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学武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氧饱和度
  • 3篇氧饱和度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硬膜外阻滞
  • 3篇麻醉
  • 2篇胸段
  • 2篇修复术
  • 2篇血氧
  • 2篇腰段
  • 2篇镇痛
  • 2篇腭裂
  • 2篇腭裂修复
  • 2篇腭裂修复术
  • 2篇麻醉方法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机构

  • 8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8篇潘学武
  • 8篇孙宝文
  • 4篇赵任革
  • 2篇高雪松
  • 1篇陈广柱

传媒

  • 3篇黑龙江医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工企医刊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8
  • 3篇1999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胸段与腰段硬膜外阻滞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1999年
潘学武赵任革孙宝文刘学振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硬膜外阻滞胸段腰段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2008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我们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围诱导期、术中、拔管前后循环功能的改变,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及术中、术终知晓情况,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理想麻醉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潘学武高雪松孙宝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拔管前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高龄患者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ASAⅠ~Ⅱ级择期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100例,体重55~85 kg,年龄60~80岁,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Ⅰ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10%;Ⅱ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15%;Ⅲ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20%;Ⅳ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15%。在硬膜外穿刺前,前3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第4组静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后2、4、8、12和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的Bromage评级及不良反应。结果 VAS和Bromage评分中:术后4、8、12 hⅠ、Ⅳ组与Ⅱ、Ⅲ组相比P<0.05;恶心Ⅲ组与Ⅰ、Ⅱ、Ⅳ组比较,P<0.05;术后镇痛Ⅰ、Ⅳ组与其他组相比P<0.05;下地活动时间,各时间点各组间相比P>0.05。结论静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下对0.15%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活动。
陈广柱潘学武孙宝文
关键词:超前镇痛罗哌卡因术后镇痛
胸段与腰段硬膜外阻滞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2008年
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已有很多研究报道。本组应用503型脉博——血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观察60例患者硬膜外阻滞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辅助用药,吸氧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探讨胸段与腰段硬膜外阻滞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16~64岁。
潘学武赵任革孙宝文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仪硬膜外阻滞后腰段胸段辅助用药吸氧后
腭裂修复术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
2008年
腭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治疗均采用手术修复,修复大多在3岁以后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原因也很杂,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潘学武孙宝文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低氧血症先天畸形手术修复手术过程发生率
硬膜外阻滞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999年
潘学武赵任革孙宝文陈雅君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开胸镇痛效果颈部
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在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1996年
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畸形,手术修复多在3岁以后进行。我院应用503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连续监测,及时、准确地发现麻醉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低氧血症。现报告如下。
孙宝文高雪松潘学武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血氧饱和度
麻醉协助戒毒者消除戒断症状的探讨
1999年
赵任革潘学武孙宝文
关键词:戒断症状麻醉寒颤射精肌肉酸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