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真
-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5周后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体质指数、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IgM)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IgA、IgG、IgM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58/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3/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贾真何旺张渭涛王颖
- 关键词: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每日胰岛素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每日胰岛素用量的影响,为T2DM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1月至2017年5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6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加用利拉鲁肽辅治疗,为治疗组,另30例为对照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改善情况。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腰围、BMI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后T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 A1C、HOMA-β和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 A1C、HOMA-β和HOMA-IR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日用量分别为(43.74±16.53)、(44.10±13.99)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日用量[(20.75±9.24)U]明显少于对照组[(54.57±16.0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少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多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
- 张渭涛贾真宁江颖
- 关键词:利拉鲁肽胰岛Β细胞
- 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干预研究
- 目的:对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正常的80例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根据胰岛素抵抗情况将其分为胰岛素抵抗组(50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30例),...
- 何旺贾真韩仰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干预
- 文献传递
- 转录因子Twist通过调控YB-1促进腹膜纤维化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流出液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离心后进行H...
- 何丽洁贾真孙世仁王汉民
- 关键词:腹膜纤维化TWIST转录因子YB-1
- 转录因子Twist促进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对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流出液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离心后进行HPMCs培养,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分别采用上调质粒pcDNA3.1-Twist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PMCs,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以及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分别采用Twist的siRNA质粒和空载体pSlience转染转分化的HPMCs,检测Twist、E-cadherin、α-SMA以及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采用Bmi-1的siRNA质粒转染转分化的HPMCs,检测E-cadherin、α-SMA以及Bmi-1的蛋白及免疫荧光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透龄增加,E-cadherin表达降低,Twist、α-SMA及Bmi-1表达增加(P<0.05)。与空载体组相比,HPMCs过表达Twist后,E-cadherin表达减弱,Twist、α-SMA及Bmi-1表达增加(P<0.05)。用小干扰RNA使Twist沉默后,E-cadherin表达增加,Twist、α-SMA及Bmi-1表达减弱(P<0.05)。用小干扰RNA使Bmi-1沉默后,E-cadherin表达增加,α-SMA、Bmi-1表达减弱(P<0.05)。结论 Twist参与了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作用部分是通过Bmi-1促进HPMCs的转分化实现的。
- 贾真姬丽华陈景荷梁维车明文何丽洁孙世仁王汉民
- 关键词:腹膜纤维化TWIST转录因子BMI-1钙黏着糖蛋白类肌动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