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玉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政府
  • 2篇移风易俗
  • 2篇社会治理
  • 2篇民主
  • 2篇共富
  • 1篇担当
  • 1篇担当精神
  • 1篇党建
  • 1篇电子政府
  • 1篇信访
  • 1篇信访工作
  • 1篇行政
  • 1篇延安时期
  • 1篇阳光行政
  • 1篇有的放矢
  • 1篇有效性
  • 1篇舆情
  • 1篇舆情引导
  • 1篇镇干部
  • 1篇征收

机构

  • 13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舟山市委党校
  • 1篇嵊州市委党校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作者

  • 13篇王景玉
  • 1篇胡精伟

传媒

  • 5篇浙江画报
  • 3篇中共浙江省委...
  • 2篇厦门特区党校...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观察与思考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治理有效性的多维阐释--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基层治理发展变迁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治理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不尽一致,但其间却有一定的共通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关注焦点。有时以治理整顿、规范政府行为为标准,有时以各种关系的协调为标准,甚至有时经济发展也会发挥治理的功能。浙江改革开放40年的治理实践也体现出不同的治理主题和衡量标准。
王景玉
关键词:有效性
“寀卢经验”:走好现代科技共富路
2024年
2003年6月5日,浙江省委召开“千万工程”工作会议后,习近平同志调研的第一个村庄就是寀卢村。他在调研时指出:“新的时期要总结完善‘寀卢经验’,把好的经验推到面上去,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20多年来,寀卢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了以“党建引领、技术赋能、共创共富”为核心要义的新时代“寀卢经验”,寀卢村也从传统农业村蝶变成为“绿富美”样板。
王景玉王大庆本刊(图)
关键词:共富
试论服务型政府的“为政”理念
2008年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但是服务型政府的"为政"理念还没有真正体现在正常的行政过程中。服务型政府的"为政"理念已经对传统的为政理念产生了挑战。中共十七大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王景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阳光行政电子政府
民主恳谈的发展困境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民主恳谈在浙江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其进一步发展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多发展中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包括制度困境、行为困境、经济效用困境以及弱势群体参与困局等难题,困扰着民主恳谈的发展与制度化。这些困境体现了民主恳谈自身的局限性,不过局限性的解决将为之在诸多领域进一步拓展提供广阔空间。
王景玉
关键词:民主恳谈基层民主普世价值
国外网络参与的政府规制:认知、经验与逻辑
2015年
国外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成熟的管理和规制经验,他们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完善道德规范、丰富规制手段、加强技术开发等比较成熟的做法使互联网运转走上了健康发展之道;国外对网络参与行为进行规制的认识有过艰苦的思想考量过程,也值得我们在选择规制措施上做出理性判断。他们以规制为主、多手段并举,推进了规制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规制理念上,变传统的管理统制为服务和治理,政府强化回应机制建设,促进了网络社会的稳定有序。国外规制网络参与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将对我国的网络问政规制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王景玉
关键词:网络政府规制网络过滤
移风易俗治理中的“自由”话语冲突被引量:1
2020年
移风易俗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范畴。为探寻学界关于“政府在移风易俗治理中应承担何种角色”之争论产生的缘由,有必要对风俗治理主体的历时性变化进行梳理。借助历时性图景的展现可以看出,风俗变革在历史空间中具有因应于特定情境的结构性维度,其背后往往隐含着不同时代为应对自身困境所进行的深层体制性调整。为挖掘时下政府风俗角色争辩体制根源的具体内容,拟以浙南J县的两个移风易俗案例为切口,对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自由”语汇中内涵侧重和价值诉求进行剖析后发现,两者视阈中的“自由”话语不仅内含对公私领域界限的认知差异,且包含有对自由和法治关系的不同理解,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面向社会输出的“依法治国”政策导向与面向自身输出的“全能主义”行为导向之间以及全能主义政府向有限权力政府过渡阶段政治制度变迁与社会思想转变之间存在的明显罅隙。若要减缓乃至消弭移风易俗治理中不同自由话语内部的冲突,其关键就在于缩短两组关系间的距离。
郑聪杰王景玉
关键词:移风易俗话语冲突社会治理
“千万工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年
2002年12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杭州市梅林村,看到村容整洁、规划有序、百姓安居乐业,提出“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的构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应运而生。“千万工程”被浙江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更被专家学者誉为“在浙江经济变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千万工程”转动了梅林村振兴的车轮。
王景玉黄晴胡展(图)胡旋瑀(图)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农村现代化村容整洁小康示范村
“民情日记”:共富路上有新招
2024年
1998年以来,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今石璜镇雅璜村)开展了以“串百家门、记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乡镇干部在下村串户过程中,遇民情就记,记民情便办。“民IH情日记”活动的开展,使乡镇干部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发现和掌握社情民意,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王景玉胡精伟胡鉴(图)胡精伟
关键词:民情日记乡镇干部社情民意有的放矢
移风易俗中的政府角色:基于“复线历史”叙述框架的思考
2024年
移风易俗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范畴,常因无法回避的复杂性而引发学界关于政府风俗角色的激烈争论。在当前的争辩中,坚持“国家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两派学者虽表现出针锋相对的言语立场,但在表述方式上都属于“狭义建构的严谨”。现有的表达虽然对嘈声交杂的现实生活予以普遍性概括,但也隐匿了大量与自身观点不相适应的历史现实。为挖掘政府风俗角色更加真实的历史限度与演变逻辑,拟采用“复线历史”的叙述结构,结合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和“风俗”概念均含有的双层性特点,从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和区域差异的“乡土视角”两条历史脉络出发,对移风易俗的历史进行更为完整的爬梳。结果表明,在“复线历史”叙述中,政府风俗角色的争辩只存在于“乡土视角”;在“国家视角”中,“国家主位”始终是内涵深厚的政治传统;即便是在“乡土视角”中,“国家本位”和“社会本位”也并非博弈关系,而是有着不同适用范围的共存关系。这反映了风俗治理作为政治精英创造出的“大传统”所具有的趋近于单向度文化调适的特点。
郑聪杰王景玉
关键词:社会治理移风易俗政府角色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实践
2011年
延安时期开展的整风学习运动为我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的学习方法,各级领导带头学习的热潮以及开展学习竞赛、学习评比与注重考核的学习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前建设学习型政党要在党的优良学习传统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学会站在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为我党执政兴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王景玉
关键词:延安时期理论联系实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