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义
- 作品数:68 被引量:4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病理状态的再认识--附229例内乳淋巴结活检报告
- 目的:探索内乳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分期、治疗和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29例乳腺癌病人实施各式根治术同时经肋间隙行内乳淋巴结活检,观察内乳淋巴结部位,检测内乳淋巴结病理状态.结果:229例病人中220例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
- 贺青卿庄大勇郑鲁明范子义崔玉宏李学亮
-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内乳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分期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切除活检在乳腺癌分期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03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305例(根据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无新辅助化疗组)行乳腺癌各式改良根治术与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切除活检患者的相关临床与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内乳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信息,分析内乳淋巴结对乳腺癌分期与治疗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共收集乳腺癌患者67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45例(67.2%),内乳淋巴结转移者23例(34.3%);乳腺癌淋巴结病理(pN)分期改变者23例(34.3%),乳腺癌肿瘤病理(pTNM)分期改变者8例(11.9%)。无新辅助化疗组共收集乳腺癌患者238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55例(65.1%),内乳淋巴结转移者30例(12.6%);乳腺癌pN分期改变者30例(12.6%),pTNM分期改变者23例(9.66%)。新辅助化疗组的内乳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组(χ2=15.7,P<0.05),pTNM分期改变率也明显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组(χ2=5.3,P<0.05)。结论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pN分期、pTNM分期有一定的影响。新辅助化疗不能使所有内乳淋巴结转移癌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不仅可完善乳腺癌pN和pTNM分期,而且能够指导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减少内乳区局部过度治疗,有助于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
- 贺青卿侯蕾范子义庄大勇郑鲁明肖蕾于芳周鹏朱见赵国伟
- 关键词:乳腺癌内乳淋巴结活检
- 达芬奇机器人双侧腋窝乳晕入路在肥胖患者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肥胖对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操作及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2-2017-11期间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且通过双侧腋窝乳晕入路(BABA)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4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BMI<25kg/m^2组、BMI 25~30kg/m^2和BMI>30kg/m^2组,比较3组良恶性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液体量、术后住院时间、癌灶大小(恶性)、淋巴结转移例数(恶性)、美容效果满意度,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相关手术并发症情况。统计学方法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对比3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液体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良性:BMI<25kg/m^2组69例,BMI 25~30kg/m^2组48例,BMI>30kg/m^2组8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分别为1例、0例、0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别为3例、2例、1例。(2)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均为恶性:BMI<25kg/m^2组180例,BMI 25~30kg/m^2组119例,BMI>30kg/m^2组2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分别为2例、1例、0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别为64例、29例、5例。(3)3组恶性患者中:BMI<25kg/m^2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漏;BMI 25~30kg/m^2组1例患者出现皮下隧道出血,1例患者术中出现淋巴漏。结论:超重或肥胖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没有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王猛郑鲁明贺青卿于芳周鹏王刚岳涛庄大勇范子义朱见董学峰王丹李小磊侯蕾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体重指数甲状腺手术
-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117例颈淋巴清扫分析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以便指导TMC颈淋巴结的恰当处理。
方法:回顾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17例病人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讨论T...
- 范西红贺青卿庄大勇范子义郑鲁明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颈淋巴结
- 达芬奇机器人双侧腋窝乳晕入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规范应用被引量:12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甲状腺健康查体的重视,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规范化应用,甲状腺癌患者检出率逐年增高,目前甲状腺癌已成为过去十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传统开放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 朱见贺青卿郑鲁明庄大勇范子义王丹刘长瑞王梦迪
- 关键词:甲状腺癌
-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5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原因,探讨甲状腺癌首次及再次手术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为残留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腺体肿瘤残留率51.2%(22/43),转移淋巴结残留率57.9%(33/57)。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3/57)及1.8%(1/57)。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14.0%(8/57),无永久性甲状腺旁腺损伤。结论:对怀疑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予残余甲状腺切除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和(或)颈侧区淋巴结清除,首次手术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最好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或加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术。
- 郑鲁明贺青卿庄大勇范子义朱见周鹏侯蕾于芳赵国伟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手术方式淋巴结清除
-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3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采用经股动脉将支架 -人造血管复合移植物导入腹主动脉治疗腹主动脉瘤。 结果 手术操作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徐良范西红景在平范子义
-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介入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
- 达芬奇机器人行甲状腺癌颈侧区清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评估达芬奇机器人双侧腋窝和乳晕径路(BABA)对低危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外科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采用BABA完成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机器人甲状腺手术,达芬奇机器人颈侧区清扫时间平均(74±12)min,其中8例患者出现术后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2周均恢复正常,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及乳糜漏发生,短期随访未发现颈部可疑淋巴结残留及淋巴结复发。患者对切口满意。结论对低危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行BABA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并取得较好美容效果,同时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其手术的安全性及彻底性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 贺青卿朱见范子义庄大勇郑鲁明王猛王丹周鹏岳涛于芳候蕾董学峰李燕宁王刚倪高峰张海涛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癌
- 保留乳房手术治疗乳腺癌37例
- 2003年
- 目的 观察Ⅰ~Ⅱa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加术后放疗及化疗的疗效。 方法 有选择地对 3 7例Ⅰ~Ⅱa期乳腺癌病人施行乳腺癌局部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乳腺肿块位于 1区者原发癌灶与腋窝淋巴结清扫尽可能取与皮纹一致的梭形切口 ;位于 2、4区者原发癌灶取放射状切口 ;位于3区者取放射状切口或乳腺下方弧形切口。腋窝淋巴结清扫取腋窝皱襞下横形切口 ,前端至胸大肌外缘 ,后缘不超过腋后线。术中将距肿瘤 2cm边缘送快速病理检查 ,确保切缘无肿瘤残余。肿块切除后瘤床 4个方向各放一金属标志物 ,以指导放疗。切线照射乳腺及胸壁 ,依据金属标记瘤床加用电子线照射瘤床 ,共达 60~ 70Gy ,并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 52 .8个月 ,均无局部复发 ,无远处转移 ,乳房无明显萎缩变形 ,保留乳房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 该术式是治疗Ⅰ~Ⅱa期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
- 贺青卿范西红张小桥范子义张传祥吴云书
- 关键词:保留乳房手术乳腺癌放疗乳腺肿瘤
- 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贺青卿范西红庄大勇范子义
- 关键词: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