20μg/ml的剂量浓度下作用72h,3种化合物分别作用下的细胞均出现α-SMA的表达;MTT结果显示3种药物和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存在着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关系,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抑制作用AAI>AAIa>AAII;3种药物都能影响细胞周期甚至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结论3种药物对HK-2的毒性作用存在差异,其引起毒性效应的作用机制也可能有所不同。
- 郭永超林哲绚李慧罗文鸿
- 关键词:马兜铃酸细胞毒性
-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对马兜铃酸A的代谢转化被引量:12
- 2006年
- 选取短刺小克银汉霉菌(Cunninghamella blakesleana AS3.910)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对马兜铃酸A(Aristolochic acid)进行了代谢转化研究并比较了微生物转化产物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的异同。考察了影响微生物转化产物形成的各种因素,并对该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代谢产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多种因素条件会对微生物的转化产生影响,发酵液中主要的转化产物是马兜铃酸A的O去甲基化物,该产物和报道的哺乳动物在摄入马兜铃酸A后尿中发现的一种代谢产物结构相同。利用小克银汉霉菌的转化可以方便地制备马兜铃酸A在哺乳动物体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它可以作为研究马兜铃酸A代谢物的一个体外模型进行探索。
- 郭永超林哲绚罗文鸿
- 关键词:马兜铃酸A微生物转化药物代谢
- 马兜铃酸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对HK-2细胞毒性的研究
-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AAN)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由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导致肾脏损伤的病症,对于其确切的致病机制现在尚无定论。由于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在体内...
- 郭永超
-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马兜铃酸药物代谢细胞毒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