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戈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放射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5例肠梗阻,其中完全性22例,不完全性43例;绞窄性为4例;肠肿瘤22例,肠扭转16例,腹内外疝5例。CT显示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靶征、鸟嘴征、缆绳征等具有诊断价值。增强后梗阻段肠壁异常强化。结论螺旋CT可以判断有无急性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以及是否绞窄,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李劲梁宗辉褚梅花郝戈斌杨明英顾晓丽叶涛高信芳
- 前列腺病变的CT诊断(附37例分析)
- 1997年
- 前列腺病变的CT诊断(附37例分析)郝戈斌①杨明英1资料和方法本组共37例,年龄20至86岁,平均64岁,其中前列腺癌12例,前列腺肉瘤1例,良性前列腺肥大24例。检查前2、3天进少渣食物,当天空腹,检查前1.5h至2h口服1%~2%泛影葡胺600~...
- 郝戈斌杨明英
- 关键词:前列腺病变CT病例分析
- 螺旋CT二维重建对肝肾间肿瘤的定位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重建对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CT对右上腹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5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肾间占位病灶的CT资料进行2次阅片分析。第一次仅提供横断位CT图像进行诊断,然后同时提供横断位和二维重建的进行诊断。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分析两次诊断的准确性,并探讨对肝肾间占位病灶CT定位和定性诊断有价值的征象。结果:25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肾间占位病灶,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9例、肾上腺腺瘤7例、肾上腺腺癌2例、肾上腺来源的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例、肾细胞肾癌2例、后腹膜来源的间质瘤1例,肿瘤直径在5~15cm不等。使用横断位图像定位诊断正确17例(68%),包括肝脏源性6例、肾上腺源性9例、肾源性2例,其中定性诊断正确15例(60%)。使用横断位结合二维重建图像诊断正确21例(84%),包括肝脏源性8例、肾上腺源性11例、肾脏源性2例,其中定性诊断正确18例(72%),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明显提高。在所有有利于CT定位的征象中,"杯口征"是最直接、最可靠,也是价值最大的定位征象。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采用薄层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能很好地观察肿瘤的全貌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利于辨别肝肾间占位的来源,明显提高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
- 叶涛郝戈斌李克
- CT在急性肠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对30例急性肠缺血和患者CT检查,来评价CT对急性肠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急性肠缺血的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10例,肠系膜上静脉(SMV)栓塞11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栓塞2例,肠系膜动静脉栓塞4例(其中肠系膜扭转3例,小肠扭转1例)。非闭塞性肠灌注血量减少(NOI)3例(阑尾回盲部脓肿)。通过CT检查,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通过直接征象血管内充盈缺损27例,间接征象:局部肠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积液23例,肠壁增厚20例,肠壁密度改变26例,肠壁气肿15例,血管内积气2例,肠系膜水肿26例及腹水15例,腹腔及肠系膜处散在游离气体5例。结论对急性肠缺血病人行CT检查能较好显示MRV改变,结合其他的CT征象和临床实验室检查,均可对急性肠缺血做出较正确的诊断,同时也能观察到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并发症,较少漏诊及误诊率。
- 郝戈斌李劲李文元杨明英
- 关键词:肠缺血肠系膜血管闭塞体层摄影
- von Hippel-Lindau病1例
- 本例von Hippel-Lindau病变的发病过程基本符合VHL发展过程,患者26岁时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手术,32岁时因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再次手术。本次患者以糖尿病入院,CT检查拟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再发,并发现胰、肝、肾多...
- 李文元郝戈斌李劲
- 关键词: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