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手术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眼科与颌面外科联合手术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与颌面外科联合手术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25例,随访5月至1年,平均8个月,从眼球突出度、眼球活动度、复视、张口受限程度及咬合关系5个方面进行观察。结果以上5个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是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 王义军张沧霞
- 关键词:骨折联合手术
- 多层螺旋CT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作、生活快节奏的社会状态,出现车祸、打架、高空作业等易造成人体受伤的原因逐渐增多。而眼眶位于颅面中央垂直正中线两侧,在颅面骨骼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形成外貌起着重要作用。眼眶内有眼球、眼外肌、眶...
- 王义军张沧霞
- 关键词:眼眶骨折眼眶容积眶壁骨折
- 文献传递
- Q值优化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Astrapro个性化软件Q程序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的临床效果,评价该软件应用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3~6月行LASIK手术的患者92例(184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92只眼为Ⅰ组,应用传统模式;个性化92只跟为Ⅱ组,以Astrapro2.2Q程序引导。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切削深度、激光切削时间为手术安全性指标;以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之比、手术前后Q值的变化、术后实际光学区(OZ)大小、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恢复作为手术有效性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之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切削深度、激光切削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个性化组手术前后Q值的变化较标准手术组小(P〈0.001);个性化组术后实际光学区较标准手术组大(P〈0.001);两组术后1个月各个空间频率的平均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术前,3个月时个性化组对比敏感度全部恢复,标准手术组尚未恢复。结论Astrapro2.2个性化软件Q治疗程序引导的LASIK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术后角膜地形图提示:角膜前表面形态虽未达到预设的目标Q值-0.26,但较标准化手术更接近术前Q值,更有效地维持了术前横椭圆非球面形态(Prolate)。
- 张沧霞刘文群郑艳霞王义军孟辉崔艳琨
-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屈光手术个体化切削角膜地形图引导
- 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机制。[方法]对照组:常规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及B12,口服血管扩张剂配合眼周穴位针刺49例52只眼。治疗组:眼肌直刺为主配合眼周穴位针刺58例60只眼。治疗1~6个疗程并随访观察1~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5例36只眼,治愈率为69.23%,好转3例3只眼,显效3例3只眼,无效8例10只眼;治疗组治愈51例51只眼,治愈率为85.00%,好转4例4只眼,显效2例3只眼,无效1例2只眼。治愈病例随访观察1~6个月均未见复发,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595,P<0.01)。两组比较在疗程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其治疗机制可能为刺激了肌肉组织和相应神经分支,直接兴奋病理状态下的麻痹肌,使其收缩力增强,促进了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 张沧霞郑艳霞邵春燕魏宝丰王义军胡冰崔艳琨
- 关键词:眼肌麻痹斜视针刺眼外伤
- 多层螺旋CT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 针对眼眶骨折,多层螺旋CT经1次射线检查,即可通过重建技术全面了解多方位、多角度眼部影像。因而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了多层螺旋CT在指导眼眶骨折的分型、确定诊断眼眶骨折的CT、新旧眼眶壁骨折鉴别诊断、测量眼...
- 王义军张沧霞
- 关键词:眼眶骨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