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惠平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大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白蛋白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病患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型胶原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小板活化状...
  • 1篇血小板平均体...
  • 1篇血液

机构

  • 3篇大丰市人民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胡惠平
  • 2篇韦玉和
  • 1篇丁小平
  • 1篇姜建军
  • 1篇陆军
  • 1篇陈俊
  • 1篇肖健美
  • 1篇宋玉杰
  • 1篇沈健
  • 1篇陈菁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测量不同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放免法测定UAER。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IMT较单纯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0.89±0.21)mm、(0.74±0.16)mm、(0.62±0.06)mm,P<0.01],单纯糖尿病组颈动脉IMT较正常对照组稍增厚P<0.05。糖尿病患者UAER与颈动脉IMT成显著正相关(r=3.21、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UAER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和评估指标之一。
韦玉和姜建军胡惠平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和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依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设健康对照组共4组。测定空用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尿’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Ⅳ型胶原、血肌酐等。结果健康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DN组尿Ⅳ型胶原递增;尿Ⅳ型胶原与UAER、糖化血红蛋白、尿,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病程、舒张期血压成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尿Ⅳ型胶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UAER、病程、舒张期血压;正常白蛋白尿期有33.3%患者尿Ⅳ型胶原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尿Ⅳ型胶原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在正常白蛋白尿期可能有前瞻性的应用价值。
韦玉和陈俊陈菁胡惠平丁小平肖健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a颗膜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对4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使用LMWH和标准肝素(SH)抗凝,分别测定透析前、透析后15、30、60、120、240分钟时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BPC)、MPV、GMP-140并作比较。结果SH组APTT和TT在透析120及240分钟时较之LMWH组显著延长(P均<0.001),透析15分钟后SH组MPV、GMP-140较透析前及LMWH组有极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SH是引起血透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LMWH能显著改善这种状况。
陆军宋玉杰朱亚平胡惠平沈健
关键词:肝素血液透析血小板平均体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