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生
- 作品数:22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地形位的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变化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建模方法,将高程和坡度组合成一个地形位指数,基于地形位指数对广州市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广州市白云区低地形位地段的开发强度比高地形位地段变得愈来愈强,开发范围也日益扩大.城镇用地从地形条件较好的低地形位区域向较高的地形位区域迅速扩张.林地、农业用地、果园在城镇用地的挤压下,分布重心向较高地形位的区段转移.水体的面积虽然在增大,但其地形位在进一步向低地形位收缩.
- 饶卫民章家恩肖红生周庆
- 关键词:景观RSGIS
- 广东省1949~2006年粮食生产的时序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1949-2006年广东省粮食生产的长时间序列统计数据, 分析了全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 并从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农业技术及农业投资等方面剖析了全省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 在耕地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广东省粮食总产量一直在波动中增长, 主要原因在于:(1)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粮食单产的提高使全省粮食总产保持稳步增长;(2)广东省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 其种植面积的波动不大, 且单产逐年增加;(3)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提高复种指数可提高区域的粮食生产;(4)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良好发展。
- 叶延琼秦钟章家恩肖红生
- 关键词:粮食生产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业技术农业投资
- 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管理和土壤有机碳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通过实地研究主要位于宜兴市域的区域乡村景观代表性样方,评价并阐明了人口密集的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土地管理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关系。景观绘图是基于1m分辨率的IKONOS影像并采用生态立地分类及绘图标准,通过直接解译和实地检验对边界清晰的均质景观缀块进行分类和绘图;依据区域权重分层取样设计方法,在生态立地斑块中随机设定取样点进行土壤和淤泥取样;利用区域权重系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在2.13×106hm^2的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面积范围内,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6.97h。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主要类型为水田,水产养殖,非渗漏性建筑用地,旱地1年生作物和水浇地多年生作物,这5种类型的面积百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百分数分别为83%和85%。其中平原稻田面积为0.89×10^6hm^2,占总面积的42%;其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高达36.60h,占总储量的48%。通过区域分层取样和小尺度景观斑块的区域权重推绎分析,揭示了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中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对当地和区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式。这种在小尺度下对土地管理调查,土壤有机碳和其它生态特征研究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30—1000m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被研究和基于土壤类型的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方法。
- 武俊喜焦加国肖红生王洪庆程序杨林章Ellis Erle C.
- 关键词:乡村景观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
-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被引量:8
- 2002年
- 利用植被图 ,在GIS软件ARC/INFO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 ,对植被景观斑块的面积、周长、斑块数及景观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 .结果表明 ,从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分布、斑块密度分析 ,马尾松林、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是该保护区的主导景观类型 ;从斑块面积特征和周长特征分析 ,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的破碎化程度最低 ,植被的保护较为完整 ;马尾松林的斑块数最多 ,孔隙度最大 ,对景观的形成有主要的影响 ;景观组分类型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以类型斑块数最大 。
- 周庆肖红生陈北光王延方
- 关键词:G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7年
- 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根据Ellis提出的村级景观分类体系,研究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中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景观中,表层土壤(0~15cm)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均有显著差异,最大值分别为:1.42gcm^-3(建设用地)、18.67g kg^-1(水田)和0.95g kg^-1(水田),而全磷差异不显著。由于林地面积最大,其土壤养分储量也最大,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整个地区表层总储量的55.05%、53.88%、46.23%。不同土地覆盖景观中,表层土壤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也都有显著差异,最大值分别为:1.42gcm^-3(硬化地面)、15.96g kg^-1(混合植被)和0.68g kg^-1(混合植被),而全磷差异也不显著。多年生植被在土地覆盖景观中所占面积最大,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整个地区表层总储量的55.01%、54.53%、59.02%。由于下层受人为干扰较小,不论是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还是在土地覆盖下,下层土壤(15~30cm)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差异。人为强烈干扰下,植被覆盖度低的交通用地、房屋及其附近的干扰地和荒地与植被覆盖度高的林地、水田相比较,土壤容重高,而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含量低。
- 焦加国武俊喜李辉信杨林章肖红生Erle C Ellis
- 关键词:丘陵区村级景观土地利用土壤养分土壤容重
- 1940—2002年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景观区域中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被引量:20
- 2010年
- 过去60a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乡村地区发展迅速,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土壤有机碳储量明显地变化。通过选取区域代表性样方、基于1942年航片和2002年IKONOS影像研究小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土壤取样和收集1965年前土壤有机碳历史数据,用尺度推绎和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评价了19402002年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区域中土地利用覆被的面积及其030cm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近60a来,在86×103km2的区域中有47%的面积发生土地利用覆被转化,其中耕地转化为非耕地的面积为21%(18×103km2)。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及其有机碳密度的变化导致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净增加。该区域稻田和闲置水域面积分别减少了21.5%(18.5×103km2)和6.7%(5.7×103km2),导致其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分别减少41.8TgC和12.9TgC;而水产养殖、非渗漏表面为主的建筑用地、种植木本作物和种植1年生作物的水浇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4.2%(12.2×103km2)、7.7%(6.7×103km2)、3.5%(3.0×103km2)和2.0%(1.7×103km2),使其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32.2TgC、22.2TgC、12.2TgC和6.5TgC。近60a来,整个区域030cm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增加了18.2TgC,其净增加的可能性为75%,形成了弱碳汇。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了17%,使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22.2TgC(其净增加的可能性为92%);而且,稻田转化为种植木本作物和种植1年生作物的水浇地也使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3TgC(净增加的可能性为86%)和0.3TgC(净增加的可能性为70%);此外,闲置水域转化为水产养殖也使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1.3TgC(净增加的可能性为77%)。但是,稻田转化为水产养殖和非渗漏表面为主的建筑用地导致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损失6.3TgC和0.6TgC。因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及稻田转化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影
- 武俊喜程序焦加国肖红生杨林章王洪庆张福锁Ellis Erle C.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景观蒙特卡洛方法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
-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思考
- 都市农业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大都市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直接受城市资源、资金、市场和信息等的辐射和影响,服务于城市,是大都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乡村农业相比,都市农业不仅可适时、便捷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卫生...
- 饶卫民章家恩丛艳国肖红生
- 关键词: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生态规划
- 文献传递
- 基于小班取证推理的林业遥感数据分类方法研究被引量:17
- 2001年
- 提出一种基于小班取证推理的林业遥感数据分类方法 :首先 ,获取小班多边形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 ,然后对遥感影像进行基于小班的光谱分析和空间分析 ,同时结合野外调查和GPS调查数据集及林业常识 ,决定小班空间数据是否应变动 ,最后 ,利用专家系统证据理论合并多种信息源证据 ,得出小班类型新分布 ;用VisualC+ + 工具 ,编程实现了该方法的几个重要模块 ;初步试验表明 :新方法能方便地分析出资源变化情况 ,可以改善遥感影像分类精度 ,并能使分类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小班 ,但是 。
- 肖红生罗富和
- 关键词:遥感数据林业
- 基于RS与GIS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利用1988、1997和2002年3期的TM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到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用地景观变化图,计算各时期农业用地景观格局指数.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988~2002年白云区农业用地景观面积急剧萎缩,主要向水体、城镇用地和开发用地转移,农业用地景观的斑块数、破碎度、分离度、形状指数趋于升高,斑块的平均面积和周长不断减少.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影响农业用地景观变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景观类型的转化主要与高程、坡度、距城市中心距离、距城镇用地距离、距林地距离有关,其中以高程、距城镇用地距离、距城市中心距离影响最甚.
- 章家恩饶卫民肖红生周庆
- 关键词:RSGIS
- 长江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管理及其对土壤氮磷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实地研究主要位于宜兴市域的区域乡村景观代表性样方,评价并阐明了人口密集的长江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管理与土壤全氮、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关系。景观绘图是基于1m分辨率的IKONOS影像并采用生态立地分类及绘图标准,通过直接解译和实地检验对均质景观缀块进行分类和绘图;依据区域权重分层取样方法,在生态立地缀块中随机设定取样点进行土壤或底泥取样;通过自助法对12个样方重取样,用区域多变量最优化方法计算样方的区域权重,并结合不确定性分析模型评价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土壤全氮和全磷储量。结果表明:在85.24×10^3km^2的长江平原区乡村景观面积范围内,0—30cm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分别为29.87TgN和19.79TgP。最大的5种土地利用/覆被的类型为水田、水产养殖、非渗漏性建筑用地、旱地1年生作物和闲置水域,占区域总面积的82.9%;其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区域总量的82.6%和80.8%。其中平原稻田面积为38.93×10^3km^2,占总面积的45.5%;其0—30cm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分别高达15.26TgN和9.13TgP,分别占总储量的51%和45%。揭示了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中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对区域土壤全氮、全磷的影响模式。这种在小尺度下对土地管理调查,土壤全氮、全磷及其它生态特征研究方法的精确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30~1000m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被研究。
- 武俊喜焦加国肖红生王洪庆杨林章程序Ellis Eele C
- 关键词:乡村景观蒙特卡罗模拟土壤氮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