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晓凡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生物量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
  • 1篇种源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大小
  • 1篇栎属
  • 1篇物量
  • 1篇冀北山地
  • 1篇灌木
  • 1篇灌木林
  • 1篇高生长
  • 1篇不同种源
  • 1篇出苗
  • 1篇出苗率

机构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木兰围场国有...

作者

  • 2篇虞晓凡
  • 2篇许中旗
  • 2篇李亚男
  • 1篇刘乐乐
  • 1篇姚卫星
  • 1篇王丽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冀北山地2种典型灌丛的碳密度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冀北山地常见的2种灌丛(榛子灌丛、土庄绣线菊灌丛)的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土庄绣线菊灌丛各个组分的碳密度及总碳密度都明显低于榛子灌丛,土庄绣线菊灌丛的生物碳密度、凋落物碳密度、土壤碳密度和总碳密度分别为5.91,0.23,54.31和60.44 t·hm-2,榛子灌丛的生物碳密度、凋落物碳密度、土壤碳密度和总碳密度分别为12.81,1.38,141.08和155.27 t·hm-2;土庄绣线菊灌丛的生物碳密度明显低于中国主要6种灌丛的平均值(10.88 t·hm-2),而榛子灌丛则高于该平均值;绣线菊灌丛的总碳密度也明显低于该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白桦林、蒙古栎林和油松林,榛子灌丛的总碳密度则低于落叶松林、山杨林和白桦林,但高于油松林和蒙古栎林。由此得出结论:2种灌丛之间的碳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未受到明显干扰且立地条件较好的灌丛具有较高的碳密度;在区域植被碳密度的评估中应将灌丛纳入评估范围;应采取有效措施诱导该地区的灌丛向乔木林进行演替,以提高碳截存能力;灌丛的碳截存是乔木林碳汇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补充。
李亚男虞晓凡许中旗刘乐乐姚卫星王丽
关键词:灌木林碳密度生物量土壤凋落物
栎属不同种源树种的出苗及生长过程被引量:14
2014年
收集8个种源地7个栎属树种(蒙古栎、栓皮栎、短柄抱栎、槲栎、锐齿槲栎、辽东栎、橿子栎)在保定市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栎属不同树种在出苗时间、出苗率及高生长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出苗最早的雾灵山蒙古栎与出苗最晚的武安栓皮栎相差15d,帽儿山蒙古栎出苗时间比原产地提前37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出苗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雾灵山蒙古栎出苗持续时间最长,为65d,而宝天曼短柄抱栎的持续时间只有30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的高生长过程基本一致,都经历一个慢-快-慢的生长节律,多数都在40d以内完成高生长,但高生长持续时间有较大差异。出苗率及苗期高生长量与种子千粒重相关关系显著,千粒重越大,高生长量越大,千粒重中等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千粒重较小和较大的种子出苗率都比较低。综合幼苗期各方面的特征来看,雾灵山蒙古栎在保定地区表现较好,适用于该地区造林。
李亚男李东胜许中旗虞晓凡
关键词:栎属种源出苗率高生长种子大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