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南冬

作品数:64 被引量:56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污染
  • 20篇土壤
  • 9篇有机氯
  • 9篇喹诺酮
  • 9篇喹诺酮类
  • 9篇污染场地
  • 8篇有机氯农药
  • 8篇污染物
  • 8篇氟喹诺酮
  • 8篇氟喹诺酮类
  • 7篇抗生素
  • 6篇色谱
  • 6篇喹诺酮类抗生...
  • 6篇类抗生素
  • 6篇氟喹诺酮类抗...
  • 5篇堆肥
  • 5篇相色谱
  • 5篇黄淮
  • 5篇黄淮平原
  • 5篇鸡粪

机构

  • 5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3篇湖南农业大学
  • 12篇辽宁工程技术...
  • 5篇生态环境部土...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国家环境保护...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台州市环境科...
  • 2篇北京北方节能...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国家电力公司

作者

  • 64篇薛南冬
  • 27篇李发生
  • 21篇杨兵
  • 14篇刘寒冰
  • 13篇周玲莉
  • 13篇丛鑫
  • 12篇张石磊
  • 12篇刘博
  • 11篇孟磊
  • 9篇陈宣宇
  • 7篇燕云仲
  • 5篇韩宝禄
  • 4篇龚道新
  • 4篇廖柏寒
  • 3篇周友亚
  • 3篇谷庆宝
  • 3篇龙雨
  • 2篇周丹丹
  • 2篇郭观林
  • 2篇杨仁斌

传媒

  • 8篇环境科学
  • 7篇环境科学研究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环境化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色谱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粪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被引量:31
2019年
建立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鸡粪中6种常见抗生素(2种四环素类、2种喹诺酮类和2种磺胺类)的分析方法。样品经EDTA-McIlvaine缓冲液和有机混合提取液(甲醇-乙腈-丙酮,2∶2∶1, v/v/v)提取,过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二氯甲烷(7∶3, v/v)洗脱,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检测波长λ=270 nm,柱温32℃,流动相为乙腈-0.7%(v/v)磷酸水溶液。该方法在0.5~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在0.999 9~1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0.0%~11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16.6%。方法检出限为1.3~6.7μg/kg,定量限为3.5~9.2μg/kg。应用该方法对辽宁省抚顺市某养鸡场当天的鸡粪进行检测,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喹诺酮类)含量为未检出~9.23 mg/kg和1.57~7.69 mg/kg,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类)含量为2.02~13.05 mg/kg,磺胺甲恶唑、土霉素和四环素未测出。
余佩瑶陈传胜刘寒冰邓艳玲薛南冬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畜禽粪便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多种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被引量:7
2007年
建立了水样中用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和净化、GC—ECD检测、GC—MSD定性证实的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方法,该方法样品提取、浓缩、净化步骤简便,能实现31种目标物同时检测。方法检测限0.05-0.50μg/L。添加回收率69%-10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选择农药包括有机氯类(如滴滴涕、六六六、三氯杀螨醇、艾氏剂、异狄氏剂、狄氏荆、七氯、硫丹、氯丹等),氨基甲酸酯类(如甲草胺、乙草胺等),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速灭菊酯等)及其它农药(如氟乐灵、除草醚、毒死蜱)。该方法应用到测定某水库的水样,水库中31种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总浓度为48.8~890ng/L,平均浓度295ng/L。
薛南冬赵淑莉李炳文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农药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基础术语规范、风险控制研究及履约技术支持
李发生丁琼薛南冬刘俐颜增光田亚静周友亚白利平郭观林
该项目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学科领域。围绕“POPs公约”履约技术支持和中国POPs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需求,系统开展了多项重要应用性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研究提出了《中国POPs污染场地环境...
关键词:
关键词:环境管理土壤污染治理
湖南两个小流域土壤中铝和铁的形态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分别在湖南的郴州和长沙选定两小流域(SZY 和 LKS),从小流域规模分析了酸雨频降区两小流域土壤的主要理化特性和土壤 Al、Fe 形态。结果表明:在小流域 SZY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 Al、Fe 含量均高于小流域 LKS 土壤中对应形态的 Al、Fe 含量;在同一剖面, 各种形态的 Al、Fe 含量有表土高于底土的趋势。两小流域土壤中,除 Feox外各种形态的 Al、Fe 均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酸沉降能影响 Al、Fe 形态的转化和淋溶。酸沉降影响 Al、Fe 的溶出可能是通过形成可溶性的有机物-Al、Fe 的复合物而从难溶性 Al、Fe 转化而来。土壤中各种形态的 Al 与对应形态的 Fe 呈线性正相关,酸沉降增加了毒性元素 Al 的溶出,同时也可能增加营养元素 Fe 的有效性。
薛南冬廖柏寒
关键词:小流域铝形态酸沉降土壤酸化
某油泥堆放场地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其垂向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08年
通过采集某油田油泥堆放场地及其周边24个表层土壤样品和2个剖面土壤样品,采用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分析方法,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的PAHs污染已较为严重,污染场地内16种PAHs的检出率为100%,w(PAHs)平均值为7770.7ng/g;周边土壤的16种多环芳烃的检出率为58.3%~100%,二苯并[a,h]蒽及茚并[1,2,3-cd]芘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埘(PAHs)平均值为2038.8ng,g.研究区域内主要污染物为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苊、芘、苯并[a]蒽和苯并[a]芘.从母体PAHs与污染物来源的关系和单组分比值可以看出。污染场地内及周边土壤的污染源是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w(PAHs)在土壤剖面中的峰值出现在40-60及20—40cm处,不同组分的PAHs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能力表现为2—3环PAHs〉4环PAHs〉5—6环PAHs.
吕喆曾凡刚薛南冬郭观林卢桂兰刘俐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
关键词:污染场地多环芳烃
一种提高对含水有机气体吸附的疏水性涂层活性炭制备和再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对含水有机物气体吸附的疏水性涂层活性炭制备和再生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活性炭经清洗、烘干备用;(2)通过加热冷凝法发生交联反应将疏水性高分子材料负载到清洗烘干后的活性炭上,获得疏水性涂层活性炭...
薛南冬杨兵刘寒冰
文献传递
高温堆肥对鸡粪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被引量:33
2015年
由于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大部分随禽畜粪便进入环境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探讨了高温堆肥去除鸡粪中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可行性以及接种外源耐高温菌对去除FQ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可去除鸡粪中48.4%~77.1%的FQs,且FQs的降解在堆肥初期(0~14 d)较快;堆肥中FQs的降解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降解速率与鸡粪中FQs的初始浓度正相关;接种外源耐高温菌种后FQs的去除率为60.3%~76.4%,比未接种时提高了3.3%~7.2%,且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鉴于高温堆肥未能实现畜禽粪便中残留FQs的高效去除(90%以上),因此还有待于堆肥过程和外源添加菌种的进一步优化研究。
孟磊杨兵薛南冬张石磊李发生龚道新刘寒冰刘博
关键词:高温堆肥氟喹诺酮去除率
污染土壤中六六六和DDT在温室中的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韩宝禄薛南冬李发生周玲莉杨兵龚道新燕云仲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DDT被动采样温室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表层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污染物的分布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湿法物理分级方法将北京市某农药厂遗留场地表层土壤分成4种粒径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组分:粘粒、粉粒、细砂和粗砂(〈2μm、2~20μm、20~200μm、〉200μm),研究有机氯农药在其中的分布特征及土壤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组分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差异对污染物赋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粉粒中分布较多,含量分别为463.1 mg·kg^-1和1 225.6 mg·kg^-1,粗砂中分布最少,含量仅为157.8 mg·kg^-1和384.5 mg·kg^-1.lgKoc与污染物质在粘粒上的分布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有机-矿质复合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场地土壤粘粒和粉粒中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由于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粘土矿物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染物质在其中的分布。同时,所研究的场地土壤中污染物易于富集的粒径范围与报道的北京大气颗粒物上HCHs和DDTs有较多吸附的粒径相近。因此,应当重视污染场地表层土壤对大气污染的可能贡献及其环境风险。
丛鑫薛南冬梁刚王世杰朱书全李发生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表层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
堆肥化处理TNT红水污染土壤被引量:1
2017年
DNTS[二硝基甲苯磺酸盐,主要包括2,4-DNT-3-SO3-(2,4-二硝基甲苯-3-磺酸盐)和2,4-DNT-5-SO3-(2,4-二硝基甲苯-5-磺酸盐]是TNT(2,4,6-三硝基甲苯)红水污染土壤中主要污染物质,为研究堆肥化对土壤中DNTS的降解效果,采用有机废物堆肥方法,探讨堆肥化对TNT红水污染土壤中DNTS降解的可行性,以及温度、含水率和pH变化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废物堆肥能处理TNT红水污染土壤,在堆肥60 d内,5个堆肥体系(猪粪+木屑、猪粪+麦壳、污泥+木屑、污泥+麦壳和马粪+木屑)对2,4-DNT-3-SO3-的降解率为65.5%~88.4%,对2,4-DNT-5-SO3-的降解率为60.9%~100%.在第4天各堆肥体系的高温阶段(29.7~53.6℃),5个堆肥化体系中2,4-DNT-3-SO3-总量的49.5%~67.3%被降解,说明各堆体的中温-高温阶段对有机物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堆体含水率随堆肥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堆肥第8天,外源补水至体系含水率为50%,猪粪+麦壳体系对2,4-DNT-3-SO3-的降解率从70.2%增至88.4%,说明适当的外源补水可提高2,4-DNT-3-SO3-的降解率.5个堆肥体系中pH均呈初期上升、后期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堆体pH始终保持在7.3~8.3之间.研究显示,5个堆肥体系中猪粪+麦壳体系对DNTS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88.4%和100%.
丛鑫丛鑫刘寒冰刘寒冰杨兵
关键词:堆肥TNT红水土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