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EAST离子回旋加热系统高功率隔直器的设计被引量:1
- 2004年
- 在EAST装置1.5MW离子回旋波加热系统中,发射机与天线分别有自己的接地点,为防止两端地地电平互相干扰,设计了高功率隔直器。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并分析S参数,端口的驻波比,以及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所产生的热效应。
- 李国超毛玉周赵燕平王鹏
- 关键词:ICRHDCBREAKEAST
- 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低温空气等离子体诱变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以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05为出发菌株,利用物理诱变方法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30 min内时,产黄青霉孢子的存活率随处理时间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马鞍型"曲线;正突变株占所有突变株比例为44.19%,且负突变率很低。经过初筛、复筛获得突变株aPc051310,最终其青霉素效价比出发菌提高了42.1%。化学活性粒子和带电粒子的协同作用被认为是诱变发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证明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诱变方法,具有应用潜力。
- 桂芳刘会王辉王鹏袁成凌郑之明
- 关键词:产黄青霉诱变育种青霉素诱变机理
- 纳豆芽孢杆菌产VK_2菌株的NTG与N^+注入复合诱变选育被引量:4
- 2014年
- 以纳豆芽孢杆菌BN_2-6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NTG)和N^+注入复合诱变选育产维生素K_2的突变株。经过NTG诱变后得到突变株BN-N30-1,其维生素K2的产量提高了53%,继而采用低能N^+注入技术进行处理得到突变株BN-P15-11-1,维生素K_2的产量比BN-N30-1提高了96%,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66%。结果表明,对纳豆芽孢杆茵BN-2-6进行NTG和低能N^+注入复合诱变的效果明显,突变菌株维生素K_2的产量显著提高。
- 宋均营贡国鸿王丽刘艳刘会代军赵根海王鹏郑之明
-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NTG维生素K2
- EAST离子回旋系统液态相移器的理论设计被引量:1
- 2005年
- 对EAST离子回旋系统液态相移器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液态相移器可产生相位差,从而可用离子回旋波进行电流驱动。另外,液态相移器也可与单支节液态调配器结合使用,构成传输线阻抗匹配系统。
- 王鹏赵燕平毛玉周秦成明潘亚平T.WataviR.KumazawaT.MutohT.Seki
- 关键词:阻抗匹配
- EAST装置离子回旋加热液态阻抗匹配系统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介绍了EAST装置离子回旋加热系统中的两种实现阻抗匹配的方式,用三支节液态调配器取代传统的滑竿式三支节调配器和用液态相移器与单支节液态调配器相结合组成液态阻抗匹配系统。通过对液态阻抗匹配系统的分析,表明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较好地实现阻抗匹配。
- 王鹏赵燕平毛玉周秦成明T WatariR KumazawaT MutohT Seki
- 双极膜电渗析分离发酵液中L-乳酸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三室型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将发酵液中的L-乳酸钠转化为L-乳酸。探讨操作电压、流速、进料L-乳酸钠质量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转化过程的影响,考察电渗析过程参数对转化率、物料损失率、电流效率和能耗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流速40 L/h,电压15 V)对2 L的100.25 g/L乳酸钠发酵液进行分批重复电渗析处理。结果表明:整个过程的转化率为81.22%,损失率为1.5%,能耗为0.81 kW.h/kg,电流效率为91.8%,得到的L-乳酸质量浓度可达144.31 g/L。电渗析残液补糖后可回到发酵罐中用于发酵生产L-乳酸。
- 李娟陈振王鹏姚黎明张腊梅王丽郑之明
- 关键词:双极膜电渗析L-乳酸
- 高效利用木糖产油的氮离子注入Mortierella alpina诱变选育研究
- 2009年
- 木糖的有效利用是木质纤维素全利用的基础。为了获得高效利用木糖产油的高山被孢霉菌株,通过多轮氮离子束诱变,筛选出一株有效利用木糖的产油高山被孢霉I502-8(Mortierella alpina I502-8,MAI502-8),并研究了以葡萄糖/木糖(W/W,5/3)组成的混合糖为碳源,突变株生长和油脂积累的特性。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诱变菌在温度28℃,pH 8.0,接种量8%,装液量30%,蛋白胨0.76%和豆粕1%,分批补糖的最优发酵条件下发酵9d,生物量和菌体油脂积累量分别达29.8g/L和11.7g/L,较出发菌提高了2.59倍和2.05倍,同时原料糖利用率达到99.4%。
- 张腊梅袁成凌李娟王鹏王丽郑之明
- 关键词:氮离子注入高山被孢霉微生物油脂补料分批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