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志

作品数:18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用药
  • 4篇药房
  • 4篇药品
  • 4篇门诊
  • 3篇药物
  • 3篇合理用药
  • 3篇处方
  • 2篇药品目录
  • 2篇药物目录
  • 2篇药学
  • 2篇药学服务
  • 2篇中成药
  • 2篇品目
  • 2篇自动化
  • 2篇门诊药房
  • 2篇基本药物
  • 2篇基本药物目录
  • 2篇奥运
  • 2篇成药
  • 2篇处方集

机构

  • 16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6篇王德志
  • 8篇梅丹
  • 4篇张翠莲
  • 3篇杨晓颖
  • 3篇朱珠
  • 3篇赵静
  • 2篇张波
  • 2篇王兰
  • 2篇冯雷
  • 2篇曹运莉
  • 2篇杜小莉
  • 2篇韩容
  • 2篇李鹏
  • 1篇李大魁
  • 1篇白波
  • 1篇张谦
  • 1篇孙春华
  • 1篇刘蕾
  • 1篇吴斌
  • 1篇黄佳

传媒

  • 5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药品评价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北京奥运(残奥)村综合诊所药房药学服务及用药情况介绍被引量:4
2010年
黄佳朱珠韩容吴燕焱王德志毛璐白波刘宁赵志刚
关键词:药学服务残奥会
近年我院药品短缺情况分析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为药房管理者应对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对2010年至2012年10月我院出现的短缺药品次数和品规数、发生原因、价格、剂型及是否属于基本药物和医疗必需药品等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近3年来我院出现短缺药品50个,生产厂家原因占82%;66%的短缺药品零售价低于50元(最小包装);注射剂占36%;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和医疗必需药品者占42%。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尽快建立药品短缺信息发布平台和潜在药品短缺报告机制,合理制订药品价格;医疗机构也应制订短缺药品应急管理预案,共同应对药品短缺问题。
赵静王德志杨晓颖梅丹张翠莲
门诊药房自动化对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0
2014年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实施后对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方法:从某医院信息系统获取门诊药房自动化实施以来2012年10月-2013年2月处方信息(每月抽取一日),对处方特点、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自动发药机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东院区门诊药房高峰期日均处方量4 509(4 096~4 866)张,日均发放药品高达32 906(29 461~32 133)盒(或瓶),每张处方平均发放药品数量7.3(7.1~7.7)盒;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从自动化实施后第1个月的11.6 min下降到第4个月的8.5 min,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从自动化实施后第1个月的16.6 min下降到第4个月的11.8 min;自动发药机参与了约90.4%(89.3%~91.0%)处方的调配工作,其中约43.8%(42.8%~45.7%)的处方完全由发药机自动调配,不需要药师调配。自动发药机发出药品数量占总发药数量的60.1%(57.6%~61.1%)。结论:自动发药机参与处方调配比例和发放药品比例是评价自动发药机的重要指标。自动发药机和预调配模式可调高处方调配速度,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促使药师工作模式从"以药品为中心"转换成"以病人为中心"。
张岩李鹏李建涛王德志梅丹张波
关键词:门诊药房
自动化药品管理柜对护士工作模式改变的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自动化药品管理柜对我院护士工作带来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自动化药品管理柜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对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该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结论自动化药品管理柜在病房的使用,改变了护士的传统工作模式并使患者受益。
闫雪莲徐小薇吴斌王德志梅丹
关键词:药品调剂
门诊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超适应证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门诊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超适应证使用情况。方法从本院信息系统调取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门诊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全部处方数据。用Excel软件对药品使用的数量、患者情况、诊断等逐一进行统计分析,将诊断与药品说明书及国内外指南包括的适应证进行比对。结果 16.53%存在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比例最高的是醋酸地塞米松片(60.50%)。多数超适应证用药具有证据支持,如多发性骨髓瘤、重症肌无力等;少数为不合理用药,如癫痫、突发性耳聋。结论仍需进一步规范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超适应证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唐彦尚楠杜小莉张钰宣王德志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门诊合理用药
《WHO示范处方集》对医疗机构处方集编写的启示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介绍WHO示范处方集的历史、内容.阐述WHO示范处方集对医疗机构编写处方集的启示。方法:互联网及数据库文献检索.综合分析并评论。结果和结论:处方集包括前记部分、药物和药品信息部分、附录和索引;编写处方集包括几个步骤:选择编入处方集的药物,组织前记部分:编写正文:编写附录;完成草稿,回顾和完成内容修改。
王德志海沙尔江·吾守尔韩容
关键词:处方集
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抽样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情况,为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和优化药房服务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通过药房信息系统(PIS)和纸质处方获取2010年某日的门诊处方时间信息,计算取药等候时间,对不同院区和不同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东院和西院门诊药房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9.32(1.75~27.87)min和5.82(1.20~17.45)min,两个院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院门诊药房的高峰时段分别为10:01~12:00和13:31~15:30,西院的为10:01~12:00和14:31~16:30。上午高峰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长于非高峰时段(P<0.05),但差值小于0.8 min。下午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抽样日的数据看,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中位数小于10 min。可进一步优化取药流程,缩短取药等候时间。
曹运莉杜小莉朱珠朱莹王德志
关键词:时段门诊药房
我院1297个品规药品电子识别码的调研和启示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政府部门制订药品赋码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保证用药安全。方法:调研我院现有的1 297个品规的药品最小外包装上条形码、电子监管码的赋码情况,分别按药品制造商类型(进口、进口分装、国产)和处方类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调研、分类与分析。结果:我院现有药品中有条形码、有电子监管码、两码兼有以及两码均无的药品分别占总品规的50.27%、37.24%、20.28%和32.77%;进口药品中上述情况分别占23.21%、4.29%、0.71%、73.21%,进口分装类药品中则分别为30.22%、44.60%、12.95%、38.13%,国产药品为62.07%、46.58%、27.68%、19.02%;处方药中上述情况分别占44.39%、36.95%、18.21%和36.87%,非处方药中则分别为93.55%、39.35%、35.48%和2.58%。结论:在调查的药品中,条形码较电子监管码赋码率相对更高,非处方药较处方药赋码率更高。建议加快赋码速度、统一赋码标准,以利于实现药品的科学化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荣晨王德志李鹏田娜张翠莲
关键词:药品包装电子监管码
我院门诊2011-2014年含丹参成分的中成药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11-2014年门诊药房中含丹参成分的中成药的品种、出库数量及出库零售金额数据。采用DDDs分析方法以及Excel进行数据分类、排序及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我院门诊含丹参成分的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变化不大,2012年较2011年下降10.52%,2013年较2012年增长8.49%,2014年与2013年基本持平。各药品的DDDs排序相对稳定,说明这些含丹参成分的中成药在近4年内使用频度较高,强度较大;各品种销售金额排序也相对稳定。结论:我院门诊含丹参成分的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
朱盛冯雷王德志
关键词:丹参中成药限定日剂量用药分析
我院2009~2011年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的使用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比较2009~2011年我院基本药物品种数与国家基本药物和北京市增补目录的品种数,分析我院基本药物品种、品规及销售金额的相关情况。结果2009~2011年,我院基本药物品种数基本稳定,且2011年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增幅显著高于同期医院总体药品增幅。结论基本药物目录在我院的执行情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医师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理念的宣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张翠莲赵静王德志杨晓颖梅丹
关键词:基本药物药品目录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