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绍明

作品数:7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柴油机高增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3篇涡轮
  • 62篇增压
  • 58篇涡轮增压
  • 57篇增压系统
  • 56篇排气
  • 50篇涡轮增压系统
  • 32篇排气支管
  • 32篇发动机
  • 27篇排气管
  • 13篇燃机
  • 13篇内燃
  • 13篇内燃机
  • 13篇柴油机
  • 12篇增压方式
  • 11篇脉冲
  • 11篇脉冲能量
  • 11篇柴油
  • 10篇容积
  • 8篇隔板
  • 7篇整机

机构

  • 70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中国北方发动...
  • 4篇淄博柴油机总...

作者

  • 70篇王绍明
  • 66篇邓康耀
  • 53篇崔毅
  • 44篇石磊
  • 27篇田中旭
  • 5篇李胜达
  • 4篇彭海勇
  • 4篇汪文辉
  • 3篇陆振华
  • 3篇朱骏
  • 3篇郭中朝
  • 3篇刘洪涛
  • 3篇李华雷
  • 3篇邢卫东
  • 3篇刘秋颖
  • 2篇荣伟华
  • 2篇胡志龙
  • 2篇徐敏
  • 2篇张国征
  • 2篇王新宅

传媒

  • 4篇内燃机工程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船海工程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5篇2013
  • 25篇2012
  • 16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篇2008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排气管容积自适应式涡轮增压系统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排气管容积自适应式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气缸、排气管、涡轮、连接管、挡板环、移动板和弹性部件,连接管的开口端与排气管的尾部相连接,挡板环、移动板和弹性部件均安装在连接管内,弹性部件安装在移动板和连接管后...
陆振华邓康耀石磊王绍明
文献传递
带有喷管的脉冲涡轮增压系统
带有喷管的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气缸、排气支管、排气管、喷管、涡轮和连接管,两根排气管的尾部用连接管和喷管相连通。在低负荷时,由于喷管的作用有利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排气,使泵气损失减小...
王绍明邓康耀郭中朝崔毅田中旭
文献传递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某车用6缸机高低转速工况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并进行了稳态模拟试验,分别用原机脉冲增压系统排气管和新加工的准定压增压系统排气管来模拟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可控阀门关和开的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速工况关闭可控阀门,可以充分利用脉冲能量;在高速工况打开可控阀门,可以减小泵气损失。
王绍明朱骏邓康耀崔毅邢卫东张艳丽
关键词:排气管涡轮增压柴油机
隔板轴中置式排气管容积可调的涡轮增压系统
一种隔板轴中置式排气管容积可调的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排气支管、排气管、连接管、隔板轴、隔板和涡轮,排气管由排气管前壁、排气管侧壁、排气管后壁、隔板轴、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构成,第一隔板可以旋转。排气管容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运...
邓康耀王绍明崔毅田中旭石磊
文献传递
排气管出口面积自调节式涡轮增压系统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排气管出口面积自调节式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气缸、排气管、涡轮、容积腔、移动板和弹性部件,容积腔为等截面管,容积腔安装在排气管的前部,移动板安装在容积腔的内部,移动板通过弹性部件与排气管侧壁相连接。当发...
崔毅邓康耀王绍明
文献传递
内燃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内燃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包括:曲轴、凸轮轴、凸轮、驱动齿轮、中间传动装置、输入中心齿轮、差动齿轮、差动齿轮架、调节中心齿轮、调节装置,曲轴的前端安装在驱动齿轮的轴心处,中间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齿...
彭海勇崔毅邓康耀王绍明
增压方式可换的套管式涡轮增压系统
增压方式可换的套管式涡轮增压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气缸、排气支管、排气管、涡轮、排气管套管和阀门,在排气管的尾部有一个阀门,排气管插入排气套管内。当阀门关闭时,发动机的增压方式为脉冲增压,脉冲增压在发动机低负荷和...
王绍明邓康耀崔毅田中旭石磊
文献传递
增压6缸柴油机排气压力波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针对某增压6缸柴油机进行了不同负荷特性下的排气压力波测量,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增压6缸柴油机,当配气相位相同时,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平均值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随着扭矩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进行横向对比时以及在外特性上,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高。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强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排气压力波强度随着扭矩的增加而增高;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强度进行横向对比时,排气压力波强度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高,但是在外特性上,随着转速的增加,排气压力波强度先增加后减小。
朱骏王绍明崔毅张有杨卫东黎程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排气压力波涡轮增压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计算研究
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的排气管上安装阀门和连接管,通过阀门的开关来实现增压方式的转换。当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或加速工况时,关闭阀门,此时增压方式为脉冲涡轮增压;当发动机处于高负荷工况时,打开阀门,此时的增压方式为半定压涡轮增压。...
王绍明邓康耀崔毅邢卫东
关键词: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额定功率燃油消耗模拟计算
文献传递
可调式脉冲涡轮增压装置
可调式脉冲涡轮增压装置,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排气支管、排气管、连接管、阀门和涡轮,连接管安装在第二排气管的尾部和第一排气管之间,阀门置于连接管的中间。当阀门关闭时,发动机的增压方式为脉冲增压,脉冲增压...
王绍明邓康耀崔毅田中旭石磊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