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白茶浸提液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3种黄酮醇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及优化水解工艺为目的,通过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在确定HPLC检测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样品制备中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制定的HPLC分离条件能有效分离芦丁、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所得的标准曲线方程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白茶中3种黄酮醇类物质的最优水解工艺条件为:在5 m L白茶浸提液中添加5m L 3 mol·L-1盐酸,于80℃水浴锅中水解30 min.最优水解工艺的精密度均较高,在水解过程中山奈酚最稳定,杨梅素容易被分解,芦丁的水解转化率为94.32%.可见,将试验所得的HPLC检测方法及最优水解工艺用于测定白茶中黄酮醇类物质的含量是可行的,且可使白茶提取液中黄酮醇苷总量的水解趋于最大化.
【目的】通过对不同等级白牡丹茶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探究氨基酸种类与白牡丹茶品质等级的关系。【方法】采用AQC柱前衍生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游离氨基酸后,通过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和聚类分析法,对9批次不同等级白牡丹茶的35种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白牡丹茶中除β-氨基丁酸、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酪氨酸5种氨基酸外,其余30种氨基酸均高于定量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游离氨基酸与白牡丹品质等级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γ-氨基丁酸、丝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甘氨酸对于白牡丹茶滋味品质的影响最大;味觉分析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对白牡丹茶滋味的收敛性有重要贡献,而其余氨基酸主要通过交互作用对白牡丹茶滋味品质产生贡献。【结论】白牡丹茶的游离氨基酸构成与其品质等级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不同氨基酸组分通过交互作用对白牡丹茶的滋味等级形成产生整体性的贡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