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性
  • 6篇脑性瘫
  • 6篇脑性瘫痪
  • 5篇儿童
  • 4篇细胞
  • 3篇动功
  • 3篇仔鼠
  • 3篇疗法
  • 3篇痉挛
  • 3篇痉挛型
  • 3篇粗大运动
  • 3篇粗大运动功能
  • 2篇引导式教育
  • 2篇人巨细胞病毒
  • 2篇人巨细胞病毒...
  • 2篇日常生活能力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脑瘫
  • 2篇脑性瘫痪儿童

机构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巢湖职业技术...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合肥市妇幼保...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段军
  • 14篇吴德
  • 13篇唐久来
  • 7篇倪坤
  • 6篇杨李
  • 4篇芮芳
  • 3篇魏巍
  • 2篇马磊
  • 2篇赵凯
  • 1篇王帅
  • 1篇张玲
  • 1篇张超
  • 1篇魏薇
  • 1篇刘培辉
  • 1篇郝金斗
  • 1篇许晓燕
  • 1篇吕复莉
  • 1篇杨世炳
  • 1篇金岚
  • 1篇袁金晶

传媒

  • 6篇安徽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脑性瘫痪影响因素与临床类型的关系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影响因素与临床类型的关系,为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和选择临床治疗措施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入院治疗的394例的脑瘫病例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类型构成比不相同,依次为痉挛型294例(74.62%)、肌张力低下型55例(13.96%)、混合型32例(8.12%)、不随意运动型12例(3.05%)、共济失调型1例(0.25%),无强直型脑瘫。年龄段变化与脑瘫临床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痉挛性脑瘫为参照,不随意运动型中黄疸,肌张力低下型中孕期出血、早产儿、产后窒息、剖宫产分娩及孕期不适当用药,混合型中孕期接触有毒物质、羊水多、早产儿、低体质量儿、黄疸等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脑瘫影响因素与小儿脑瘫临床分型之间有相关性,研究小儿脑瘫不同临床分型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临床康复治疗、减轻伤残有重要意义。
张超芮芳唐久来吴德魏巍段军倪坤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影响因素
孕早期大鼠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仔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孕早期大鼠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仔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的影响,为研究HCMV先天性感染对子代大鼠海马学习记忆损伤的机制及防治HCMV先天性感染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8~9周龄雌性SPF级SD大鼠12只,按雌雄=31配对,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于孕第5天实验组孕鼠腹腔内注射100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HCMV悬液0.8 mL,对照组孕鼠腹腔内注射等量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于出生后30 d每组随机取10只仔鼠,取仔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仔鼠海马齿状回(DG)区颗粒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仔鼠海马DG区ERK1、ERK2、p-ERK的表达,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仔鼠海马未见明显的神经元缺失,排列紧密,均匀整齐,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染色质均匀;实验组仔鼠海马细胞数减少,组织结构较稀疏,排列紊乱。ERK1、ERK2、p-ERK主要表达于胞核和胞质,阳性部位呈现棕黄色。实验组仔鼠海马DG区的ERK1、ERK2、p-ERK染色强度及平均积分光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孕早期HCMV感染可降低仔鼠海马DG区ERK1、ERK2、p-ERK的表达,可能与HCMV先天感染损伤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段军倪坤唐久来吴德杨李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GAME疗法与姿势控制对重度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疗法与姿势控制对重度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为改善重度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重度脑性瘫痪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和常规治疗组(n=46)。研究组采用GAME疗法与姿势控制训练,常规治疗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时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和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中视觉追踪(A区)和上肢关节活动(B区)、坐位能力(level of sitting scale,LSS)、疼痛(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FLACC)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daily livingscale,ADL)评分。结果2组GMFM-88(A区与B区)、FMFM(A区与B区)、LSS及ADL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FLACC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GMFM-88(A区与B区)、FMFM(A区与B区)、LSS及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FLACC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E疗法与姿势控制可以提高重度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能力和精细运动功能,缓解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吴德萍段军崔珍珍唐久来吴德赵凯
关键词:脑性瘫痪
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姿势控制对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研讨
2022年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联合姿势控制在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民生工程康复的重症DCP儿童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TOT联合姿势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6月时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MFM)中视觉追踪(A区)、上肢关节活动(B区)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1粗大运动:治疗前,研究组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与对照组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GMFM-88中A区(23.31±8.48)与B区(16.08±6.6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MFM-88中A区(13.19±3.94)与B区(10.08±3.31)(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2精细功能:治疗前,研究组FMFM中A区与B区评分与对照组FMFM中A区与B区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FMFM中A区(11.73±2.34)评分高于与对照组(8.60±2.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FMFM中B区评分(10.20±5.14)高于对照组(6.93±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DL评分:两组治疗前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姿势控制能提高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吴德萍段军吴德
关键词:任务导向性训练
系统评估结合个体化训练在孤独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系统评估结合个体化训练在孤独症儿童治疗中的的疗效反应,为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96例已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进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综合训练方案,训练中采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及语言训练,每周5 d,每天6 h,共训练12个月,并在训练6个月后及训练12个月后分别再对患儿应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6个月和12个月后,孤独症儿童在8个领域的问题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6个月后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评估结合个体化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马磊段军吴德唐久来
关键词:孤独症
影响早产和痉挛型脑性瘫痪发生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及痉挛型脑性瘫痪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265名脑瘫儿童和272名正常儿童的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脑瘫类型、孕母年龄、分娩史、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调整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早产儿童中,经济状况中等及以上、文化程度较高及出生体质量<2.5 kg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女童、经济状况中等及以上、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4 kg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经济状况中等及受教育程度较高可能是避免早产的因素。
马磊金岚段军唐久来
关键词:早产痉挛型脑性瘫痪
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的粗大运动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疗法对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将233例首次就诊的12月龄以上脑瘫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以引导式教育+Bobath疗法治疗的脑瘫患儿为研究组(94例),选同期...
芮芳吴德唐久来杨李魏巍段军倪坤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BOBATH法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文献传递
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仔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子代S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的影响及对仔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SPF级SD雌鼠18只。按雌雄31合笼交配,将受精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于妊娠第5天分别腹腔内注射5×107L-1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HCMV悬液0.8 mL和等量的人胚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出生后1个月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10只子代大鼠,取仔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仔鼠海马形态学变化;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MDA受体表达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子代大鼠海马未见神经元缺失,排列紧密,均匀整齐,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染色质均匀;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子代大鼠海马有神经细胞坏死、减少、水肿、细胞核消失现象,部分细胞呈巨细胞变;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实验组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a<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子代大鼠海马组织NR1、NR2A及NR2B平均吸光度均较对照组低(Pa<0.01)。结论孕早期HCMV感染可导致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能与其海马区NMDA受体的表达减少有关。
倪坤唐久来吴德段军杨李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
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悬吊运动(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系统骨盆稳定性训练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能力的影响,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个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72例痉挛型脑瘫(偏瘫和双瘫);随机分为SET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共6个月,SET组同时加用SET系统支持下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入院时)和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功能测试(GMFM-88及D区,E区)、徒手肌力评定(MMT)、儿童平衡量表(PBS)、改良Ashworth量表(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SE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GMFM-88评分相比(t=-5.31,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E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GMFM-D区(t=-9.085,P<0.01)和GMFM-E区(t=-6.239,P<0.01)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E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PBS评分相比(t=-7.807,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E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内收肌MAS(t=2.561,P<0.05)、腓肠肌MAS(t=4.12,P<0.01)和比目鱼肌MAS(t=6.035,P<0.01)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E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ADL评分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ET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MMT评分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ET组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能力功能、平衡功能和肌张力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SET组和对照组对痉挛型脑瘫儿童日常生活和肌力的治疗均有显著效果。
吴德萍段军崔珍珍刘乐徐晨烨吕复莉吴德唐久来赵凯
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
施普善对HSV-1感染乳鼠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施普善对HSV-1感染小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SV-1感染神经系统的小鼠模型,将模型分为未治疗和施普善治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病死率、血清NO、IL-lβ水平变化和电镜下小鼠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施普善治疗组小鼠病死率、血清NO及IL-1β水平均比未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施普善治疗组小鼠神经细胞,髓鞘病变均较轻。结论施普善可能通过降低HSV-1感染小鼠血清NO、IL-1β水平,减轻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达到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倪坤杨世炳唐久来吴德杨李段军张玲
关键词:施普善神经细胞白细胞介素-1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