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飞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诗歌
  • 2篇艺术
  • 2篇诗歌写作
  • 2篇写作
  • 1篇丹托
  • 1篇地气
  • 1篇短信文学
  • 1篇修辞
  • 1篇言志
  • 1篇演奏
  • 1篇艺术变革
  • 1篇艺术定义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终结
  • 1篇语言本体
  • 1篇语言本体论
  • 1篇直说
  • 1篇中国诗歌
  • 1篇散文
  • 1篇散文诗

机构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赵飞
  • 1篇陈培浩
  • 1篇朱明明
  • 1篇任培培
  • 1篇徐小
  • 1篇王飞
  • 1篇彭英龙
  • 1篇李文钢
  • 1篇王光明
  • 1篇李雷

传媒

  • 2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艺术评论
  • 1篇扬子江(诗刊...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 1篇美育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难于直说”的声音——读鲁迅《影的告别》
对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评论界一般视其为"生命哲学"的,或文化的、政治的批判,突出鲁迅在其中表现的"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不过亦有另一种说法,如胡尹强提出,《野草》是一部"爱情散文诗集",是鲁迅"为爱情作证"的神秘诗集...
赵飞
文献传递
论张枣“言志合一”的诗歌写作向度被引量:5
2011年
张枣的诗歌写作具有语言本体论向度,但这一写作向度的反思背景是"言志合一"。作为过程的诗歌言说在本体上已追问、构造、关联着生命,诗意的涵容过程便也是语言的展开过程。张枣深刻体悟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写作中把握、立足于"言志合一"关系,由此他的诗歌既有语言的精纯唯美,又摆脱了踩语言高跷的危险。同时,他承续到传统的关键点:语言,把汉语言的圆润、流转发挥到极致,并最终超越"词与物"、古与今、中与西等二元对立,使其诗歌拥有一种既古典又洋气的旖旎风貌。
赵飞
关键词:诗歌写作语言本体论
人工智能绘画能否称为艺术——基于丹托艺术理论的艺术再定义
2024年
近年来,艺术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勃兴呈现新的生态面貌,人工智能绘画成为备受瞩目的艺术现象。丹托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需承载或反映特定的主题观念,以修辞的方式传达可识别因素,继而获得艺术界权威的认可。在艺术获得解放的“后历史”时期,人工智能绘画的合法性取决于创作者意图与接受者阐释能否达成共识。此种定义方式尚有不完善之处,但不论如何,不应轻易否认人工智能绘画的艺术合法性。
赵飞
关键词:丹托艺术定义艺术终结
彭燕郊: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诗人被引量:1
2012年
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诗人.王光明:在当代优秀的诗人中,彭燕郊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重要诗人。这种被忽略的现象,可能源于彭燕郊的多种边缘性,既处在地域、社会、权力格局的边缘,也处在诗潮、流派、趣味的边缘,甚至他使用的文体也是边缘的。
王光明李文钢赵飞陈培浩王飞朱明明徐娜婧彭英龙徐小任培培
关键词:钢琴演奏诗歌写作散文诗中国诗歌沉思虐待
现代汉诗的诗性建构——从古典诗意到现代诗性
2013年
现代汉诗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发生后,无论在语言、诗人经验等方面均拥有自身相对于古典诗歌的异质性,因而,以诗意来通约现代汉诗和古典诗歌必然遭遇其限度。以现代汉语对现代经验复杂而精确的处理要求写作策略的改变,从而造成追求空灵意境的传统古典诗意之收缩与现代诗性言说之扩张,这一诗性扩张又集中体现为诗歌中的形上诉求与审美诉求这一根本张力。现代诗歌史上,以卞之琳和穆旦为代表的诗人们从对诗意的两极处理中,同时促成了现代汉诗的诗性建构。
赵飞
关键词:诗意诗性卞之琳
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变革与审美救赎——论本雅明的艺术观及其现代性反思被引量:3
2023年
技术理性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区别于其他成员,法兰克福学派的边缘人物本雅明游走于犹太神秘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指出进入技术复制时代之后,随着传统艺术中的“灵韵”逐渐黯淡,传统的感知方式趋向于失效,“震惊”成为经验日渐萎缩的现代社会中的基本感知体验。以艺术领域为中介,本雅明试图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都市的关系入手揭示媒介技术在个体经验层面的影响,为价值断裂的现代社会寻求一条审美救赎之路。
李雷赵飞
关键词:本雅明艺术
论短信文学的后现代文化背景被引量:2
2011年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西方后现代文化因子的飘入提供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与心理根源。短信文学在后现代文化的影子中是"边缘化写作"所产生的"随笔文化",或称"碎片文化"。无线通讯时代的"无距离"使得短信对人们构成强迫阅读,也加剧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对深度模式的消解,成为一种交互性、临时性、刹那性、偶然性的后现代诗学。短信文学是这一诗学的实践文本。
赵飞
关键词:短信文学后现代
修辞以诚——论昌耀流放期诗歌
2013年
昌耀流放期间创作的诗篇作为其一生创作的起点,已形成"修辞以诚"的生命诗学品格,即写作与生命建立至深关联,将写作者自身生命的光泽、精神的成熟与深度、真情的蕴藉等发于诗中,以此打动读者的心灵。昌耀复出后的诗歌创作,延续、发展了这一特点,故而理解昌耀流放期诗歌是进入独具魅力的昌耀诗歌世界的一把钥匙。
赵飞
关键词:昌耀地气
“言志”工夫合一——论张枣诗歌的语言本体观被引量:1
2012年
张枣的诗歌写作具语言本体论向度,但这一写作向度的反思背景是"言志合一""。言"在此蕴含名词与动词的双重意义,"言志"为既并列又动宾关系。取动词意味强调写作过程,"言"获得动力学意义,即"言志"工夫合一,"言"与"志"互文共生,恰如风生水起,它关注诗的过程而超越最终表达。作为过程的诗歌言说在本体上已追问、构建、关联着生命,诗意的涵容过程便也是语言的展开过程。张枣深刻体悟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写作中把握、立足于"言志合一"的关系,并承续到古典传统与西方文学帝国的关键点:语言。他把汉语言的圆润、流转发挥到极致,超越古今、中西等二元对立,由此,其诗歌语言精纯唯美,古典与洋气并具,且摆脱了踩语言高跷的危险。
赵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