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媛媛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的灭菌剂、消毒剂、抗菌药物等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方法运用PCR法对2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fA、tehA、smr、qacE△1等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检出mdfAt、ehA、smr、qacE△1等4种外排泵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5.0%、5.0%、20.0%、75.0%;mdfA、qacE△1阳性率高,多数菌株能同时检出多种外排泵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mdfA、tehA、smr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易检出多种外排泵基因,与医院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主要有mdfA、qacE△1,耐药菌外排泵携带率高,开发抑制剂显得十分重要。
- 凌月明陈金玉蔡媛媛郭勤华杜丕波吴双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外排泵基因
- 2239份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培养瓶,分离菌株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结果 2239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42种212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9.4%;其中革兰阳性菌58株占27.4%,革兰阴性菌141株占66.5%,真菌13株占6.1%;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7株占17.5%、肺炎克雷伯菌33株占15.6%、铜绿假单胞菌20株占9.4%、鲍曼不动杆菌20株占9.4%、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占5.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3.2%和33.3%;铜绿假单胞菌MDR和PDR的检出率分别为5.0%和0;鲍曼不动杆菌MDR和PDR的检出率为5.0%和1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5.5%;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多数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程度的耐药,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均为33.3%,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为100.0%敏感。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广,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情况很严峻,对血培养分离株进行早期检测和耐药性分析非常重要,可以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 蔡媛媛王建福黄芳陈招虹叶永坚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细菌分布耐药性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脑膜炎1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病人,女,42岁。2012年4月16日上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全头胀痛或跳痛,伴恶心,无呕吐,自觉发热,未测体温,无意识障碍、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门诊以"颅内感染"于4月17日收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体力欠佳,进食少,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8.2℃,血压:128/80 mmHg(1 mmHg=0.133 kPa)。皮肤、巩膜无黄染。结核抗体阴性(-);血沉50.0 mm/h;C-反应蛋白149.0 mg/L;
- 蔡媛媛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
-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文件判断结果.
结果:330株大肠埃希氏菌和...
- 林福林杨昌云杨小燕蔡媛媛罗金光
- 关键词:抗菌药物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创面分泌物培养前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创面分泌物培养前涂片镜检对判断培养结果的意义。方法对150份创面分泌物标本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同时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涂片结果将标本分为Ⅰ、Ⅱ和Ⅲ三类,并将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涂片合格标本(含Ⅰ和Ⅱ类)90例,涂片不合格标本(Ⅲ类)60例,标本合格率为60%;Ⅰ、Ⅱ和Ⅲ类标本培养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7.4%、40.4%和38.3%,合格标本的细菌总检出率(64.4%)显著高于不合格标本的检出率(P<0.05);Ⅰ、Ⅱ类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7.4%、65.4%,合格标本的总符合率为78.9%。
- 黄芳林佩玲蔡媛媛王建福庄岳鹏
- 关键词:创面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
- 穿心莲内酯对经抗生素治疗引发内毒素血症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存活率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经氨苄西林钠治疗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存活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出生2周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氨苄西林钠组、氨苄西林钠+穿心莲内酯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通过大鼠小延髓池进针注射脑膜炎奈瑟球菌悬液制备脑膜炎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氨苄西林钠组给予200 mg/L氨苄西林钠皮下注射,氨苄西林钠+穿心莲内酯组在氨苄西林钠组基础上灌胃50 mg/L穿心莲内酯,每12 h 1次,共5次。统计各组小鼠存活率及平均最高体温增量,采用脂多糖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脂多糖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膜中p65、IκB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氨苄西林钠+穿心莲内酯组大鼠存活率高于氨苄西林钠组(P<0.05);氨苄西林钠组和氨苄西林钠+穿心莲内酯组大鼠体温增高平均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氨苄西林钠+穿心莲内酯组明显低于氨苄西林组(P<0.05);氨苄西林钠+穿心莲内酯组血浆脂多糖、TNF-α、IL-6水平和脑膜中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氨苄西林钠组(P均<0.05),脑膜中IκBα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氨苄西林钠组(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明显提高氨苄西林钠治疗内毒素血症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存活率,可能与抑制Nk-κB炎症通路相关。
- 蔡媛媛黄聚财黄芳
-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内毒素血症脑膜炎奈瑟球菌氨苄西林钠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的指标聚类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以了解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2010年7-12月某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用gyrA和parC基因的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50种水平转移获得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3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检测等。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5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2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连锁检测ISaba1-ADC、ISaba1-OXA-23均呈阳性,而ISaba1-OXA-66均呈阴性;获得性耐药基因TEM-1、ADC、OXA-23、OXA-66、ant(3")-Ⅰ、aph(3')-Ⅰ,adeB、qacE△1与可移动遗传元件intⅠ1、tnpU、tnp513、IS26、ISaba1高度相关。结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一定的关联度,菌株携带的获得性耐药基因可能由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
- 凌月明兰小鹏蔡媛媛王建福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泛耐药
-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医学检验精准管理平台的构建和实践被引量:3
- 2018年
- 运用移动互联技术,系统构建医学检验精准管理平台APP。首先构建任务、签到、公告、备忘、审批、联系人等基本管理模块,形成移动管理基础模块,然后组建基于实验室ISO15189认可准则建立的全面质量管理定期签到报告体系,基于科室、各专业组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全科文件体系,基于科室现有仪器、业务等标准操作规程(SOP)的三基训练考核体系,基于任务、签到、审批、文件、图片、视频、收藏等各种记录的项目管理与协作体系,基于现有实验室检验信息系统(LIS)统计分析的科主任数据助理及基于任务、签到、呈报等评价打分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最终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精准管理平台。各项开发模块均顺利完成并在临床得到成功应用实践,初步实现科室移动化、规范化、数据化、项目化精准管理。应用移动互联技术与医学检验专业管理相结合较好地构建了功能强大的移动化医学检验精准管理平台,该平台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引导医学检验向精准管理方向发展迈进。
- 凌月明陈金玉郭勤华吴双姜明建蔡媛媛杨保卫兰小鹏
-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APP
-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耐药基因载体-可遗传元件分布状况。方法运用PCR法对20株MDR-KPN进行了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bC)、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1133I、SEcp1)、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t、npUt、np513)、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i、ntⅠ2i、ntⅠ3)等4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 trbC、ISEcp1、merAt、npUt、np513i、ntⅠ1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5.0%、65.0%、25.0%、20.0%、50.0%、65.0%,其余4种基因均未检测到可移动性元件;20株菌株每株至少检出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其中在MDR-KPN中检出ISEcp1、merA、tnpUt、rbC基因属国内首次。结论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易检出各类可移动遗传元件,与医院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主要有trbCI、SEcp1、merAt、npUt、np513i、ntⅠ1。
- 凌月明陈金玉郭勤华蔡媛媛赵婉婷赵桂梅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可移动遗传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