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耀晶

作品数:46 被引量:38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
  • 15篇土壤
  • 10篇水稻
  • 7篇
  • 6篇胁迫
  • 6篇草莓
  • 5篇
  • 4篇生长发育
  • 4篇水稻土
  • 4篇水田
  • 4篇教育
  • 4篇肥料
  • 4篇PH
  • 3篇有机稻
  • 3篇生理特性
  • 3篇水田土壤
  • 3篇土壤铅
  • 3篇镉胁迫
  • 3篇吸附热
  • 3篇炉渣

机构

  • 45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辽宁省环境监...
  • 2篇辽中县农产品...
  • 2篇铁岭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45篇王耀晶
  • 36篇刘鸣达
  • 10篇张玉龙
  • 9篇杨丹
  • 4篇安辉
  • 4篇闫颖
  • 4篇王厚鑫
  • 4篇韩晓日
  • 4篇何娜
  • 3篇韩梅
  • 2篇付田霞
  • 2篇冯小佳
  • 2篇魏忠环
  • 2篇郭修武
  • 2篇陆晓辉
  • 2篇牟林
  • 2篇郑其格
  • 2篇惠淑荣
  • 2篇应博
  • 2篇唐树戈

传媒

  • 9篇土壤通报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北方园艺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核农学报
  • 2篇科技视界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辽宁省第二届...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硅降低碱性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明确硅降低碱性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机制,在中和硅酸钠碱性和消除钠离子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吸附-解吸试验、红外分析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硅对碱性土壤液相、固相和固液界面铅行为以及水稻产量与稻米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硅降低了碱性土壤吸附铅的容量和强度,增强了铅吸附-解吸过程中的滞后效应;应用红外光谱表征溶液中硅铅反应产物,发现Si-O弯曲振动吸收峰和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峰均出现了红移,暗示硅酸或聚硅酸与铅发生了配位反应,生成了水溶性复合物;施硅使土壤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铅含量分别降低了11.18%、18.54%;可氧化态和残渣态铅分别提高了42.56%、7.84%;与对照相比,铅胁迫下水稻产量降低了64.5%(P<0.01),糙米铅含量明显升高(P<0.01),达到了0.31 mg·kg-1;与铅胁迫处理相比,施硅使水稻产量提高了152.3%(P<0.01),明显降低糙米铅的含量(P<0.01),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综上,在碱性土壤中,促进土壤液相、固相铅向无效态转化,抑制固相铅解吸是施硅降低铅生物有效性的土壤化学机制。
刘鸣达张婧婷马聪王耀晶
关键词:碱性土壤生物有效性
施用钢渣对水稻土pH、水溶态硅动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02年
测定了盆栽水稻生育期土壤淋滤液pH和水溶态硅浓度 ,探讨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提高了土壤 pH ,且这种影响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和粒度变细而加强。在水稻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施用钢渣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浓度在插秧后 3~ 4周内低于对照 ,以后则高于对照 ,这种情况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 ,施用钢渣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刘鸣达张玉龙王耀晶杨丹
关键词:钢渣水稻土PH硅肥
新型缓控释肥料研制与开发
韩晓日张玉龙刘小虎王忠强许大志杨劲峰战秀梅王岩付时丰王耀晶韩梅杨云洪毕素艳孙振涛张爱民宋正国刘晓燕
该项目组应用PVA、淀粉、PVP和二氧化硅粉并添加适量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合成了几种环境友好型复合包膜材料。这些包膜材料原料成本低廉、来源途径广泛、可降解无污染。明确了环境友好型包膜材料及包膜工艺过程,包膜肥料和包膜+...
关键词:
关键词:包膜控释肥缓控释肥料专用肥料
不同磷浓度对土壤吸附锌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浓度条件下水、旱田两种土壤吸附锌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土壤对锌的吸附等温线的效果最好;不同磷浓度条件下,同一土壤的吸附等温线方程参数k和n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不同磷浓度对土壤吸附锌的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磷锌拮抗的原因可能不是施磷加强了土壤对锌的吸附作用。
刘鸣达王耀晶李艳利林荣峰
关键词:FREUNDLICH方程
外源硅对不同pH水田土壤铅吸附热力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外源硅对两种不同pH水田土壤铅吸附热力学特征的影响。试验中采用硝酸中和硅酸钠的碱性,以硝酸钠补齐各处理间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差异,消除了因加入硅酸盐改变体系pH及伴随离子对土壤吸附铅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3种温度下两种土壤对铅的吸附特征;加硅促进了酸性土壤对铅的吸附,抑制了碱性土壤对铅的吸附;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的△G<0、△H>0、△S>0,说明两土壤对铅的吸附是吸热、熵增的物理过程为主;加硅后,酸性土壤△G变小、△H变大、△S变大,碱性土壤△G变大、△H变小、△S变小,说明加硅使酸性土壤吸附铅的自发性提高、碱性土壤吸附铅的自发性降低。
王耀晶刘鸣达陈蕾蕾张海欧
关键词:水田土壤
施用钢渣对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硅、铁、锰的影响被引量:22
2003年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钢渣降低了土壤水溶态硅、DTPA-Fe、DTPA-Mn的含量,其效果随钢渣用量的增加而更为显著。但在钢渣用量一定时,却以中等粒度(60目)处理降低程度最大。施用钢渣还可以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降低水稻植株体内铁和锰的含量,其效果随钢渣用量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明显。
张玉龙刘鸣达王耀晶杜立达
关键词:钢渣土壤水稻植株
施硅对草莓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施硅对露地栽培草莓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可提高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胞间CO2(Ci)浓度,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草莓植株对水分的利用;施硅可提高草莓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降低畸形果数和病果数,进而明显地提高草莓产量,不同施硅处理和对照相比,增产幅度达到10.28%~29.24%,当施硅量为2.93kg/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
王耀晶刘鸣达李冬
关键词:草莓光合特性
磷锌配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D—饱和优化设计,以两种水稻土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对磷、锌肥料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水稻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磷、锌肥料均能显著地影响水稻产量,其作用大小为锌肥>磷肥。当盘锦盐渍型水稻土施用P2O5 和ZnSO4 为0. 3000、0. 0031gkg-1土、抚顺潜育型水稻土施用P2O5 和ZnSO4 为0. 1317、0. 0108gkg-1土时,获得最高产量。
王耀晶张玉龙韩晓日刘鸣达孟祥富
关键词:水稻肥料效应函数
玉米芯吸附水中Cr(Ⅵ)的特性及SEM-EDS表征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Cr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工业废水中的高浓度的Cr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探讨玉米芯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以期为应用玉米芯处理含Cr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设置了3项试验:不同p H条件下的吸附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和热力学试验,并对吸附前后的玉米芯进行扫描与能谱分析,探究玉米芯作为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p H有利于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在p H为1.0左右时,玉米芯对Cr(Ⅵ)有最佳吸附效果,最高去除率可达94.35%,最大吸附量可达23.944 0 mg·g-1;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但以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效果为最优,1/n为0.887 5,表明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强度适中;D-R模型中E=3.152 8 k J·mol-1,表明该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ΔH为-0.272 8 k J·mol-1,ΔS为0.014 3 k J·mol-1·K-1,表示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玉米芯表面产生了较多空洞结构,可能是酸性吸附质溶液可以使纤维素水解,增大了玉米芯的比表面积,形成了更有利于吸附的条件;另外玉米芯质子化的静电作用以及含氧官能团对阳离子的亲和性分别对阴离子形式的Cr(Ⅵ)和被还原成阳离子的Cr(III)有吸附作用。这些原因促进了玉米芯对Cr的吸附。
梁龄予王耀晶闫颖郑基权刘鸣达
关键词:玉米芯CR(VI)等温吸附热力学分析
用于水稻植物盆栽试验采集土壤溶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盆栽试验装置,尤其属于用于水稻植物盆栽试验采集土壤溶液的装置;包括集液管、导液管、橡胶塞、导液软管、止水夹、滤网、滤网固定螺栓;使用时在栽培盆侧面打孔,集液管水平穿入栽培盆孔中,盆外留1cm,胶结固定。...
刘鸣达王厚鑫王耀晶郭磊杨丹何娜赵玉婷马聪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