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洋洋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人格
  • 1篇行者
  • 1篇叙事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性
  • 1篇音韵
  • 1篇直觉模糊
  • 1篇直觉模糊集
  • 1篇人性
  • 1篇人性美
  • 1篇散文
  • 1篇诗歌
  • 1篇诗人
  • 1篇群像
  • 1篇人格结构
  • 1篇人格魅力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艺术
  • 1篇湘西世界
  • 1篇乡土

机构

  • 9篇西南大学

作者

  • 9篇赵洋洋
  • 1篇董运生

传媒

  • 2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刘醒龙小说的乡土叙事
从痴迷于乡土想象的浪漫书写到对处在社会转型阵痛中的乡土中国的客观描摹再到对乡土历史进行重新审视的史诗化叙事,刘醒龙的乡土小说创作在继承前辈乡土叙事传统的同时,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超越,他的乡土小说越来越成为当代文学世界里一...
赵洋洋
关键词:小说创作乡土叙事文学艺术老人形象
文献传递
“本我”“自我”“超我”视角下的《林红的假日》
2013年
《林红的假日》是作家毕飞宇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展现当代知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痛苦和挣扎的短篇小说。细致入微、生动真切的心理刻画是该作品的一大亮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分析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小说主人公林红的本我、自我,超我进行分析,能更深刻地体会当代人的身体和灵魂在权力和文化重压之下的异化。
赵洋洋
关键词:人格结构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为了获取生存所必需资料就必须劳动。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着,使每一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列宁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
赵洋洋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劳结合
音韵悠扬的小白杨——浅析梁上泉歌词的音乐性
2013年
梁上泉先生创作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活泼,韵律和谐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饱含丰富的音乐性,其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歌词的语言、节奏、韵律、段式等方面。
赵洋洋
关键词:歌词音乐性
基于复数直觉模糊集的量子决策研究
决策是人类社会固有的行为,是人类在认知、价值、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下,做出最优或最合理决定的过程。另外,决策也是人工智能中非常关键的研究内容。对人类决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过程,而且有利于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传...
赵洋洋
关键词:不确定性
论铁凝散文的人性美被引量:1
2012年
铁凝的散文充满了对人性的赞美,给人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这种人性美因真诚强烈的平民意识而产生,因温暖真切的情感而成长,因淳朴善良的女性而闪光。同时,这种人性美也是作者明朗纯美的个人气质与其力求提升人的灵魂、拓展人的心灵空间的艺术追求相融合的结晶,对当代女性散文的发展、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赵洋洋
关键词:散文人性美
《天行者》中民办教师的人格魅力
2012年
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在展示民办教师生存困境的同时,更展示了他们身上谦和有礼、先人后己、以校为家、自我牺牲、顾全大局等人格魅力,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
赵洋洋
关键词:《天行者》民办教师人格魅力
世纪“新来者”的喜与忧——论90后诗人与诗歌被引量:1
2012年
近几年来,90后诗人作为诗坛的世纪"新来者"已经登上新诗舞台,他们起点高,他们的作品富有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文学界对他们多投以宽容的眼光。与此同时,处于成长中的90后诗歌在反映生活面上较为狭窄,在处理民族传统和吸收西方经验上还有待改善,此外,创新的勇气不足和青春期的焦虑也无时不困扰着诗歌前进的步伐。
赵洋洋董运生
关键词:90后诗歌诗人
悲与美的结合——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2012年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独特而宁谧,神圣而浪漫,浸润着颇具原始风味的淡淡忧伤。这里有秀美的山水,有古朴的民风,有悲,亦有美。作家为我们展示的这个世界与其他作家笔下的湘西迥然不同。这种不同与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密切相关,本文从意识领域简单探寻蕴含沈老特殊人生经历和感悟的湘西世界。
赵洋洋
关键词:湘西世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