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随访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析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2007~2010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1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术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24~72h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46例,90%以上清除104例,60%~90%清除26例,清除不足60%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35例。211例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5例,消化道出血1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术后4周,恢复良好120例,中度残废42例,重度残废37例,死亡12例(术前脑疝、合并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术后1月死亡率5.69%。术后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健康教育,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中,达标率不高,在随访中不断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嘱患者坚持规律服用药物,在术后1年及2年随访中,达标率逐渐提高。后2年随访中,所有患者未再出现脑出血,通过康复功能治疗后,中度残废59例,重度残废20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应选择最佳术式,结合显微操作技术,清除血肿,减少脑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手术治疗脑出血是重要手段,但手术后患者长期血压控制达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预防再次脑出血更为重要,作为外科医生在对手术患者随访的同时,进行血压情况的随访同样重要。
- 杨江河李华郑刚依力哈木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血压随访
-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模型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胶质细胞活化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单丝尼龙线穿刺大脑中动脉(MCA)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大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利用ELISA检测大鼠皮层S1区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皮层S1区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蛋白分子1(Iba-1)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SAH导致大鼠神经功能严重受损,SAH手术同侧的大脑皮层S1区TNF-α和IL-1β水平增加,对侧有轻度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观察到SAH手术可以导致大脑皮层S1区Iba-1和GFAP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MCA穿刺法制备的SAH模型可以引起大鼠大脑皮层S1区胶质细胞活化和TNF-α、IL-1β水平增加。
- 姜珊修彬华邢国祥刘璟郑刚邹志浩闫志强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进展
- 2021年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Otten P等[1]在一项大样本的尸检研究中发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人群发生率约为0.5%,占颅内血管疾病的5%-10%[2]。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由发育不良的血管窦样组织所构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少量出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干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好发部位,根据文献报道,4%-35%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干[3,4]。
- 郑刚
-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颅内血管疾病出血部位好发部位
- 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58例疗效分析
- 2010年
- 修彬华刘绍明史有才李华杨江河郑刚闫志强
- 关键词: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
- 液压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和脑电图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液压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和脑电图的研究以探讨其在外伤后癫痫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建立液压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为期3个月大鼠行为学和脑电图的观察、记录。结果液压脑损伤后50只大鼠死亡19只,存活的31只中有11只出现癫痫。癫痫的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面肌痉挛、点头样运动,其次为四肢抽搐、翻转跳起等。液压脑损伤后第2个月为癫痫发生的高峰期。癫痫发作时同期脑电图可见癫痫样放电。液压脑损伤后部分非癫痫大鼠脑电图表现为1—5导联波幅增高、频率增快。结论液压脑损伤后癫痫动物模型与临床外伤后癫痫相似,与其他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相比,更具有研究价值。
- 李雪峰刘绍明郑刚窦彩绘李建
- 关键词:液压脑损伤外伤后癫痫脑电描记术动物模型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破裂的前循环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56例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病人,共61个脑动脉瘤,其中45枚行动脉瘤颈夹闭,6枚夹闭瘤颈后切除瘤体,另10枚动脉瘤予以瘤壁包裹加固术。术后第3天发生血管闭塞1例,遗留肢体偏瘫。25例随访1个月~5年,恢复良好17例,中残或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破裂的脑动脉瘤,不仅有效地防止再出血,而且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术后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扩张血管对防治脑血管痉挛具有相当好的疗效。
- 杨江河刘绍明李华修彬华郑刚依力哈木
- 关键词:显微手术脑动脉瘤
- 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意义。方法:4例TCCF患者采用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月以上。结果:3例TCCF患者一次性成功栓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例瘘口复杂患者因球囊过早泄漏复发而行2次栓塞治疗闭塞颈内动脉。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对TCCF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杨江河刘绍明史有才田刚修彬华郑刚
- 关键词:创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球囊
- 脑立体定向精准定位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应用研究
- 史有才修彬华臧建华邢国祥王颜梅邹志浩闫志强郑刚杨江河崔继芳许文娟
- 该课题为自选课题。主要针对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存在:治疗靶点精确定位的方法精准度差,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同个体脑内治疗靶点的选择不确定;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尚无定论;国内、外尚缺少DBS手术降低风险的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运动障碍性疾病脑立体定向
- 米诺环素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改善血管病变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神经炎症及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单线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用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损害程度;ELISA检测大鼠皮层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蛋白分子1(Iba-1)的水平;HE染色检测脑血管壁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实验性SAH大鼠模型;米诺环素治疗后SAH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下降、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受到抑制、血管痉挛和血管壁损伤得到明显缓解。结论米诺环素抑制SAH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改善血管病变。
- 修彬华刘璟邢国祥郑刚邹志浩闫志强
- 关键词:米诺环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小胶质细胞
- 外伤后癫痫大鼠脑内突触素和苔藓纤维的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液压脑损伤后突触素和苔藓纤维在外伤后癫痫和非癫痫的大鼠脑内的不同变化,以探讨外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液压脑损伤复制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记录脑电图和行为学变化,3个月后应用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Timm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皮质区突触素及海马区苔藓纤维的不同变化。结果突触素在皮质损伤区表达癫痫组(n=11)高于非癫痫组(n=20,P<0.05),苔藓纤维出芽在癫痫组CA3区始层明显增多(P<0.05)。结论突触素的表达增强和苔藓纤维出芽与外伤后癫痫关系密切,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李雪峰刘绍明郑刚李建
- 关键词:突触素苔藓纤维出芽液压脑损伤外伤后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