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应繁

作品数:104 被引量:38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基因
  • 37篇棉花
  • 25篇黄萎病
  • 17篇抗性
  • 14篇茎瘤芥
  • 14篇抗黄萎病
  • 13篇植物
  • 10篇黄萎病菌
  • 10篇病菌
  • 9篇唐松草
  • 9篇种质
  • 9篇黄萎病抗性
  • 9篇病抗
  • 8篇陆地棉
  • 8篇克隆
  • 8篇超表达
  • 5篇植物表达
  • 5篇生物碱
  • 5篇亲缘
  • 5篇亲缘关系

机构

  • 60篇重庆邮电大学
  • 23篇河南大学
  • 19篇四川省农业科...
  • 5篇四川大学
  • 5篇重庆大学
  • 5篇重庆市中药研...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邮电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03篇蔡应繁
  • 25篇孙全
  • 21篇江怀仲
  • 17篇向浏欣
  • 16篇张骁
  • 16篇谭永久
  • 14篇何洪华
  • 14篇潘正
  • 13篇龙璐
  • 12篇何晓红
  • 12篇王微娜
  • 11篇高运玲
  • 9篇叶鹏盛
  • 9篇高巍
  • 8篇谢永芳
  • 8篇刘毅
  • 7篇付于银
  • 6篇刘吉军
  • 6篇李琼芳
  • 6篇王小艳

传媒

  • 10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棉花
  • 4篇中成药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棉花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2篇Agricu...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对唐松草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Waters 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用SymmetryShield RP18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为4.5)(20:80)为流动相,于348 nm处测定了唐松草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为唐松草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潘正蔡应繁刘毅高运玲江怀仲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唐松草HPLC
海岛棉GbNAC1在抗黄萎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海岛棉<I>GbNAC1</I>基因在抗黄萎病方面的应用专利申请。所述<I>GbNAC1</I>基因,GenBank ID:KP317496,与植物的黄萎病抗性相关。发明人发现在植物...
蔡应繁王微娜杨璨耿帅鹏孙全张骁宋纯鹏
文献传递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茎瘤芥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茎瘤芥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茎瘤芥及芸薹属植物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茎瘤芥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最适合茎瘤芥CRY2基因RNAi载体遗传转化的条件为预培养3 d、共培养4 d、侵染液浓度OD600=0.5、侵染10 min,此时Kana选择压为30 mg/L。[结论]优选出了农杆菌转化的最宜条件,遗传转化率有较大提高。
梁婷刘毅蔡应繁岳显可江怀仲何晓红
关键词:茎瘤芥正交法
棉花抗黄萎病新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的抗性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采用不同棉黄萎病菌系及枯萎病菌系,对新种质川737、川2802进行病圃抗性鉴定及不同区域的抗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川737、川2802对我国棉黄萎病三大生理型11个不同菌系的抗性均好,又抗落叶型棉黄萎病,并高抗棉与枯萎病,是我国抗棉黄萎病多菌系,且高抗枯萎病的新抗源种质,在棉花抗病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
谭永久李琼芳蔡应繁何洪华刘碧玉
关键词:棉花种质黄萎病枯萎病
二至丸有效部位群组方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姚干蔡应繁江怀仲闫光凡唐坤王允潘正
关键词:二至丸保肝作用抗氧化小鼠
基于相似基因比例的基因家族关系判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基因比例的基因家族关系判定方法,包括确定一个基因家族为指定基因家族,计算两个考察物种谁与参考物的指定基因家族亲缘关系更近,计算方法为将参考物种指定基因家族的基因分别与两个考察物种指定基因家族的基因...
向浏欣吴朝锋蔡应繁汪露 邓聿杉 何琳
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的毛茛科及近缘植物的分子进化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以近缘植物Paeonia suffruticosa和Mahonia bealei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s,NJ)和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 6属12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S rRNA基因序列长度范围在1807~1810bp之间,系统树显示耧斗菜属Aquilegia与唐松草属Thalictrum,升麻属Cimicifuga与乌头属Aconitum都互为姐妹群,显示他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结论支持成立升麻亚科,也支持将芍药属独立为科的观点,为含木兰花碱生物碱及毛茛甙毛茛科植物以及毛茛科近缘植物的鉴别与亲缘关系提供了初步的分子依据.
高运玲陈敏李生伟蔡应繁何晓红刘毅江明锋
关键词:毛茛科RRNA分子系统学
茎瘤芥酸性核糖体蛋白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12年
以茎瘤芥幼苗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SMART RACE技术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克隆到瘤芥酸性核糖体蛋白P1基因(命名为BjARPP1,GenBank登录号:JX282179),并利用ProtParam、DNAMAN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核酸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酸性核糖体蛋白P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42 bp,编码113个氨基酸,等电点为4.27,相对分子质量为11.25 ku;二级结构预测显示α-螺旋占53.98%、不规则卷曲占33.68%、延伸链占12.39%,还含有5个磷酸化位点;同源进化树预测分析其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96%,与其他物种同源性低。茎瘤芥酸性核糖体蛋白P1基因为首次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功能、遗传变异规律以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向浏欣付于银王秋娟冉燕子李露蔡应繁
关键词:茎瘤芥克隆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唐松草总皂苷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选择5种大孔吸附树脂(LSA20、21、30、40和Diaon HP-20)分离提取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var. brevipes Hara)中的总皂苷,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唐松草总皂苷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Diaon HP-20的吸附效果最好,静态吸附容量达163.2×10-3g/mL,动态吸附容量达102.5×10-3g/mL.
蔡应繁高运玲潘正潘潇江怀仲刘毅
关键词:总皂苷大孔吸附树脂唐松草
多抗棉花新品种川棉65
2003年
蔡应繁谭永久叶鹏盛何洪华
关键词:经济性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