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腰带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行为学和皮质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金腰带治疗对脊髓挫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与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顿挫伤组、脊髓顿挫伤给予金腰带治疗组(每天1次,连续2周),每组13只动物,其中5只用于神经行为学评价和形态学检测,8只用于RT—PCR。用重力打击法制备脊髓顿挫伤模型。术后每天用金腰带(50mg/kg)对治疗组大鼠进行灌胃。用运动行为学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皮质运动区Akt基因表达变化;用Neun抗体染色计数运动皮质神经元数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1月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已明显受损,而金腰带治疗明显促进大鼠神经运动功能恢复(7.8±1.3;14.1±1.4,P〈0.05);同时明显上调皮质内运动区Akt基因表达水平(0.53±0.05,0.68±0.07,P〈0.05),并增加运动区皮质神经元数量(11±2,15±1;P〈0.05)。结论金腰带治疗可能通过增加皮质内运动区Akt表达,增加备用神经元数量来有效促进脊髓挫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 赵波汤海玲蔡学光但齐琴王廷华刘佳
- 关键词:蛋白激酶B
- 脑损伤大鼠运动皮质BDNF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运动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神经行为学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分假手术对照组和自由落体脑外伤组(TBI组),每组13只。TBI后1、3、8、13d分别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术后7d处死大鼠,取损伤处脑组织行RT-PCR检测BDNFmRNA表达;术后13d处死大鼠,取损伤处脑组织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BDNF表达。结果 TBI后大鼠神经行为明显受损,NSS评分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但随时间延长NSS评分有所下降(P<0.05)。RT-PCR结果显示,BDNF mRNA表达水平TBI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结果显示,BDNF蛋白和mRNA主要分布在皮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而细胞内BDNF的光密度值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 TBI后大鼠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备用神经元内BDNF的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 赵波汤海玲但齐琴赵楠刘佳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我院诊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每周复诊1次,观察患儿的皮损及瘙痒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7.50%VS 78.75%,P<0.05),实验组患儿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治疗结束2周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体征与症状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及改善临床体征与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范国雄汤海玲陈伟梅
- 关键词:他克莫司氯雷他定儿童特应性皮炎
- 头孢曲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汤海玲胡斌
- 关键词:血清固定头孢曲松梅毒临床疗效
- 消银颗粒联合复方氨肽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消银颗粒联合复方氨肽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病例随机分配,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复片氨肽素及消银颗粒联合方案,口服复方氨肽素片(重庆华邦制药),每次5片,3次/d,口服消银颗粒3.5g,3次,d,总疗程为12周。对照组30例采用阿维A方案,口服阿维A胶囊,初始剂量为20~30mg/d,午饭时顿服,1周后根据不良反应情况的反馈维持原剂量或逐渐调整计量至50mg,若病情得到控制可减到维持剂量30mg,总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60例均可评价疗效。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的愈显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完成12个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6.7%(26/30),对照组愈显率为73.3%(22/3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复方氨肽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显著高于传统使用的阿维A,且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应用及推广有重要的意义。
- 汤海玲胡斌
- 关键词:消银颗粒复方氨肽素寻常型银屑病
- 乙肝相关肝癌各临床分期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血管新生与成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2,VEGFR1,2)、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1-2]。肝癌是血管丰富的肿瘤,并且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调控[3]。
- 汤海玲范丽梅韩珍刘宁
- 关键词:乙肝血管新生肝癌分期
-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将12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8.33%,与对照组5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22%,对照组为1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药。
- 汤海玲胡斌
- 关键词:儿童特应性皮炎
-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监测评价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对285名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者,年龄为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进行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沛儿)接种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分别接种疫苗后30m 和12、24、48、72h观察不良反应至消失. 结果:共观察285名婴幼儿,25人发生不良反应,共31例次,不良反应为10.87%.3个月至1岁11个月组接种162人,发生不良反应的15人,发生率8.92%;2-3岁组接种123人,发生不反应的10人,发生率为8.1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证明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
- 汤海玲
- 关键词:结合疫苗安全性
- 臭氧治疗输卵管伞端阻塞复通术后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不孕症伞端阻塞行介入开通术后用臭氧注入的疗效观察. 方法 对146例不孕症伞端积水阻塞患者行介入开通术后,由宫腔内用臭氧注入治疗两天,第三天分别插管至输卵管间质部注入臭氧后,再注入玻璃酸钠2.5ml. 结果 一...
- 赵波汤海玲
- 关键词:医用臭氧术后粘连
- 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注射重组鼠源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多发性骨髓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重组人源促红细胞生成素2.5、5、10mg/kg,容量为100μL,连续给药30d,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中性红实验测定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rhEPO治疗组小鼠B、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显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小鼠免疫调节能力。
- 汤海玲范丽梅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