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瑾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45
- 2013年
- 对3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渗液好转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拔管。提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及护士操作等因素有关,操作时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置管静脉,重视穿刺手法、扩皮技巧、送管速度,并进行标准维护,尽可能减少穿刺点渗液导致的不良后果。
- 童瑾冯丽娟韩学惠孙杉杉余琪赵洁
- 关键词:PICC改良塞丁格技术护理
- 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护理。方法对4例(5例次)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行PICC置管,重视PICC置管前评估,落实置管后X线摄片会诊,多学科会诊协作;置管后正确评估导管功能,加强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建立置管信息数据库。结果 5例次放置于永存左上腔静脉的PICC功能良好,3例患者已结束治疗拔管,1例继续使用中。结论通过专业团队组织多学科协作,加强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置管前后护理及随访,可保证永存左上腔静脉置管患者的治疗安全。
- 冯丽娟韩学惠童瑾孙杉杉余琪赵洁王峻峰
- 关键词:永存左上腔静脉PICC血管畸形护理
- 抗高压PICC导管在静脉团注中的应用与管理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抗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在影像检查的静脉团注中的应用与管理。[方法]对我院42例病人在影像检查中应用抗高压PICC导管静脉团注造影剂。[结果]1例病人非计划拔管,2例双腔抗高压导管出现堵塞后使用尿激酶溶栓后恢复通畅,其余病人导管无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静脉团注。[结论]抗高压PICC导管可应用于影像检查的静脉团注中。
- 冯丽娟童瑾孙杉杉余琪赵洁韩学惠王峻峰
- 关键词:PICC影像检查造影剂
-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被引量:10
- 2008年
- 对用吉非替尼治疗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吉非替尼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皮疹(40.0%)、腹泻(30.0%)、胃肠道反应(12.8%)、肝功能异常(5.7%)、间质性肺炎(4.3%)等。提出对患者用药期间加强皮肤、口腔、胃肠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呼吸功能,有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舒适度。
- 童瑾陈凤菊
-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护理
- 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抗高压PICC,通过强化高压注射前的评估、重视注射过程中的观察和规范导管的维护,保证经抗高压导管在造影剂静脉团注中的安全应用。结果42例中1例置管42d后因躁动脱管仅完成1次静脉团注,1例注射碘帕醇注射液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仅完成1次静脉团注,2例导管腔内血栓堵塞经使用尿激酶溶栓后恢复通畅,其余导管无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静脉团注。结论抗高压PICC能满足患者CT或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和输液治疗的需求,提高静脉高压团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
- 冯丽娟童瑾孙杉杉余琪赵洁韩学惠王峻峰
- 关键词:导管护理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 德国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介绍被引量:12
- 2016年
- 介绍德国汉堡大学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包括严格静脉治疗人员的资质认证,运用信息化的静脉治疗质控管理,严格遵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注重静脉治疗中的人文关怀等。反思我国在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方面的困惑,提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注重静脉治疗护士职业规划,充实静脉治疗培训资源,实现静脉治疗管理规范化。
- 冯丽娟童瑾汪晖刘于
-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管理
- 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开发PICC电子追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PICC置管与维护全程进行追踪管理并定期发送短信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结果实施PICC电子追溯系统管理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ICC电子追溯系统的应用使PICC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 余琪冯丽娟孙杉杉童瑾韩学慧赵洁丁迎春
- 关键词:PICC延续护理
- 婴幼儿PICC左上肢置入体外测量法改进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PICC体外测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90例PICC置管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体表测量方法,观察组60例以婴幼儿身长、月龄、右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的距离、体质量、皮脂厚度、置管肘部至肩峰的长度作为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计算出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并对60例婴幼儿进行临床置管实践,比较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结果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预测婴幼儿PICC置管长度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实践的参考。
- 余琪曾铁英冯丽娟孙杉杉赵洁童瑾韩学慧
- 关键词:婴幼儿PICC左上肢体外测量
- 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8
- 2018年
- 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余琪童瑾孙杉杉冯丽娟赵洁沈蕾韩学惠
- 关键词:PICC皮肤损伤护理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的防护管理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和护理人员感染率,避免PICC导管堵管及感染.方法对疫情期间需行PICC导管维护的155例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线上管理与健康指导、线上精准预约维护时间,加强PICC专科护士职业防护、PICC维护室环境的清洁消毒,改进PICC维护流程与修订制度的防护管理.结果155例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期间均未发生堵管及导管相关性感染.截至3月2日,本科室PICC维护护士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PICC带管患者加强防控管理,可避免PICC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冯丽娟余琪童瑾孙杉杉赵洁沈蕾陈友铃尹世玉汪晖
- 关键词:PICC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