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

作品数:29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骨折
  • 13篇股骨
  • 9篇生物力学
  • 7篇关节
  • 6篇骨头
  • 6篇股骨颈
  • 5篇内固定
  • 4篇近端
  • 4篇股骨头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近端
  • 3篇肱骨近端骨折
  • 3篇近端骨折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股骨颈骨折
  • 2篇大转子
  • 2篇导针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焦作大学
  • 1篇阿姆斯特丹自...
  • 1篇上海熠达光电...

作者

  • 29篇胡海
  • 8篇张长青
  • 4篇陈圣宝
  • 3篇李晓林
  • 3篇施慧鹏
  • 3篇贾伟涛
  • 2篇张辉
  • 2篇连小峰
  • 2篇陈晓峰
  • 2篇何耀华
  • 1篇孙辉
  • 1篇李瑜
  • 1篇张智长
  • 1篇李琦
  • 1篇陈云丰
  • 1篇张莉
  • 1篇王挺
  • 1篇赵金忠
  • 1篇黄轶刚
  • 1篇冯勇

传媒

  • 4篇医用生物力学
  • 4篇国际骨科学杂...
  • 3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股骨置钉模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置钉模块,包括:板状主体,板状主体紧贴患者的股骨的外侧表面设置;第一柱体,第一柱体呈圆柱形结构,且第一柱体的一端与板状主体远离股骨的一侧连接;第二柱体,第二柱体呈圆柱形结构,且第二柱体的一端与板状...
占师胡海张长青姜达君徐健
文献传递
内侧支撑板上近端螺钉对垂直型股骨颈骨折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2021年
目的3枚空心螺钉(CS)联合内侧支撑板(Buttress)是治疗垂直型股骨颈骨的替代方案。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Buttress板上近端螺钉对骨折内固定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Pauwels角为70°的有限元模型3组,分别为空心钉组(CS)、空心钉联合内侧支撑板有近端螺钉组(Buttress+CS)以及空心钉联合内侧支撑板无近端螺钉组(Buttress-1+CS)。
占师姜达君徐建胡海
关键词:垂直型空心钉近端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空心螺钉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螺钉穿出肱骨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螺钉穿出肱骨头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8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78例,女109例;年龄18~88岁,平均55.9岁.根据患者随访期间X线片判断是否存在螺钉穿出肱骨头,并以此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Neer骨折分型、内侧柱粉碎、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植骨、复位程度、肱骨头螺钉数目、内侧柱支撑作为自变量,先行各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对P <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8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8个月(10~45个月),共有27例发生螺钉穿出肱骨头,发生率为14.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eer骨折类型、内侧柱粉碎、植骨、复位程度、肱骨头螺钉数目、内侧柱支撑、内侧柱粉碎×内侧柱支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Neer三部分/二部分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OR =4.406,95% CI(1.176 ~ 16.515)],Neer四部分/二部分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7.799,95% CI(1.924 ~31.620)]内侧柱粉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OR=0.287,95% CI(0.114~0.718)]. 结论 影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螺钉穿出肱骨头的主要预后因素是骨折类型和内侧柱粉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优的方案,减少螺钉穿出肱骨头的发生.
张明陈云丰胡海陈圣宝王磊芮碧宇李琦章伟张云龙
关键词:肩骨折手术后并发症
一种用于肱骨近端骨折髓内移植骨段的动力支撑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肱骨近端骨折髓内移植骨段的动力支撑系统,包括:扩髓装置、定位装置、球囊组件和阻挡螺钉;所述扩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扩髓装置头部、扩髓装置刻度段和延长段;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装置头部、弧度...
占师胡庆翔何耀华胡海
文献传递
对内侧弹响髋的再认识
目的:通过临床和动态超声诊断对内侧弹响髋进行再认识。方法:1例54岁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女性患者经髋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游离体摘除术后,髋关节卡压症状消失,但遗留腹股沟前区屈髋时疼痛和弹响,经超声发现髂腰肌肌腱呈炎性反应,在...
胡海赵金忠
关键词:关节镜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内科问题和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日益增多,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或潜在多系统功能衰退,在骨折和手术应激状态下出现脏器贮备功能下降,发生一系列围术期病理改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张莉胡海单宇连小峰黄高忠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骨折围术期内科疾病应激状态病理改变
一种骨折用力学实验夹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用力学实验夹具,包括:置钉模块,置钉模块呈矩形体结构设置,置钉模块套设于骨骼模型上,置钉模块靠近骨骼模型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轮廓与骨骼模型的一侧的外轮廓相匹配;置钉模块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
贾伟涛姜达君占师胡海
年龄≥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年龄≥85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采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年龄≥85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87.2±4.9)岁。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0±6.1)个月,记录住院和院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假体松动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复查X线摄片。结果术后髋关节置换假体均无松动和脱位发生。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猝死(尸体解剖证实死因为脑血栓形成),1例患者于术后18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未发现明确与骨折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均无明显疼痛,患者术后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满意。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刘华陈圣宝胡海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对屈髋活动度影响的三维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对屈髋活动度的影响,为明确此类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是否需行骨折复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对2019年1~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患侧和健侧股骨颈干角、股骨前倾角、股骨偏心距、轴向Alpha角、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前侧中心边缘角(ACEA),并测量股骨头中心位移距离,明确骨折对上述指标的影响。②模拟双侧髋关节屈髋运动,比较患侧和健侧屈髋活动度和屈髋90°时内旋活动度(MIR-90°),并采用回归分析明确骨折移位对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③观察模拟屈髋活动时股骨髋臼接触点在股骨侧的分布,明确骨折移位诱发股髋撞击综合征的潜在好发部位。结果①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对股骨颈干角、前倾角、偏心距、轴向Alpha角均有显著影响,患侧颈干角较健侧平均增加5.1°,前倾角减少6.5°,偏心距减少8.2 mm,轴向Alpha角增加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中心位移距离平均为9.2 mm。患侧LCEA和ACEA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折后屈髋模拟活动度较健侧平均降低27.0°,MIR-90°较健侧平均降低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股骨前倾角、ACEA和股骨头中心位移距离对髋部活动有显著影响,其中前倾角变化影响最大,若前倾角减少超过7.1°提示屈髋活动度会降低至少20%以上。③骨折侧股骨髋臼撞击点分布更为广泛,其中屈髋撞击点较健侧向外上方延伸,屈髋90°内旋撞击点向内侧延伸。结论股骨颈外展嵌插型骨折前倾角减少7.1°以上会显著影响屈髋活动度且股髋撞击点分布范围扩散,建议内固定治疗时先行骨折复位。
梁慕天张英琪蔡倩莹姜达君占师胡海黄轶刚张长青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三维重建
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种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针对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股骨近端内固定支架(proximal femoral internal-fixator,PFI)有效性及力学差异。方法取18具Synbone股骨近端人工骨模型,制成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Evans-Jensen III型),分别以DHS、PFNA和PFI固定,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比较3种固定方式的差异及优劣。结果在压缩载荷300、600、1 200 N下,DHS固定后骨折两端的位移均最大,与PFI、PFNA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FI与PFNA骨折两端的位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扭转载荷300、600、1 200 N下,DHS及PFNA固定后骨折两端的位移均最大,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FI与DHS、PFNA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PFI系统的抗压缩稳定性与PFNA系统接近,但抗扭转稳定性强于PFNA系统;无论是抗压缩稳定性还是抗扭转稳定性方面,DHS固定系统都最小。
施慧鹏孙辉胡海王挺高悠水李晓林王成焘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固定生物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