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耳胆脂瘤听骨链破坏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患者听骨链病变特点及其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213耳)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显微镜下听骨病变特点及其与术前纯音听阈测定结果的关系。结果:中耳胆脂瘤患者砧骨破坏最常见,锤骨、镫骨的破坏往往伴随着砧骨的破坏,砧骨破坏较听骨仅接触胆脂瘤的气骨导差更大(P<0.05),砧镫骨均有破坏较仅有砧骨破坏的气骨导差更大(P<0.05),砧骨完全缺失较仅有部分破坏气骨导差更大(P<0.05)。软连接可在部分听骨链破坏类型中发挥传导声能的作用(P<0.05)。胆脂瘤接触听骨将影响听力(P<0.01)。结论:听骨链不同的破坏部位和程度所造成的气骨导差不同。
- 叶放蕾赵堃陈蓓高佩王晓东
- 关键词:胆脂瘤气骨导差
- 乳突根治术后自体乳突骨粉重建外耳道后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乳突骨粉填塞、重建外耳道后壁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80例(80耳)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乳突腔填塞组(40耳)和对照组(40耳),填塞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同时采用自体乳突骨粉填塞乳突腔,重建外耳道后壁,对照组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和听力提高程度。结果填塞组术后重建的外耳道后壁无塌陷,较正常外耳道形态稍宽大,且无明显上皮样耵聍堆积;填塞组和对照组干耳时间分别为32.46±7.32天和49.62±6.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填塞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44.26±7.18dB HL,气骨导差25.41±7.40dB,术后3个月气导平均听阈26.56±6.24dB HL,气骨导差13.27±5.42dB,对照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45.41±6.35dBHL,气骨导差24.65±8.16dB,术后3个月气导平均听阈35.87±5.26dB HL,气骨导差19.05±5.85dB,填塞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同组术前相比听力均提高(P<0.05),填塞组术后3个月气导听力提高大于对照组(P<0.05),且气骨导差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乳突根治术后自体乳突皮质骨粉填塞有助于缩小术后乳突残腔及形成光滑的外耳道,有利于改善听力,缩短干耳时间,避免长期反复清理术腔。
- 叶放蕾王晓东陈蓓王乐高佩赵堃
- 关键词:外耳道重建听力提高
- 9例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早期出现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性加重,4例出现反复性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无自觉听力下降;3例先出现听力下降,后出现面神经麻痹。术前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下降,7例伴有耳鸣、4例伴有眩晕。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可见岩尖部骨质破坏,MRI检查可见岩尖部占位病变;面神经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提示中、重度神经源性改变。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颅中窝进路岩尖部胆脂瘤切除术,1例行颅中窝一迷路联合人路手术。术中见4例面神经水平段裸露、水肿;3例面神经受压变细,行面神经减压术;2例面神经迷路段被病变侵蚀断裂,行端端吻合术。术中彻底切除胆脂瘤病灶,术后随访6—32个月,未见复发。3例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患者早期可表现为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术前CT、MRI及面神经功能检查对临床诊断、术式选择及术中面神经处理有重要意义。
- 叶放蕾高佩陈蓓王乐王晓东赵堃
-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颞骨岩部面神经麻痹
- 单侧耳蜗损毁后小鼠耳蜗核及下丘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小鼠单侧耳蜗损毁后不同时间点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CN)和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的表达变化,探讨小鼠脑干听觉中枢的可塑性。方法将成年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为耳蜗损毁术后3、7、15、30、60天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前5组制成单侧耳蜗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耳后切口、缝合,不损毁耳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耳蜗核和下丘GAP-4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小鼠单侧耳蜗损毁后3、7、15天,术侧耳蜗核GAP-43较对照组表达升高(P<0.05);术后30天,术侧GAP-43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及对侧(均P<0.05);术后60天,术侧GAP-43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耳耳蜗核GAP-43含量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小鼠单侧耳蜗损毁后3、7、15天,术耳同侧和对侧下丘GAP-4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表达均持续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耳同侧表达水平低于对侧(P<0.05);术后30天表达逐渐下降,但术耳同侧和对侧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术侧低于对侧(P<0.05);术后60天其表达继续下降,术耳同侧及对侧与对照组、术耳同侧与对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侧耳蜗损毁后,小鼠耳蜗核和下丘核GAP-43的表达先升高后下降,可能反映了脑干听觉中枢神经元在听力损失后轴突的再生及突触重塑。
- 叶放蕾李世超陈蓓王晓东
- 关键词:生长相关蛋白-43耳蜗核下丘GA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