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春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相互作用
  • 1篇原子
  • 1篇石墨
  • 1篇氢原子
  • 1篇金刚石
  • 1篇金刚石表面
  • 1篇刚石
  • 1篇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林彰达
  • 2篇罗春平
  • 1篇李楠
  • 1篇孟革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1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原子氢与金刚石表面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1991年
用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了氢原子吸附在金刚石表面的各种振动模式,其中主要是位于360meV处的C—H键的伸长振动和位于160meV处的“剪”振动。用氚原子代替氢原子吸附在金刚石表面,观测到上述振动模式所发生的同位素位移。将金刚石表面加热至900℃后,各种振动模式全部消失,这时吸附氢原子全部脱去,金刚石表面的悬键变成平躺在表面上,导致金刚石表面石墨化。由于石墨化后π-带的作用,在损失谱上出现一个非弹性的、连续的损失峰结构。我们用UPS和AES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脱氢后金刚石表面的石墨化。
罗春平孟革齐上雪林彰达
关键词:氢原子金刚石相互作用
石墨价带结构及其与过渡金属镍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1990年
用XPS和UPS技术细致地研究了石墨的价带结构,并与Painter等人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在石墨上蒸镀镍后,碳原子与镍原子相互作用,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碳化镍。从镀镍后的AES谱可看到碳化镍的Auger特征峰,碳化镍的形成,使C_2P_x,y轨道上升到费密能级下5eV附近,而2P_x轨道则上升到靠近费密能级处。
罗春平齐上雪李楠林彰达
关键词:石墨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