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
- 作品数:72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 中苏同盟与战略利益的选择被引量:6
- 2001年
- 中苏同盟是战后雅尔塔格局的产物 ,同时又对这一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苏同盟的演变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其实质则是中苏在战略利益上的选择。本文从战后国际格局和国家利益的角度 。
- 王真
- 关键词:中苏同盟
- 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创造性建构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分析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创造性建构框架及特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创造性建构,就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
- 王真
-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变革
- 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论纲
- 2005年
- 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是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研究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对于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水平、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王真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邓小平意识形态观是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对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当今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我国在改革和现代化条件下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理念,对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社会化具有重要而长久的指导作用。
- 王真
- 关键词:邓小平意识形态观
- 中国共产党对提升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贡献被引量:2
- 2005年
-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展现中国是爱好世界和平和维护人类正义的伟大力量;它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凝聚民族伟力的最好载体,由此显示出伟大的东方战场不可征服的力量;它长期领导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解放而斗争,而人民的这种斗争则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定性因素;它代表全国人民公意参与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使中国以团结统一的形象展现于国际社会,为联合国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
- 王真
-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
- 九一八事变与苏联的不干涉政策被引量:4
- 2003年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事变实行中立的不干涉政策,主要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即力图为其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不干涉政策的策略意义在于避免卷入对日冲突,不给日本制造事端提供口实,同时又可利用它作为同日本进行外交斗争的工具。但苏联在实行不干涉政策时是把中立与道义相区分的,政策上表现为中立,道义上却体现出对中国抗日军民的同情。不干涉政策的实质是一种妥协,这本身无可非议。但苏联对日妥协中有损及中国主权的因素,使不干涉政策偏离了正确轨道。不干涉政策具有复杂性,但不能得出苏联鼓励日本侵略中国的结论。
- 王真
- 关键词:不干涉政策国家战略利益
-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探析被引量:5
- 2008年
- 关于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界定,关系到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和全面贯彻。目前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认识和概括不一,相比较而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宜。这是因为,又好又快发展符合事物精神实质的一般规定性,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比较准确的概括,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认识的成果。本文着重阐述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依据,力求进行其所以然的深层次探讨。
- 王真王宝田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
- 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起源被引量:2
- 2005年
- 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起源于十月革命后对马克思主义战略观的引进和党成立初期的革命实践,以及对中外战略遗产精华的汲取,而最主要的则是对党自身战略实践的总结。
- 王真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20世纪90年代前后党对执政风险的成功抵御
- 20世纪90年代前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驾驭各种复杂局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我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不仅巩固了改革...
- 王真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执政能力
- 毛泽东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准备被引量:4
- 2013年
- 毛泽东奠基和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他为党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最重要的理论准备。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确立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至今仍然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毛泽东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由此形成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概括,无论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来看对今天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王真
-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