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兰
- 作品数:53 被引量:3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前胡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准确、快速地鉴别中药材前胡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前胡药材及其易混品的总DNA,对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 Aligner V3.0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获得ITS2序列。利用MEGA 4.0软件计算物种种内种间的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最近距离法、相似性搜索法、构建NJ系统聚类树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分析各物种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差异。结果:构建的系统聚类树显示前胡不同样本聚在一起,能很好的与其混伪品进行区分;ITS2二级结构显示前胡与其混伪品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别中药材前胡与其混伪品,为快速、准确地鉴定前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方法。
- 熊永兴邬兰刘义梅陈科力
- 关键词:前胡ITS2DNA条形码
- 珠芽艾麻中黄酮糖苷类糖基转移酶LbUGT71BX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珠芽艾麻中黄酮糖苷类糖基转移酶LbUGT71BX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黄酮糖苷类糖基转移酶LbUGT71BX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黄酮糖苷类糖基转移酶LbUGT71BX2的编码基...
- 高冉冉师玉华王文婷向丽邬兰尹青岗王梦月万会花
- 基于ITS2序列的荆芥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分析裂叶荆芥及其混伪品的ITS2条形码序列,探索鉴定荆芥、荆芥穗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以保证荆芥的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裂叶荆芥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ITS2片段和双向测序,所有序列用软件MEGA 6.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对裂叶荆芥及其混伪品间的种间序列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其种间、种内K2P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树。结果裂叶荆芥ITS2序列长度为232 bp,G+C含量为66.8%,序列高度保守,种内无变异位点。裂叶荆芥与其混伪品种间变异位点较多,种间K2P最小距离为0.0175,大于其种内距离,NJ树显示可以将裂叶荆芥与其混伪品完全分开。结论 ITS2序列可鉴别荆芥、荆芥穗及其混伪品,为荆芥的种质资源鉴定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 周建国邬兰马双姣石林春金钺姚辉
- 关键词:荆芥DNA条形码混伪品
- 黄芩MYB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解析,但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薄弱。本研究基于黄芩全基因组对SbMYB转录因子进行系统鉴定和分析,筛选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候选SbMYB家族成员。方法:通过HMMER和BLAST筛选SbMYB转录因子;采用IQ-TREE、ExPASy、GSDS、TBtools、Cytoscape等在线工具和软件对SbMYB家族的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模式、蛋白调控网络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到146个SbMYB转录因子,分为4个亚族和1个未分族成员,R2R3-MYB亚族成员最多(116个);SbMYB基因结构较为保守,随机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同一亚族有相似的MYB保守结构域和基序组成;SbMYB在根、茎、叶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与花中差异较大;SbMYB与黄酮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到43个SbMYB可能调控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结论:MYB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次生代谢合成,本研究系统分析黄芩MYB转录因子家族并筛选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为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王晓童向丽邬兰高冉冉
- 关键词:黄芩MYB转录因子黄酮类化合物基因调控网络
- 基于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的不同基原地骨皮药材异同点考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通过比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不同基原地骨皮药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异同点,判定2种基原的地骨皮是否具有化学一致性。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30批地骨皮药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UPLC-PDA)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及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分别以乙腈(A)-0.15%三氟乙酸水溶液(B)和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4 min,5%~12%A;4~8 min,12%A;8~12 min,12%~14%A;12~15 min,14%~30%A;15~17 min,30%~40%A;17~18 min,40%~90%A),检测波长280 nm。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基原地骨皮的异同点。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30批地骨皮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且宁夏枸杞地骨皮和枸杞地骨皮指纹图谱中的8个相同共有峰均为酚酰胺类成分,分别为地骨皮乙素、N-(4,9,13-triazatridecan-1-yl)-3,4-dihydroxybenzenepropanamide、阿魏酰基-1,4-丁二胺、N_(1),N_(5)-bis(dihydrocaffeoyl)spermidine或N_(5),N_(10)-bis(dihydrocaffeoyl)spermidine、N_(5)-caffeoyl-N_(10)-dihydrocaffeoylspermidine、N_(5)-dihydrocaffeoyl-N_(10)-caffeoylspermidine、N_(1),N_(5)-bis(caffeoyl)spermidine和枸杞素A。其中地骨皮乙素在宁夏枸杞地骨皮、枸杞地骨皮中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52%~12.24%、1.22%~8.18%。结论:建立的UPLC分析方法可用于地骨皮药材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析。宁夏枸杞地骨皮与枸杞地骨皮的化学轮廓相似,地骨皮乙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化学组成基本一致。
- 李宝鑫郝丽霞代云桃李西文邬兰
- 关键词:地骨皮指纹图谱经典名方
- 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是菊科蒿属重要的药用植物,但目前对于五月艾分子遗传信息了解很少。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五月艾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对其序列特征、重复序列、密码子偏好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月艾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1 161 bp,为典型的环状四段式结构,包括2个反向重复区(IRs),1个大单拷贝区(LSC)和1个小单拷贝区(SSC),GC量为37.47%;共注释到132个基因,去重复之后为114个,包括80个蛋白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从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50个长重复序列和191个SSR,其中SSR类型主要以单核苷酸为主。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亮氨酸是五月艾叶绿体基因组中使用次数最高的氨基酸(10.77%),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次(RSCU,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1的密码子有30种且均以A/U结尾。基于菊科19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五月艾与艾叶的亲缘关系最近,蒿属物种聚为单独的进化分支。该研究结果将为蒿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兰朝辉田徐芳师玉华高冉冉尹青岗向丽邬兰
-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系统发育分析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比较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共鉴定98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鉴定了67种,共有成分47种;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缬草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1.8倍。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是缬草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 方颖丁菲邬兰廖鹏程张慧慧刘焱文
- 关键词:缬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水蒸气蒸馏法
- 基于HRM的常见伞形科香辛料快速鉴定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4种香辛料小茴香、孜然、葛缕子、莳萝子与其混伪品蛇床子、防风子因外形特征相似,易混淆使用,带来安全隐患。针对鉴别困难的问题,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法,以实现简便、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收集这4种香辛料及常见混伪品蛇床子、防风子共23份样本,作为参照样本,提取总DNA,基于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一步确定物种,并应用HRM技术建立检测方法和熔解曲线模型。香辛料市场收集这4种香辛料共17份样本,作为市场样本,通过HRM技术鉴定物种是否与标签相符。结果:小茴香、孜然、葛缕子、莳萝子、蛇床子、防风子的熔解曲线均表现出良好差异性,能明显区分开;17份市场样本中,编号N1和N3样品熔解曲线与标签显示的莳萝子熔解曲线具有明显差异,进一步测序结果显示二者均为毒芹子。结论:HRM技术能实现小茴香等伞形科香辛料及其混伪品间的可视化鉴别,可作为DNA条形码技术的有力补充,在中药资源鉴定中应用前景广阔。
- 张梦婷孙伟师玉华邬兰熊超王彩霞王彩霞
- 关键词:伞形科香辛料高分辨率熔解曲线DNA条形码
- UPLC-QQQ-MS测定中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利用UPLC-QQQ-MS建立复杂中药基质中马兜铃酸Ⅰ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马兜铃科中药材及其易于混淆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色谱分离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1 mm×50 mm,3.5μm),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1),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吲哚美辛为内标计算浓度。结果:马兜铃酸Ⅰ质量浓度在21.65~1 732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7 2),加样回收率为82.87%~89.22%,平均加样回收率86.07%(n=6),RSD 2.5%,精密度及方法重复性均良好。基于这个方法笔者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中药材进行定向马兜铃酸Ⅰ含量的检测,结果精准可信。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于含有或者可能含有马兜铃酸Ⅰ成分中药材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差异明显,尤以朱砂莲中马兜铃酸Ⅰ含量最高。同时,该检测结果也可为马兜铃科中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及其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 李功辉陈莎邬兰程锦堂章军李西文王跃生刘安
- 关键词:中药材
- 赤芍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制备赤芍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标准化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芍药苷含量,并进行转移率、出膏率计算及指纹图谱研究。结果:15批次赤芍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芍药苷含量范围为3.79-5.68 mg·m L^(-1),芍药苷转移率范围为56.58%-90.14%,平均转移率为73.97%,标准偏差为10.91%。出膏率范围为16.74%-29.24%,平均出膏率为21.82%,标准偏差为3.55%。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4个,分别是:氧化芍药苷(RT=4.489),芍药内酯苷(RT=7.752),芍药苷(RT=8.192),苯甲酰芍药苷(RT=26.212)。结论:本研究中的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 朱广伟李西文邬兰杉田享友田健久李琦
- 关键词:赤芍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