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1例手术成功,1例因麻醉原因改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平均出血量70 ml,平均住院天数6.5 d.随访5~20个月,肾积水均减轻或消失,复查静脉肾盂造影(IVU)未见明显输尿管狭窄病例.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有效的治疗方法.
- 宋志勇赵飞
-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
- 2004年
- 朱子军邹传兵张文林宋志勇赵飞吴永兵
- 关键词:乳糜尿腹腔镜术肾蒂淋巴管剥脱术
- 肝素预防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研究经尿道灌注肝素对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176例尿路带管病人随机分成4组,经尿管灌注生理盐水(C组)、庆大霉素(G组)、肝素钠(H组)及肝素与庆大霉素交替(M)组,于置管后不同时间留尿或取导管培养,对导管内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留管1~3周C组和G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H组和M组,留管>1周后C组和G组导管表面菌落数明显高于H组和M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H组和M组比C组和G组导管表面附着层薄、纤维蛋白网稀、细菌密度低。结论经尿管灌注肝素能够预防或延迟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
- 朱子军顾春湘赵以模查汉卿赵飞马玉侠陈洁赵敏
- 关键词:肝素导管尿路感染UTIC
- 两侧方向相反的阴唇瓣修复尿道缺损
- 1996年
- 应用两侧方向相反的阴唇瓣修复5例女性因尿道肿瘤或瘢痕闭锁切除后尿道缺损。年龄32~72岁。其中尿道癌1例,尿道血管瘤2例,医源性及外伤性尿道瘢痕闭锁各1例。尿道切除长度2.5~4.0cm,平均3.2cm。经10~36个月随访。排尿通畅,无尿失禁,肿瘤未复发。手术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膀胱截石位,沿尿道外口环形切开皮肤,从肿瘤或瘢痕组织周围向深部锐性分离。
- 庞施义朱子军王庆荣赵飞
- 关键词:修复术尿道缺损
- 药物灌注后尿路导管内盐类分析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药物灌注后尿路留管内尿盐类型、沉积量及观察药物灌注后的效果。方法 :化学法、容量法、电镜扫描。不同灌注液分别灌注并设对照组。结果 :尿盐分别为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结论 :肝素灌注后有阻止尿路留管表面盐沉积作用。
- 张运斌朱子军赵飞
- 关键词:药物灌注
- 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416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腹部平片(KUB)、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阳性率偏低,常有漏诊或误诊,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明确的定位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螺旋CT因其具有极快的扫描速度和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多方位观察全程尿路及其周围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而日益受到重视,是目前诊断尿路结石的最敏感检查方法。现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经非增强螺旋CT检查确诊的4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赵飞宋志勇王朵
- 关键词: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静脉尿路造影螺旋CT检查泌尿外科腹部平片
- 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在肾绞痛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诊,也是泌尿系结石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最多的是由输尿管结石引起,多数情况下结石体积较小,给影像学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定位困难,ESWL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无法进行,使得相当一部分肾绞痛患者在长期、多次、反复的肾绞痛中等待"排石"。
- 宋志勇赵飞年四杰
- 关键词:肾绞痛钬激光碎石输尿管镜急诊泌尿系结石
- 应用尿路造影技术辅助定位冲击波治疗难定位的输尿管结石被引量:3
- 2002年
- 朱子军宋志勇赵飞李爱娟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尿路造影术体外震波碎石术
- 双侧睾丸白膜下切除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8例被引量:4
- 2004年
- 吴永兵朱子军赵飞宋志勇王芳
- 关键词:手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手术方法
- CT联合输尿管插管定位ES 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被引量:3
- 2003年
- 赵飞朱子军宋志勇李爱娟吴永兵李兵
- 关键词:CT输尿管插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