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红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改良胫前肌外移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2005年
- 目的: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松解,改良胫前肌外移手术方法治疗1岁2个月~7岁3个月儿童先天内翻足48例(60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3例(54足)例病人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6年,优32例(41足),良9例(11足),优良率96%.结论: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并改良胫前肌外移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
- 刘中坡聂志红霍霁
-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软组织松解术
- 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骨钻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骨钻,包括钻套、钻轴以及驱动部,所述的钻轴与转套同心设置,所述的钻套、钻轴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钻轴的头部钻齿凸出于外壁面以及内壁面,转轴头部的端面排布设置有若干钻刃部,钻刃部切削刃的外侧刃部...
- 赵阳阳范东娇夏东晖范利国刘莉聂志红张小冲
- 轴性疼痛及颈后路单开门术式改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颈椎轴性疼痛是一种常见但缺乏特异性定位特征的主诉。颈部疼痛常伴有肩部及上肢的放射痛,但是多数并不符合神经皮节分布。在现代社会中,颈部轴性疼痛的发生率变得越来越高,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颈椎手术的广泛开展应用,轴性症状这一常见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其主要发生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疼痛范围广,常常成为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广大学者通过改良传统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来减少术后轴性疼痛的发生,本文就轴性疼痛的病理机制及后路单开门术式的改良做一综述。
- 孔凡磊聂志红侯市宾
- 关键词: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脊髓型颈椎病
- 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下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手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并观察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内固定位置、融合情况以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影像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椎间融合率100%。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创伤小,术后融合率高,有效预防了手术后神经粘连,疗效肯定。
- 聂志红孔凡磊赵素香侯英诺付秀信纪江锋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椎弓根螺钉黄韧带
- C型臂与G型臂激光定位透视对无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 探讨C型臂与G型臂激光定位透视对无神经症状的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0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无神经症状的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给予G型臂激光定位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给予C型臂激光定位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手术及透视情况、疼痛、腰椎功能、腰椎解剖学参数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辐射曝光时间、透视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辐射曝光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透视精准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螺钉植入准确度等级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ODI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差值、后凸Cobb角差值、外旋活动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神经症状的腰椎骨折患者C型臂与G型臂激光定位透视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G型臂激光定位透视可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且透视精准率、螺钉植入准确度更高。
- 樊格林武冰聂志红张健贾胜贤
- 关键词:腰椎骨折C型臂透视
- 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40
- 2013年
- 目的:总结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C4-C7"锚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对7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锚定法"固定悬吊C4-C7椎板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其中57例患者获得随访,男31例,女26例,年龄50-71岁,平均63岁。术前JOA评分4-11分,平均8.5±2.0分,颈椎活动度23°-49°,平均37.4°±10.3°,颈椎曲度指数6.0%-22.0%,平均(13.9±7.4)%。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颈椎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指数和颈椎活动度,观察颈椎曲度指数和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150-600ml,平均230ml。术中无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41例患者有颈痛,给予消炎镇痛治疗,术后3周内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并再次清创后切口延时愈合。9例有明显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5.8%;6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32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指数为4.2%-21.1%,平均(11.3±8.1)%,较术前丢失(2.9±2.4)%;颈椎活动度为18°-46°,平均28.2°±10.8°,平均丢失8.2°±5.1°。患者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0-17分,平均13.8±2.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为29.0%-77.3%,平均(57.0±19.7)%。末次随访均未发现"再关门"现象。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锚定法"固定悬吊C4-C7椎板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 孔凡磊聂志红刘中坡武玉江付秀信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轴性症状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基因相关性研究及手术疗效分析
-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BMP-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症...
- 聂志红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黄韧带骨化
- 髌腱旁小切口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究应用髌腱旁小切口治疗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4月。2004年5月间手术治疗髁间棘撕脱骨折(前交叉韧带附着部撕脱骨折)共24例,采用髌腱旁小切口显露,应用可吸收线通过骨隧道进行骨折块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康复。[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2年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与愈合良好,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患者主观稳定性良好。[结论]髌腱旁小切口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操作简捷、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 刘中坡聂志红
-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胫骨髁间棘骨折
-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中关节突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比较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FS)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在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ALIF)中的力学稳定性,以及2种后路固定螺钉在ALIF对相邻节段的影响是否一致。方法采用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将16具标本随机分为无手术组(intact)、ALIF组、ALIF+TFS组、ALIF+PS组,在400N压力和75N/m速率件下,比较各组刚度、相邻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压力。结果与intact组比较,ALIF组在前屈度、侧弯度、轴向旋转度方面增加,而后伸度减少。在ALIF+TFS组、ALIF+PS组和ALIF组的比较中,ALIF组在前屈度、侧弯度、轴向旋转度方面明显增加,而TFS固定和PS固定提供的稳定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FS在椎间盘压力方面对相邻节段影响更小。结论 TFS固定可以与PS固定提供同样的力学稳定性,TFS固定是2节段ALIF理想的固定方法 。
- 聂志红侯英诺孔凡磊赵素香樊格林张子檀
- 关键词:腰椎关节突螺钉椎弓根螺钉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7年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2~7d(平均3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无术后疼痛、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情况发生。结论对于>7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刘中坡聂志红霍霁纪江峰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人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