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小妹

作品数:26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保定市科技局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脑梗
  • 14篇脑梗死
  • 14篇梗死
  • 11篇疗效
  • 7篇动脉
  • 6篇丁苯
  • 6篇丁苯酞
  • 6篇苯酞
  • 5篇急性
  • 5篇成形术
  • 4篇动脉狭窄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支架成形术
  • 3篇治疗急性脑梗...
  • 3篇卒中
  • 3篇临床疗效
  • 3篇颅内
  • 3篇脑卒中
  • 3篇奥扎格雷

机构

  • 25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保定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长卿医...

作者

  • 25篇赵小妹
  • 20篇刘永刚
  • 10篇许云鹤
  • 6篇赵静
  • 6篇刘福兴
  • 5篇赵静
  • 4篇曹姗
  • 3篇张唯
  • 3篇王宁
  • 2篇邢震宇
  • 2篇魏书艳
  • 2篇常文龙
  • 2篇董辉
  • 2篇高娟
  • 2篇邢晓明
  • 1篇孙海川
  • 1篇张祥建
  • 1篇刘国敏
  • 1篇卢军栋
  • 1篇孙静

传媒

  • 3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2006天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MuSK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合并Graves病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患者男性,24岁,因视物成双伴双眼上睑下垂22个月、加重6周,于2017年7月7日至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22个月前(2015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成双,自觉左眼不能外展,习惯性单眼视物,继而出现双眼上睑下垂,眼睑抬举费力,伴多汗、皮肤潮湿和手抖,无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无头痛、言语不清、张口困难、颈肌无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肌肉疼痛和肌肉跳动,休息和睡眠后上睑下垂减轻,外院行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仅予维生素B1和B12(维生素B1 100 mg和维生素B12500 μg肌肉注射1次后改为维生素B1 10 mg/次、3次/d和维生素B12 500μg/次、3次/d口服)治疗1个月后无明显改善;16个月前(2016年3月)于外院行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疑诊“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泼尼松(具体剂量不详)和甲巯咪唑20 mg/d口服,治疗3~4个月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于6周前(2017年5月)双眼上睑下垂症状加重,伴视物成双,无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构音障碍、肢体无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曹姗郝洪军刘永刚任翠剑许云鹤赵小妹赵静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格雷夫斯病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成形术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合并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患者给予丁苯酞序贯疗法和支架成形术后神经功能及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情况。方法选取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及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住院后行头颅CT、头颅磁共振明确脑梗死,头颈部MRA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筛查颅内外血管,头部CT灌注检查明确脑灌注。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术(DSA)确定颈内动脉狭窄的情况,比较入院时和治疗2周、4周和3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脑灌注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变化。结果成功地完成了100例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其中50例成功完成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2周、4周和3个月的患者神经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和3个月的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在治疗前,两组r CBV和r 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较对照组患侧r CBV、r CB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MTT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可减少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残疾程度,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观察组比对照组显�
赵小妹刘永刚任翠剑王宁赵静齐伟静许云鹤曹姗高爱民周炜孙海川
关键词:丁苯酞序贯治疗支架成形术脑梗死
丁苯酞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丁苯酞应用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颈动脉狭窄伴有脑缺血症状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9)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期间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n=29)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期间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及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转氨酶升高、恶心和眩晕等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应用丁苯酞治疗,能起到改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功效。
赵小妹刘永刚王宁赵静邢晓明
关键词:丁苯酞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神经功能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可阻止症状进一步恶化,在短期内改善伤残程度,且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至28 d显效率分别为63%和13%,有效率分别为86%和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其方法简便、安全。
张唯贾战斗刘福兴赵小妹邓志高任翠剑
关键词:脑梗塞
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8例SS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颈部血管彩超(CDU)及脑血管造影(DSA)检查。随访至2014年1月,观察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TCD、CDU和DSA检查显示,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均为正向血流,临床表现为显著改善,仅3例出现相关并发症,至随访结束时,仅2例出现症状复发。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SS有效、安全,且TCD、CDU可作为随诊常规手段。
赵小妹刘永刚赵静许云鹤曹姗任翠剑
关键词:支架植入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疗效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的位置关系,从而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方法 将40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及30名健康对照组行DTT检查,进行CST三维重建,了解CST受损情况,同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的ADL进行相关评分,从而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作DTT成像,健康对照组双侧皮质脊髓束重建,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自中央前回下行至内囊并延续至脑桥和延髓,每条连续形态一致性良好.研究组患者健侧皮质脊髓束形态与对照组一致,连续性好;患侧皮质脊髓束因受梗死区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及解剖结构形态一致性的丧失.根据CST受累程度,1级9例、2级20例、3级11例.DTT所示CST的损伤程度与治疗后2个月ADL评分呈负相关(r=-0.914,P<0.05).结论 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病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作为早期判断运动功能受损和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赵静常文龙许云鹤赵小妹邢震宇刘永刚
关键词:皮质脊髓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临床预后
后循环脑梗死轻症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轻症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入院时NIHSS评分≤5分的APCCI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与非END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21例发生END,发生率为18.10%。以END为终点事件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水平(OR=1.096,95%CI=1.034~1.158)、基线NIHSS评分(OR=2.263,95%CI=1.085~3.44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1.187,95%CI=1.043~1.332)、中段梗死(OR=4.012,95%CI=1.579~7.688)和肺部感染(OR=1.285,95%CI=1.164~1.406)是APCC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水平TC、基线NIHSS评分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中段梗死和合并肺部感染是轻症APCC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
钱倩张静边伟林邢晓明张欣白艳梅赵小妹高娟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方法: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0例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中术后均以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术前及术后10 d行CT脑灌注成像,观察局部脑血流速度(r CBF)、局部脑血容积(r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颈内动脉狭窄腔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后7 d内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均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术前患侧r CBV、r CBF明显低于对侧,MTT较对侧时间长(t=4.12、11.35、3.81,均P<0.05);术后患侧r CBV、r CBF均明显高于术前,MTT低于术前(t=3.32、3.79、9.30,均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脑灌注。
赵小妹刘永刚赵静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CT脑灌注成像
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
刘永刚许云鹤赵小妹任翠剑赵静张丽徐朝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奥扎格雷钠疗效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上清液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上清液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0只脑梗死大鼠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化钠注射液组(9 g.L-1氯化钠注射液2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组(2.0×109L-1BM-SCs悬液2 mL)、上清液移植组(BMSCs上清液2 mL)及混悬液移植组(上清液与BMSCs混悬液2 mL),每组10只。在模型再灌注24 h后,用10 g.L-15-溴脱氧尿核苷(BrdU)溶液标记,连续标记28 d,并于最后1次注射后2 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病灶增殖期神经前体细胞的数目变化及神经损伤严重程度(NSS)评分。结果治疗后28 d BrdU、Br-dU+抗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的阳性细胞数BMSCs移植组、上清液移植组和混悬液移植组较氯化钠注射液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清液移植组和混悬液移植组较BMSCs移植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悬液移植组较上清液移植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移植前比较,各组大鼠动物模型移植后第7、14、28天的神经功能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N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从第7天起,与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BMSCs移植组、上清液移植组和混悬液移植组N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混悬液移植组NSS评分明显低于BMSCs移植组和上清液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清液与BMSCs混悬液能够诱导病灶区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这可能与上清液内的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分化诱导因子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有关。
赵小妹刘永刚
关键词:脑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