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芬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2篇滤泡性
  • 2篇滤泡性淋巴瘤
  • 2篇基因
  • 2篇P73基因
  • 2篇P73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增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淋巴瘤
  • 1篇细胞增殖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甲基化
  • 1篇MUM1
  • 1篇T细胞
  • 1篇T细胞淋巴瘤
  • 1篇EB病毒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王素芬
  • 4篇杨开颜
  • 2篇俞康
  • 2篇金珍琳
  • 1篇陈霖
  • 1篇万丽
  • 1篇王群姬
  • 1篇黄卡特
  • 1篇孙文文

传媒

  • 3篇癌变.畸变....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73基因在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及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检测P73蛋白和p73mRNA在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eactive hyperplastic lymphadenitis,RHL)及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的表达。同时对p7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p73基因和基因修饰状态在RHL和F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RHL及18例FL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p73mRNA在RHL、FL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RHL、FL中p73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12例FL(12/18,66.7%)和16例RHL(16/20,80%)P73蛋白表达呈阳性。P73蛋白在FL中的阳性率与RHL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p73基因在FL中的阳性表达率稍低于RH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FL中仅有2例(2/18,11.1%)出现p73基因甲基化,而这2例标本均未表达p73mRNA及蛋白。在RHL中,未检测到p73基因甲基化。结论:p73基因在FL和RHL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且其甲基化在二者中并不常见。
杨开颜金珍琳俞康王素芬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P73甲基化
P73基因在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性炎及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
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eactive hyperplasia lymphoid,RHL)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淋巴组织病变。各种损伤和刺激均可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其原因很多,包括细菌、病...
杨开颜金珍琳俞康王素芬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P73
文献传递
171例淋巴瘤病变组织中EB病毒表达情况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淋巴瘤组织171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106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2例;霍奇金淋巴瘤(HL)19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11例。应用EBV Lmp-1单抗免疫组化(IHC)和生物素标记的EBER1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ISH)分析EBV感染与淋巴瘤的关系。结果:淋巴瘤组织中EBV Lmp-1蛋白与EBER1 mRNA总阳性率分别为11.1%(19/171)、25.7%(44/171)。其中AITL为30.8%(4/13)、61.5%(8/13);HL为47.4%(9/19)、57.9%(11/19);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为22.7%(5/22)、81.8%(18/22);DLBC为0.94%(1/106)、5.7%(6/106);MALT为0(0/11)、9.1%(1/11)。结果显示EBV在DLBC及MALT中的表达率低于AITL、HL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位杂交检测EBER1 mRNA比免疫组化检测Lmp-1蛋白更为敏感(P<0.01)。结论:EBV感染与淋巴瘤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淋巴瘤与EBV感染的关系有差异。
孙文文万丽王群姬王素芬杨开颜
关键词:淋巴瘤EB病毒免疫组化原位杂交
T细胞淋巴瘤中MUM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T细胞淋巴瘤中MUM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收集诊断及分型均明确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58例,其中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precursor Tlymphoblastic lymphoma/leukemia,T-LBL/L)9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Tcell lymphoma,ALCL)12例和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L)37例。另选2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MUM1蛋白、ki-67的表达,并分析肿瘤组织中MUM1蛋白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结果:1例T-LBL/L(1/9,11.11%)、9例ALCL(9/12,75.0%)和26例PTL(26/37,70.27%)组织中MUM1蛋白的表达呈阳性。MUM1蛋白在T-LBL/L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ALCL组和PTL组(P<0.05),而在ALCL与PTL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M1蛋白阳性病例的ki-67增殖指数(53.61±23.83)%与MUM1阴性组(53.27±21.23)%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M1蛋白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可能与细胞活化有关,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可能无直接关系。
王素芬黄卡特陈霖杨开颜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