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AA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及内毒素血症在肝硬化中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最佳初始浓度,观察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后肝脏病理、血清ALT、内毒素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只、TAA组15只,对照组只给予饮用水,TAA组前6周在饮用水中加入0.03%TAA、后6周在饮用水中加入0.04%TAA造模,共12周。结果:TAA组肝硬化形成率95.8%,病死率4.2%;TAA组光镜下见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形成大小不等的假小叶;TAA组血浆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0.03%TAA作为诱导剂量,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且肝硬化形成率高,该剂量大鼠死亡率低;且说明内毒素血症与大鼠肝硬化有一定关系。
- 王昭君张平李阳韩霞
- 关键词:硫代乙酰胺肝纤维化内毒素血症
- 乳果糖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乳果糖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制造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将肝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对照组和乳果糖治疗组;乳果糖组每日灌服乳果糖,对照组灌服糖水,10 d后检测各组鼠的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乳果糖治疗组血浆LPS、TNF-α、ALT水平较肝硬化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果糖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LPS来降低TNF-α水平,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 李阳张平王昭君李勤
- 关键词:乳果糖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肝硬化
-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测定血清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的指标,分析胆碱酯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2011年1月至...
- 王昭君
- 关键词:胆碱酯酶乙肝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多元线性回归
- 一氧化氮在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饮用0.03%~0.04%硫代乙酰胺(TAA)溶液10周复制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①正常+LPS组(对照组);②肝硬化组(TAA组);③肝硬化+LPS组(TAA+LPS组);④肝硬化+LPS+AG组(氨基胍组)。模型造成后,除TAA组外,其余各组向腹腔内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LPS)3.0 mg/kg,同时TAA组向腹腔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AG组于注射LPS 3 h后,腹腔注射AG(50 mg/kg)。并在注入LPS 6 h后,各组动物经腹主动脉穿刺采全血观察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一氧化氮(NO)的表达。结果对照组、TAA组、AG组、TAA+LPS组动物血浆内NO、AST、ALT水平依次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氮参与了大鼠肝硬化时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肝损伤,但它未起到保护作用,它与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有关。
- 李阳张平王昭君
- 关键词:一氧化氮氨基胍肝硬化内毒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