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翠翠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氧化铝
  • 11篇纳米
  • 11篇纳米氧化铝
  • 7篇细胞
  • 7篇小鼠
  • 4篇神经细胞
  • 4篇染毒
  • 3篇凋亡
  • 3篇线粒体
  • 2篇蛋白
  • 2篇孕期
  • 2篇孕期暴露
  • 2篇神经发育毒性
  • 2篇神经细胞凋亡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培养
  • 2篇子代
  • 2篇子代小鼠
  • 2篇自噬
  • 2篇细胞凋亡

机构

  • 1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劳动保...

作者

  • 14篇葛翠翠
  • 12篇牛侨
  • 11篇张勤丽
  • 5篇郭卫伟
  • 4篇王海洋
  • 4篇李伟庆
  • 3篇王志武
  • 3篇吉俊伟
  • 3篇丁勇
  • 2篇贾志建
  • 2篇梁瑞峰
  • 2篇贾利娜
  • 2篇李欢
  • 1篇高福平
  • 1篇秦秀军
  • 1篇张琦
  • 1篇张刚
  • 1篇唐仕川
  • 1篇杨斌
  • 1篇杨斌

传媒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铝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位点裂解酶-1(beta-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cleaving enzyme-1,BACE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C12细胞进行培养及麦芽酚铝[Al(mal)3]染毒,将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200μmol/L生理盐水组;0、50、100、200和400μmol/L Al(mal)3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RT-PCR)于染毒12、24和48 h后测定BACE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结果]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细胞活力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l(mal)3染毒PC12细胞,可使其细胞活力呈现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qRT-PCR结果显示,100μmol/L Al(mal)3组在染毒48 h后BACE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μmol/L Al(ma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00μmol/L Al(mal)3组染毒12、24、48 h后BACE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测定结果显示,染毒12 h后400μmol/L Al(mal)3组BACE1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24 h后200、400μmol/L Al(mal)3组BACE1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48h后400μmol/L Al(mal)3组的BACE1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0μmol/L Al(ma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mal)3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麦芽酚铝致PC12细胞BACE1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李伟庆葛翠翠贾志建梁瑞峰牛侨
关键词:淀粉样前体蛋白
纳米氧化铝急性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铝(nano-Al2O3)急性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健康成年ICR小鼠,每组18只,分为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13 nm Al2O3组、50 nm Al2O3组和10μm Al2O3组。用灌胃法进行急性染毒,染毒剂量均为5 g/kg,染毒后观察期分别为3、7和14 d。第14天观察期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对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处死小鼠,取脑,测脑体比,分离皮质,检测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小鼠体重及脑体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水迷宫结果显示,13 nm Al2O3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首先在第3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第7天白介素1-β(IL-1β)]显著升高,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粒径减小含量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但在第14天时,各组恢复到溶剂对照组水平。氧化应激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在第3天没有显著差异,从第7天开始显著增加,到第14天达到最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粒径减小含量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从第3天开始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到第14天观察期结束降到最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粒径减小其活力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纳米氧化铝可以降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炎症因子是这一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贾利娜王志武郭卫伟秦秀军贾玉娟刘萌萌葛翠翠张勤丽牛侨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学习记忆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孕期暴露纳米氧化铝对子代小鼠神经发育毒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整个孕期暴露纳米氧化铝对子代小鼠神经发育指标的影响。方法:ICR雌性小鼠交配前十天开始染毒至仔鼠出生。所有雌鼠随机分为5组,如下: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纳米碳组(11.76mg/ml)、微米氧化铝组(50mg...
丁勇张勤丽贾利娜杨斌张刚王海洋郭卫伟贾晓芳葛翠翠牛侨
关键词:化学性损伤纳米氧化铝毒性效应
文献传递
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小鼠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对小鼠的免疫毒性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健康3月龄SPF级ICR小鼠,不同粒径不同剂量氧化铝颗粒连续染毒60 d。检测主要免疫器官氧化损伤指标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脾脏中SOD活性:各个染毒组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相同剂量13纳米粒径组低于微米粒径组(P<0.05),相同粒径纳米Al2O3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GSH含量:染毒组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MDA含量:染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剂量13纳米粒径组高于微米粒径组(P<0.05),相同粒径Nano-Al2O3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IL-1α含量:4个氧化铝染毒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相同粒径Nano-Al2O3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IL-1β、IFN-γ、TNF-α的含量:染毒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胸腺中SOD活性:相同剂量13纳米粒径组低于微米粒径组(P<0.05),相同粒径Nano-Al2O3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GSH含量:Nano-Al2O3染毒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MDA含量:相同剂量13纳米粒径组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相同粒径Nano-Al2O3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IL-1α、IL-1β含量:纳米氧化铝染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IFN-γ、TNF-α含量:Nano-Al2O3染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纳米氧化铝颗粒引起全身氧化损伤和炎性反应,造成免疫系统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材料间比较,初步认为13纳米NanoAl2O3毒性较大,微米粒径氧化铝毒性小于纳米粒径氧化铝;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小鼠免疫器官氧化损伤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具有�
李欢丁勇吴晓宏庞雅贤葛翠翠王海洋武文慧张琦牛侨张勤丽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免疫器官细胞因子
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体外检测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颗粒对昆明乳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纳米氧化铝形态与尺寸,以10nm、50nm、10μm Al2O3同剂量对体外培养的昆明乳鼠进行染毒,CCK-8检测细胞活力,用AO/...
葛翠翠李伟庆贾志建张勤丽牛侨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细胞凋亡膜电位原代培养
纳米氧化铝致ICR小鼠脑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变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颗粒致小鼠脑氧化应激损伤效应。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ICR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同等条件饲养)、溶剂对照组(每日鼻腔滴注生理盐水)、微米氧化铝组(给予100mg/kg微米氧化铝)及纳米氧化铝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给予50、100、200mg/kg纳米氧化铝),每组10只。不同剂量的纳米氧化铝经鼻腔滴注染毒30d。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7.32±6.23)U/gHb]相比,纳米氧化铝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活力[(17.89±1.82)U/gHb]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氧化铝中、高剂量组小鼠SOD活力[分别为(14.23±2.21)、(4.93±2.30)U/gHb]下降,但只有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0.24±0.09)nmol/ml]相比,纳米氧化铝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分别为(0.76±0.13)、(1.00±0.30)、(1.16±0.39)nmol/ml]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55±0.34)mg/gpro]相比,纳米氧化铝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分别为(0.72±0.08)、(0.55±0.19)、(0.61±0.20)mg/gpro]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小鼠GSH—Px活力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5.79±0.96)U/mgpro]相比,纳米氧化铝低、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CAT活力[分别为(10.40±3.84)、(10.40±2.00)U/mgpro]升高,高剂量组[(3.25±1.04)U/mgpro]CAT活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氧化铝可以导致ICR小鼠脑组织
吉俊伟张勤丽白茹高福平葛翠翠王志武陈春英张策牛侨
关键词:鼻内氧化性应激
纳米氧化铝亚慢性染毒致小鼠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对ICR小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ICR小鼠分别滴鼻暴露纳米氧化铝(<50 nm)25,50和75 mg·kg-1,连续1个月。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神经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并测量线粒体直径;采用定磷法测定脑皮质Na+-K+-ATPase与Ca2+-Mg2+-ATPase活力;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Ⅳ(COXⅣ),Bcl-2结合蛋白1(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Ι蛋白(LC3Ι)和LC3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0 mg·kg-1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明显肿胀,内嵴结构排列稀疏,核周线粒体呈空泡化;线粒体平均直径明显增加〔(0.49±0.02)μm,P<0.05〕;75 mg·kg-1组线粒体大多呈微球形,嵴结构排列紧密,线粒体平均直径显著降低〔(0.36±0.02)μm,P<0.05〕。脑皮质线粒体酶活力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正常对照相比,50和75 mg·kg-1组的Na+-K+-ATPase与Ca2+-Mg2+-ATPase活力显著降低,分别为6.37±0.22,5.48±1.53和3.21±0.99,(3.28±0.15)kU·g-1蛋白(P<0.05);50和75 mg·kg-1组的Ca2+-Mg2+-ATPase活力显著降低(P<0.05)。75 mg·kg-1组COXⅣ蛋白表达量为1.35±0.66,显著低于其他2个剂量组(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75 mg·kg-1组Beclin表达量为2.23±0.20,自噬特异蛋白LC3Ⅱ/LC3Ⅰ的比例为0.45±0.1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线粒体功能紊乱可能是纳米氧化铝神经毒性机制之一,而神经细胞可能通过自噬清除受损线粒体。
郭卫伟常丽俊丁勇李欢葛翠翠王海洋张勤丽牛侨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线粒体自噬
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体外检测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颗粒对昆明乳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纳米氧化铝形态与尺寸,以10nm、50nm、10μm Al2O3同剂量对体外培养的昆明乳鼠进行染毒,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AO/EB)双重染色法观察细胞死亡的形态学,采用Rhodamine123染色方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间接反映早期凋亡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染毒组细胞凋亡。[结果]纳米粒子超声后,静置前后相比,电镜下可见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且粒径小于100nm符合实验要求;AO/EB染色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罗丹明测线粒体膜电位,随着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减小,膜电位逐渐降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随着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减小,凋亡率逐渐增加。[结论]氧化铝颗粒能够引起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凋亡,且粒径能够影响细胞凋亡率。
葛翠翠李伟庆张勤丽牛侨
关键词: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
纳米氧化铝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月龄ICR小鼠用滴鼻法染毒,为了比较纳米铝作用的颗粒毒性和化学毒性,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微米铝组、纳米碳组、纳米铝组和铝离子组;为了比较纳米铝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将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只小鼠每次染毒10μl,3次/d,实验时间为30 d。染毒结束后,用硝酸镧染色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ZO-1,Claudin-5蛋白表达。结果硝酸镧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硝酸镧颗粒聚集在毛细血管中央,未见对血管内皮的穿透;微米铝组和纳米碳组有部分高电子密度的硝酸镧颗粒位于毛细血管内壁中央,显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纳米铝和铝离子组有大量硝酸镧颗粒位于血管内壁中央,形成致密的黑色条带,显示血脑屏障受损和通透性增高。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蛋白表达和western blot法检测ZO-1,Claudin-5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在对照组均为高表达,微米铝和纳米碳组表达下调(P<0.0001),纳米铝和铝离子组的表达量最低(P<0.0001)。且这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降低与纳米铝的染毒剂量间有剂量-反应关系(P<0.0001)。结论纳米氧化铝可以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这种作用表现为纳米的颗粒作用和铝化学毒性作用的相加。其发生机制与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吉俊伟唐仕川白茹葛翠翠王志武张斌牛侨张勤丽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血脑屏障通透性
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致神经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铝诱导神经细胞死亡的方式,并且初步探讨其主要的死亡方式。   [方法]:1.观查10nm氧化铝和50nm氧化铝粒子在溶液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微米铝颗粒和纳米碳颗粒进入细胞的情况:1...
葛翠翠
关键词:神经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