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河

作品数:42 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土壤
  • 7篇小麦
  • 6篇配施
  • 6篇强筋
  • 6篇强筋小麦
  • 6篇大蒜
  • 5篇土壤理化
  • 5篇土壤理化性
  • 5篇土壤理化性质
  • 5篇理化性质
  • 4篇沼液
  • 4篇连作
  • 4篇教育
  • 4篇秸秆
  • 4篇腐熟
  • 4篇腐熟剂
  • 4篇潮土
  • 3篇大学生
  • 3篇玉米
  • 3篇农业

机构

  • 41篇河南农业职业...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作者

  • 42篇王立河
  • 27篇王喜枝
  • 15篇田春丽
  • 12篇王崇华
  • 11篇姚丽娟
  • 9篇刘松涛
  • 8篇贾云超
  • 8篇王立秋
  • 7篇高红梅
  • 6篇曹雯梅
  • 6篇孙斌
  • 4篇樊亚敏
  • 4篇王应君
  • 4篇远兵强
  • 4篇赵威
  • 4篇王鑫
  • 3篇赵跃远
  • 3篇张佳佳
  • 2篇孙新政
  • 2篇赵青

传媒

  • 10篇河南农业
  • 7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北方园艺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种业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种业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蒜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氮磷钾供应充足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大蒜连作0(CK)、10、20、30年条件下连作土对大蒜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生物学指标呈现出快速-缓慢的下降趋势,连作10年的株高、假茎粗、蒜头直径和单个蒜头的重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0年),已表现出明显的连作障碍,而连作10年和连作20年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继续增加连作年限至30年时连作障碍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蒜生理指标也有显著影响,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连作0、10、20年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且SOD在不同连作年限下差异均极显著。总之,连作降低了大蒜株高、产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短期连作(10年)已表现出明显连作障碍,长期连作(30年)障碍更严重,降低了大蒜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生产中应注意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
田春丽王喜枝姚丽娟王立河李本银贾云超
关键词:大蒜连作生理活性
猪粪有机肥与硫酸钙配施对潮土区大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以常规施肥为前提,探讨了硫酸钙与猪粪有机肥配施对大蒜产量、品质与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探索河南蒜区大蒜生产和潮土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常规施肥+秸秆还田(CK)、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猪粪有机肥(T1)、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硫酸钙(T2)、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猪粪有机肥+硫酸钙(T3)4个处理。结果表明,T1、T2、T3均可提高大蒜产量,其中T3增产最显著,比CK增产24.9%;与CK、T1、T2相比,T3大蒜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6.65%、6.03%、3.9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0.68%、14.05%、3.54%,钙含量分别增加8.08%、3.42%、0.56%;T1、T2、T3可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大蒜对养分的吸收,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同时,T2和T3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和有效硫,对提高大蒜产量具有重要作用;T3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达到55.25%,分别比CK、T1和T2提高22.49%、17.21%和11.59%。硫酸钙与猪粪有机肥配施不但可以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土壤结构,可作为河南蒜区大蒜生产及土壤改良的一种方法。
王崇华王喜枝王立河高红梅田春丽贾云超
关键词:硫酸钙大蒜潮土土壤性质
沼液与微肥配合喷施对大棚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以黄瓜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采用50%沼液、50%沼液+0.5g·L^(-1)硼、50%沼液+0.1g·L^(-1)锰3种喷施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沼液与微量元素配合喷施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50%沼液+0.5g·L^(-1)硼与叶面喷施50%沼液+0.1g·L^(-1)锰对黄瓜植株的生长、产量及品质有明显的作用,植株叶长、叶宽、叶柄长比对照都有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比喷施50%沼液处理有显著提高。叶面喷施50%沼液+0.5g·L^(-1)硼和叶面喷施50%沼液+0.1g·L^(-1)锰对黄瓜产量比清水对照分别提高28.77%和38.52%,比喷施50%沼液处理分别提高6.19%和14.23%;与喷施50%沼液处理相比,叶面喷施50%沼液+0.5g·L^(-1)硼和叶面喷施50%沼液+0.1g·L^(-1)锰处理的黄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对黄瓜品相、风味也有所改善。因此,沼液与微肥配合喷施可以作为大棚黄瓜沼液及微肥合理利用的一种方法。
韩春叶王崇华田春丽王喜枝高红梅王立河
关键词:沼液硼肥锰肥叶面喷施大棚黄瓜
一种回钩式蒜薹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钩式蒜薹提取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今农民抽取蒜薹是费时费力、弯腰幅度大。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提拉杆、斜杆和回钩,所述的斜杆一端和提拉杆连接、另一端弯折成回钩,斜杆与提拉杆之间的夹角a...
王崇华周云帆王喜枝王立河姚丽娟高红梅田春丽贾云超张丽丽韩苏芹王鑫
文献传递
营养平衡调节对缓解大蒜连作障碍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大蒜为试材,为缓解中牟大蒜连作障碍,试验从调节土壤营养平衡的农艺措施入手,研究了常规施肥作对照(CK)、常规施肥+抗重茬剂(T1处理)、常规施肥+硫酸锌22.5kg/hm2+钼酸铵0.45kg/hm2(T2处理)、常规施肥+腐植酸900kg/hm2(T3处理)、常规施肥+石膏300kg/hm2(T4处理)对缓解大蒜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解连作障碍效果最好的是T3处理,与CK相比大蒜产量提高了10.36%,达到显著水平;土壤pH值为8.32,有机质含量达到1.69%,钼、锌、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也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下降,使三大菌群的比例更为合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植株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
王立河贾云超王俊忠葛树春王喜枝田春丽
关键词:营养平衡连作障碍土壤理化性质
潮土麦田钾素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潮土条件下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钾可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强筋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籽粒产量,改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获得经济最佳的施钾量为128.78kg/ha,最高产量的施钾量为161.67kg/ha。品质因子分析显示,K2O用量在60~180kg/ha之间,可获得较优的小麦品质。
王立河孙斌王喜枝曹雯梅斐瑞杰晁建立王立秋刘松涛
关键词:小麦钾素
不同土壤钾素对强筋小麦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先后通过对中牟潮土、镇平砂姜黑土、许昌褐土3个土类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系统地研究了6种钾素水平对强筋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类土壤上适量施钾,可有效提高强筋小麦越冬群体、最高群体和有效群体。多点钾肥试验结果表明:钾肥主要通过增加千粒重显示其肥力效应。增产幅度一般在10%左右。在氮磷充足的前提下,小麦对钾的吸收存在着"奢侈吸收"现象。
孙斌曹雯梅王应君王喜枝斐瑞杰晁建立王立秋刘松涛王立河
关键词:土壤钾素强筋小麦
一种沼液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液过滤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沼液过滤装置不能及时清理杂质,过滤效率低,滤网工作负荷较大。该沼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所述的过滤桶包括上盖、下盖、侧壁和设置在过滤桶内部的过滤网,所述的上盖上设有...
田春丽王崇华姚丽娟樊亚敏郑贝贝衡雪梅张亚菲远兵强王喜枝高红梅王立河赵跃远
文献传递
设施西瓜连作土壤生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被引量:3
2024年
为探索设施连作西瓜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对连作组(连作10年设施西瓜土壤)和对照组(连作10年设施西瓜棚外相同土质的露天西瓜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2组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结果表明,连作组土壤pH、铵态氮、速效钾、微生物量碳、土壤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而硝态氮和有效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连作组土壤中细菌ACE指数和Chaol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土壤中真菌ACE指数、Chaol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土壤微生物优势物种组成改变,连作组土壤细菌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及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9.80%、20.83%、21.76%和27.12%(P<0.05),而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1.7%和26.27%(P<0.05);连作组土壤真菌子囊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增加了10.96%(P<0.05),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13.42%和93.7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优势菌门除Latescibacteria和己科河菌门丰度与所有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外,其他优势菌群都与所测土壤环境因子(有机质除外)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土壤pH、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是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担子菌门和绿弯菌门能够指示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综上,设施西瓜连作10年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皆显著变化,西瓜连作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姚丽娟田春丽王立河杜君校彦赟远兵强
关键词:设施西瓜高通量测序技术土壤细菌土壤真菌
灌溉条件下河南省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初探被引量:8
2012年
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5a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探索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墒情总的变化规律是:6、7、8月份土壤墒情充足,其他月份欠缺,特别是4、5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量大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从单个栽培模式看,青砂土果园,从4月份到10月份,各层土壤水分含量比较高,其他月份则整体下降,20~40cm土层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夹壤淤土大蒜-玉米(西瓜)栽培模式,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段出现在雨季的8月份,最低时段出现在来年的3月份;体砂小两合土小麦-玉米栽培模式,各土层水分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特别在4、5月份和8、9月份,小麦、玉米需水量大,而土壤水分却供应不足;底壤砂土花生(西瓜套玉米)-冬休闲(小麦)栽培模式,各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0~20cm土层墒情不足;夹黏青砂土小麦-胡萝卜(花生)栽培模式,7、8、9月份各土层水分充足。4-5月份各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亏缺时,均应加强水分管理。
王喜枝常介田王立河郑义葛树春
关键词:土壤墒情监测方法灌溉条件栽培模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