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妮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荷
  • 1篇电荷传输
  • 1篇受体
  • 1篇谱特性
  • 1篇极化子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光谱
  • 1篇光谱特性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篇赵妮
  • 1篇徐海华
  • 1篇彭谦
  • 1篇帅志刚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给受共聚物链上与链间极化子的光谱特性被引量:2
2014年
给受体共聚物具有重要的光伏效应,载流子在其中的传输机理一直备受关注.近来聚(吡咯并吡咯二酮-噻吩[3,2-b]并噻吩联二噻吩)[poly(DPP-DTT)]在其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中表现出高达10.5 cm2/(V?s)的空穴迁移率,有实验表明链上的极化子传输是主要途径,但也有光谱数据表明链上与链间极化子共存.单链或链间传输机制是目前大家关注的问题.本工作从计算化学的角度给出单链与双链极化子的光谱特征,为澄清载流子传输的机制提供依据.首先采用长程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不同结构的寡聚链的吸收光谱,通过与实验比较,找到能合理描述poly(DPP-DTT)单链中空穴/电子极化子及激子的有效模型.然后,通过格点能修正的方法,计算不同堆积情况下链间的电荷转移积分,阐述poly(DPP-DTT)链间不同堆积方式对极化子离域性的影响.转移积分大的空穴/电子双链极化子的理论吸收光谱与实验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在poly(DPP-DTT)中同时存在一维极化子和不同堆积结构的二维极化子,同时也说明载流子的一维和二维传输是同时进行的,而不同堆积结构会影响载流子链间的传输特性.
江昱倩徐海华赵妮彭谦帅志刚
关键词:极化子电荷传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