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颖人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11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律
  • 2篇胸闷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1篇刀伤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转复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一一...
  • 2篇解放军第11...
  • 1篇解放军117...

作者

  • 6篇蒋颖人
  • 3篇朱志军
  • 3篇任森根
  • 2篇朱志军
  • 2篇史承勇
  • 2篇吴丹宁
  • 1篇施红
  • 1篇陈兵
  • 1篇陆洪江
  • 1篇吴丹宁
  • 1篇张宏
  • 1篇韩飞舟
  • 1篇朱志军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发热、咳嗽后胸闷、气急、少尿、心肌酶谱明显增高
本文介绍了发热、咳嗽后胸闷、气急、少尿、心肌酶谱明显增高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入院查体、临床诊断等,初步确诊患者为急性重症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但病情仍再发展,外院专家考虑主要为重症心肌炎,但亦有专家考虑其他疾病。最后家...
蒋颖人吴丹宁朱志军
关键词: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肌酶谱
文献传递
床边经股静脉临时起搏器抗心律失常的应用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床边经股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在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55例,男42例,女13例,年龄17~81岁。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20例,病毒性心肌炎9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心外科术后6例,脑外伤9例。心律失常分类:病窦综合征15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8例,室性自主心搏2例,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后5例,心脏术后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药物治疗无效3例。全部患者行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结果所有患者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5例患者心电监护可见起搏脉冲信号,其后未见心室电活动,心脏听诊无心音,血压测不出,心肺复苏失败。结论在危重症急救中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便捷,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影响其他抢救措施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各种急救场合推广应用。
吴丹宁朱志军蒋颖人史承勇
关键词:临时起搏器心律失常心肺复苏股静脉
房颤转复前后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房颤转复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85例病例根据是否存在房颤分为房颤组(51例)及非房颤对照组(34例),分别测定血浆BNP水平。比较房颤组和非房颤组的BNP水平.比较房颤组在房颤转复前后的BNP水平。将房颤组根据房颤转复方式分为药物转复组及自行转复组,比较不同转复方式对BNP水平的影响。将房颤组及对照组分别根据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左房增大组及正常组,观察左房内径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房颤组BNP较对照组升高,房颤转复后BNP较转复前明显下降,药物转复组和自行转复组BNP无差别,心房增大组较正常组BNP升高。结论:房颤及心房增大与BNP升高有关,BNP水平不能决定转复方式,抗心律失常药物对BNP无影响。
韩飞舟任森根朱志军蒋颖人
关键词:脑钠肽心房纤颤心律转复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介入诊治一例
2011年
患者男性,33岁,胸部刀伤后发现心脏杂音半年余,为进一步行介入治疗而于2010年6月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意外而致胸部刀伤,经右心室壁修补而康复,出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
朱志军陈兵任森根蒋颖人
关键词:介入诊治心脏杂音胸部刀伤介入治疗右心室壁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在临床中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时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40例(89%),经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后,临床症状在30 min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上升(P<0.01),6~24 h脱机,总有效率为89%。3例因为患者面罩密封性不好,呼吸机提示漏气严重,后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抢救。2例急性左心衰并发慢性肺部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使用呼吸机后出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出现神志模糊及呼吸暂停现象,停用呼吸机。结论:急性心功能不全伴低氧血症的患者,早期应用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治并改善心功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吴丹宁朱志军史承勇蒋颖人
关键词:急性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人43mm大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成功1例被引量:2
2010年
患者男性,6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急半年,曾住某医院,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用42mm国产Amplatzer房缺封堵器封堵房缺未成功。患者于2006年10月24日入住本院。X线胸片示两肺充血,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双肺门增大、增浓,心影明显增大,左有心缘均饱满,心尖上翘,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70(图1)。
任森根施红朱志军张宏蒋颖人陆洪江
关键词:损介入治疗AMPLATZER劳力性胸闷X线胸片示肺门增大心胸比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