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元元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瘤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婴幼儿血管瘤
  • 3篇疗效
  • 2篇胆囊
  • 2篇乳头
  • 2篇射线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乳头
  • 2篇切开
  • 2篇切开术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亢进
  • 2篇括约肌
  • 2篇括约肌切开
  • 2篇括约肌切开术
  • 2篇肌切开术
  • 2篇甲状腺

机构

  • 10篇顺德第一人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胡元元
  • 11篇李凤棉
  • 9篇潘立群
  • 9篇钱江
  • 8篇欧洁红
  • 6篇潘银珍
  • 5篇王成
  • 2篇杜国平
  • 2篇胡亦懿
  • 2篇梁勇前
  • 1篇张亚历
  • 1篇智发朝
  • 1篇陈智贤
  • 1篇李国华
  • 1篇陈龙华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5)I粒子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6例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化疗组和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分别采用NP化疗方案,125I粒子植入后2d联合NP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均符合术前TPS的模拟剂量分布;治疗2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且其1年及2年生存率也显著提高(P<0.05);植入125I粒子后,患者并发症多以气胸、肺内渗血、发热为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有放射性肺炎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NSCLC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潘立群钱江李凤棉王成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化疗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切开手术对患者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中,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 T )处理后对患者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0例曾经接受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而行ES T (本组行大切开至乳头根部)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99m Tc‐EHIDA肝胆动态核素显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肝脏半排时间(TEX )、胆囊显影时间(GBVT )、胆肠分配率(Fgb)、肠道比例(Fsi)、胆囊的半排时间(GBT1/2)、30 min胆囊排空分数(GBEF)、胆囊排泄率(GBER)、胆总管高峰时间(CBD Tup)、十二指肠显影时间(DUT)、十二指肠高峰时间(DU Tup)综合评价胆囊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EX明显缩短( P <0.05),CBD Tup、DUT、DU Tup出现的时间较早( P <0.05),GBVT 时间延迟( P <0.001), GBT1/2缩短( P<0.001),GBEF 30 min较大( P <0.001),10 min ,20 min及30 minGBER较快( P <0.001),Fgb明显减少( P <0.001),Fsi(%)增加( P <0.001)。【结论】EST 患者胆囊贮存功能明显受损,排泄功能增强。
胡亦懿李国华胡元元李凤棉谢运铮杜国平
关键词:胆囊
β射线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2P、90Y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90Y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总吸收剂量10~25Gv,2~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弛P治疗17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9.5%;90Y治疗11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2%,与其它类型血管瘤相比,草莓状血管瘤患儿32P敷贴治疗有效率可达94.3%。结论32P、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特别是豫P敷贴治疗对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但得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剂量。
钱江李凤棉潘银珍王成潘立群胡元元
关键词:血管瘤敷贴
SPECT及MSCT诊断冠心病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SPECT与MSCT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拟诊冠心病行SPECT、MSCT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1)SPECT与MSCT诊断结果:SPECT阳性34例,阴性26例;MSCT阳性35例,阴性25例。SPECT与MS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PECT与MSCT诊断病变血管:SPECT诊断狭窄血管阳性57支,阴性123支;MSCT阳性69支,阴性111支。SPECT与MSCT对病变血管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MSCT对冠心病均具备较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
潘立群钱江李凤棉王成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冠心病多层螺旋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和球囊扩张对胆囊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中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不同处理方式对患者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8名曾经接受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组21例、中小切开组20例、球囊扩张组17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采用^99m Tc—EHIDA肝胆动态核素显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肝脏半排时间(TEK),胆总管高峰时间(CBD Tup),胆囊显影时间(GBVT),胆囊的半排时间(GBT1/2),30min胆囊排空分数(GBEF30min),30min胆囊排空率(GBER 30min),十二指肠显影时间(DUT),十二指肠高峰时间(DU Tup)和胆肠分配比(Fgb,Fsi)综合评价胆囊的功能。结果括约肌大切开组分别与其余两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TEX明显缩短(P〈0.05);CBD Tup、DUT、DU Tup出现的时间较早(P〈0.05);GBVT时间延迟(P〈0.001);GBT1/2缩短(P〈0.001),GBEF30min较大(P〈0.001),GBER 30min较快(P〈0.001),胆肠分配比胆囊的比例Fgb明显减少(P〈0.001),肠道比例Fsi增加(P〈0.001)。EST中小切开组、EBPD组和对照组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大切开患者胆囊贮存功能明显受损,排泄功能增强;EST中小切开及EPBD患者胆囊贮存及排泄功能无明显改变。
胡亦懿杜国平李凤棉胡元元智发朝张亚历
关键词: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胆囊造影术
中药外敷联合^(32)P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486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化瘀解毒消肿、祛湿消痰类中药外敷联合32 P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32P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年龄组的婴幼儿,总吸收剂量10~25Gy,间隔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同时联合中药(水蛭、桃仁、红花、黄连等)外敷,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该法治疗486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5%;与大于1岁患儿相比,小于1岁患儿总有效率显著增高。结论:32P简易敷贴药膜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是一种治疗简便、疗效确切的方法 ,尽早治疗效果更明显。
李凤棉陈龙华钱江潘银珍潘立群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外治法
碘131联合云克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突眼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131I联合云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突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观察组11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克分3个疗程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7.77%及81.53%,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和38.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131I联合云克治疗对轻中度突眼有效率明显高于重度突眼;轻度突眼显效率明显高于中度突眼25.58%,以上比较差别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 131I联合云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突眼可以有效突眼症状,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李凤棉钱江梁勇前潘银珍潘立群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131I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GRAVES眼病
放射性核素^32P或^90Y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32P或^90Y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印、或。叶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总吸收剂量10~25Gy,间隔2~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2P、治疗172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9.5%;^90Y治疗11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78.2%;与其他类型血管瘤相比,草莓状血管瘤患儿^32P敷贴治疗有效率可达94.3%。结论^32P或唧敷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特别是叩敷贴治疗,对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剂量。
钱江李凤棉潘银珍王成欧洁红潘立群胡元元
关键词:血管瘤
Β射线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同位素32P、90Y对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90Y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年龄的婴幼儿血管瘤,每个疗程总剂量15~25 Gy,间隔2~3个月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32P治疗18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9.6%;90Y治疗121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1.0%。结论32P、90Y敷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均安全有效,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不过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剂量。
李凤棉王成欧洁红胡元元潘立群钱江
关键词:血管瘤同位素
89锶在控制乳腺癌骨转移疼痛及改善生存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89锶用于控制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骨转移且伴有中度以上疼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三组,其中A组35例,给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B组35例,给予89锶治疗;C组60例,给予二者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病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独使用89锶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疼痛及缩小病灶是有效的,与单独使用帕米磷酸二钠效果相似,比价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89锶与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与二者单独使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使用89锶可以达到较好的镇痛和改善病灶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是与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佳,建议临床联合应用。
李凤棉钱江陈智贤潘银珍潘立群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89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