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之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税务学院财政税务系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2005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大量征用,由此产生了大批失地农民。由于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保障的同时,又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所以当他们步入老年,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生活的困境。所以,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于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促进城市化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段美之
- 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 养老保险制度变革与女性利益被引量:2
- 2007年
- 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制度设计关系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下。男女职工之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比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所指的养老保险制度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探讨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性别利益的制度设计。
- 段美之
- 关键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制度利益分配社会群体性别利益
- 人口老龄化影响就业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同时也给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影响。在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的同时,我国在新世纪之初也正式步入老龄化的行列。老龄人口的增加无疑会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等就业问题造成的影响。
- 段美之
- 关键词:老年人就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
- 对“呼和浩特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 2006年
-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呼和浩特市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增加,由征地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也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呼和浩特市政府结合本市实际,于2005年8月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本文对此“办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政策建议。
- 段美之
-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养老保障制度
- 失地农民与就业保障被引量:4
- 2007年
- 一、 农民失地后的就业状况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失地农民,当时各级政府主要是通过“占地工”指标的方式,把失地农民安排进入国有企业,实现农民身份向工人身份转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 段美之
-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就业状况农民失地经济时代身份转换
-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被引量:2
- 2007年
-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经济比较落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所以社会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具有重要意义。
- 段美之
-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生活问题贫困人口
-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07年
-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紧迫性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由来已久.但在1978年以前,大多以隐性静态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直接冲击社会的总体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危机日益显性化,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
- 段美之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户籍管理农业剩余劳动力务工经商外出就业
- 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09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日益显现出一些制度性缺陷。比如"跨统筹地区"的养老保险关系不能有效接续,这不但弱化了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而且也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常流动和合理配置。理论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提出三种切实可行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实行全国统筹;分段计算;金保工程一卡通。
- 段美之
-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保险
- 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
- 2008年
- 在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人口结构老化、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他们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调整具有不同的历史起点和环境特征,但他国的改革路径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调整,可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 段美之
- 关键词:养老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