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嘉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通信
  • 3篇深空
  • 3篇接收机
  • 3篇CCSDS
  • 2篇信号
  • 2篇中继
  • 2篇中继通信
  • 2篇深空探测
  • 2篇通信技术
  • 2篇频段
  • 2篇火星
  • 2篇火星探测
  • 2篇本振
  • 2篇UHF频段
  • 1篇单工
  • 1篇导航
  • 1篇导航接收机
  • 1篇信号捕获
  • 1篇信号跟踪
  • 1篇隐喻

机构

  • 13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田嘉
  • 7篇史平彦
  • 7篇王伟
  • 5篇董超
  • 3篇翟盛华
  • 3篇李雄飞
  • 2篇惠腾飞
  • 1篇张婷
  • 1篇韩宇
  • 1篇王大庆
  • 1篇王诗力

传媒

  • 5篇空间电子技术
  • 3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中国航天
  • 1篇国际太空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星探测UHF频段原位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2023年
火星是人类探索太阳系的下一个里程碑,由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最远距离约4亿千米,光行时约22 min),为了最大限度地完成火星车和地球之间的高效通信,火星车和火星环绕器之间的器间原位中继通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椭圆轨道下器间通信信噪比低、信号参数变化快、全自主要求高及质量功耗约束极为严苛等难点,提出了一种UHF频段器间原位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超高灵敏度高动态自适应信号解调、高精度多普勒测量、基于CCSDS Proximity-1的协议一体化集成融合和面向火星复杂环境的高集成度高收发隔离产品工程化设计,实现了捕获灵敏度优于-141 dBm、解调灵敏度(1 kbit/s)优于-134 dBm、频率动态范围优于±26 kHz、多普勒测量精度优于10 mHz、收发隔离大于180 dB、弧段内全自主高可靠高吞吐率通信及基于架构统型的系统/单机极限优化,相关指标优于美国系列火星探测器中的“Electra”。经祝融号火星车和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ESA“Mars Express”火星轨道器在轨实际测试,测试数据符合预期,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翟盛华田嘉董超李雄飞惠腾飞
关键词:火星探测UHF频段
群时延对测距误差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直接序列扩频体制的伪距测量在卫星导航、雷达、航天测控、深空探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射频链路,滤波器等引入的系统群时延会对扩频信号的传输时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延迟锁定环(DLL)的伪距测量结果。文章首先介绍了群时延的概念和表达式,然后设计了满足仿真要求的群时延滤波器,建立了扩频信号的捕获、跟踪、测距模块,将群时延对接收机的影响量化到相关峰以及跟踪测距阶段的测距误差上。仿真结果表明,线性群时延(1阶)和抛物线群时延(2阶)对伪距测量的影响最大。
田嘉王伟史平彦
关键词:群时延测距误差
火星探测器测控与中继通信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回顾
2022年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克服诸多难点与挑战,将直接对地通信与中继通信有效结合,并根据中继轨道及通信任务要求,制定了多节点、多体制、多模式的中继通信策略及可靠的对地通信策略,合理灵活策划中继通信链路工作模式,尽可能提高了中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容量,保证了任务的有效实施。
张婷韩宇王民建田嘉
关键词:中继通信通信策略数据容量火星探测器
不同本振对导航接收机影响的分析
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对数字接收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控制接收机本振的相位噪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GPS设备中,经常采用的本振主要有VCXO,TCXO及OCXO。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建立了数学模型(时域和频...
田嘉王伟史平彦
关键词:VCXOTCXOOCXO
文献传递
我国深空原位通信工程实践及发展展望
2022年
1引言2021年11月,我国天问一号与欧洲航天局(ESA)“火星快车”(MEX)任务团队合作,开展了“祝融”火星车与“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前,双方向各自探测器通过上行指令做好工作准备。在约定时刻,由“祝融”向“火星快车”发送测试数据,通信距离约4000km,通信时长10min。
翟盛华董超田嘉惠腾飞李雄飞
关键词:通信工程中继通信通信距离团队合作轨道器
数字Costas环的matlab仿真及其FPGA实现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锁相环的模型,研究了数字Costas环的结构和性能.首先介绍了Costas环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其次使用matlab编程的方法实现了软件上的仿真,最后在QuartusⅡ+ModelSim环境中用VHDL语言实现了该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Costas环路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能.
田嘉王伟史平彦
关键词:COSTAS环载波同步MATLAB仿真FPGA
一种CCSDS Proximity-1协议下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的融合实现方法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深空探测任务中对产品小型化及低功耗的需求,各功能间的融合及模块的复用成为深空探测类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提出了一种CCSDS Proximity-1协议下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的融合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全双工模式、半双工模式及单工模式中的流式处理部分及特定功能部分从主框架中剥离,并进行融合设计,形成通用的VHDL结构;将其余调度控制部分集成在FPGA中的MicroBlaze结构中.通用的VHDL结构意味着资源配置最优,而MicroBlaze结构因其灵活性,可实现对不同模式的灵活切换.本方法将应用到下一代火星探测临近空间链路收发信机中,通过采用仅有1片V5的开发板,实现结果表明,CCSDS Proximity-1协议下的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功能性能正常,且资源的消耗量仅为5%ALMs,6%DSP和8%RAM.
田嘉王伟史平彦
关键词:CCSDS
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发展概述被引量:1
2023年
器间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遥控指令可靠到达探测器,并将探测器的科学探测数据回传给地面,在深空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美国和中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工程中器间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并针对未来深空探测器间通信需求,提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李雄飞董超翟盛华田嘉
关键词:深空探测UHF频段高灵敏度接收机
ADC对接收机测量性能的影响
2012年
作为模拟信号通向数字信号的桥梁,ADC是数字接收机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所在。为了研究ADC的采样时钟抖动及量化位数对接收机测量性能的影响程度。采用了理论分析并数学建模的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得到了ADC的采样时钟抖动及量化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相较于量化(N≥4),采样时钟抖动对接收机的测量性能影响更大。相比于之前独立分析ADC采样时钟抖动及量化对接收机的影响,使用Matlab Guide将两者联合仿真。
田嘉王伟史平彦
关键词:ADC时钟抖动MATLABGUIDE
基于深层语义相似的隐喻理解研究
隐喻是无所不在的,它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思想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手段。现如今,隐喻已经成为了语言学家、认知学家、哲学家和计算机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自然语言处理的过程中,隐喻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
田嘉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深层语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