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再手术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武永明孙利平
- 关键词:术后早期胃出血再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操作技术
- 利用母胎间基因甲基化的差异性检测母血中微量胎儿DN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表观遗传学方法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逐步应用,第一个普通应用的胎儿表观遗传学标记低甲基化maspin基因突破了胎儿性别和基因多态性的局限,为母血中胎儿DNA应用于临床开辟了新的领域,象征着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王健赵富玺刘润花武永明郭俊成穆雅琴
- 关键词:胎儿DNA基因甲基化母血MASPIN基因非创伤性产前诊断无创性产前诊断
- Toll样受体2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ou样受体2(TLR2)的表达,评价其在SLE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LE患者40例,活动期与稳定期各20例,健康对照组20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MGB1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LR2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补体C4、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cl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mskM。WMlis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血清HMGB1分别为:活动组HMGB-1[(48.9±11.3)μg/L],稳定组[(14.8±1.9)μg/L],对照组[(13.5±3.6)μg/L],其中活动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较稳定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率活动组[(96.7±1.3)%],稳定组[(83.5±9.1)%],对照组[(83.3±9.9)%],其中活动组SLE患者TLR2的表达较稳定组SLE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与单核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结论血清HMGB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TLR2均参与了SLE的病情发展过程。
- 孙利平武永明杨丽丽孟力平
- 关键词:红斑狼疮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流式细胞术
- 通过母血中胎儿表观遗传学标记物预测子痫前期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孕妇血浆中胎儿表观遗传学标记物非甲基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5(un-methylated 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clade B,member 5,U-maspin)基因的含量,初步探讨母血浆中U-maspin基因的定量能否预测子痫的发生.方法随机选择子痫前期孕妇40例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和重度患者各20例,以健康同期妊娠妇女20例为对照组.提取血浆游离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各组血浆标本中U-maspin基因的含量.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中U-maspin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平均浓度有差异,分别为1 402.05 copies/mL及2 189.60 copies/mL(P<0.05).结论U-maspin基因作为孕妇血浆中游离的胎儿特异性表观遗传学标记物,可以预测子痫的发生.
- 刘润花王健武永明郭俊成穆雅琴赵富玺
- 关键词:孕妇血浆荧光定量PCR子痫前期
- 应用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单核细胞上Toll样受体4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评价其在SLE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LE患者40例,活动期与稳定期各20例,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LR4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SLE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较稳定组SLE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SLE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HMGB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较稳定组SLE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呈上调趋势,而TLR4的表达模式在SLE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与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MGB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均参与了SLE的病情发展过程,且其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孙利平孟力平丁志明武永明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TOLL样受体4流式细胞术
- 胃结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武永明孙利平
- 关键词:结石形成治胃结石患者胃石症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和妇科检查确诊的5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栓塞剂选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或碘油平阳霉素乳剂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测量患者术前肌瘤体积大小、子宫体积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月经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比术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随访术后3、6、12个月肌瘤体积大小、子宫体积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5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43±4)岁。手术插管、造影成功率100%,47例子宫肌瘤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3例为单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治疗后子宫肌瘤血供被完全阻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P<0.05),痛经、腰背部坠痛、尿频、便秘症状消失。术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61±17)cm3、子宫平均体积为(340±32)cm3,术后3、6、12个月随访显示,子宫体积缩小率为38.2%、46.7%、49.7%、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为32.1%、65.9%、74.8%,均呈进行性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为94%。术后1周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包括疼痛(40/50)、发热(38/50)、胃肠道反应(24/50)、阴道不规则出血(43/50),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除1例发生闭经外,其他无子宫内膜炎、子宫化脓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关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相关激素水平的随访情况,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高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途径。
- 屈文华郭平武永明
- 关键词:平滑肌瘤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白塞病关节受累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18年
- 白塞病(BD)是由土耳其皮肤病医师Behcet于1937年首次报道的,是一种反复发作、可累及口、眼、生殖器和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属系统性血管炎。该病常累神经系统、消化道、心脏、关节、肺、肾、眼以及附睾等器官[1]。历年来,学者们关于BD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脏、血管等器官受累的临床研究较多,尤其在白塞氏眼病上阐述的更多,可白塞病累及关节虽然也很常见,但由于其不影响病程进展,所以并未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目前为止,国内尚无查阅到有关白塞病累及关节的临床或基础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国外关于此类的论文也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关节炎未引起恶性后果所致。故笔者就白塞病关节受累而呈现的一系列表现作如下综述。
- 孙利平邓雪蓉张卓莉武永明张磊
- 关键词:白塞病关节
- 应用表观遗传学方法探索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
- 2009年
- 目的应用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技术从母血浆中检测胎儿DNA序列,扩大了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检测范围。方法随机选择早、中、晚期正常孕妇及非妊娠健康妇女各20名,以非妊娠妇女20名作为对照组。提取血浆中的游离胎儿DNA,应用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技术检测其目的基因u-maspin的表达水平,进行定性及相对定量,并对各期孕妇的样本均数进行对比式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甲基化maspin在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浆中未能检测到,在早、中、晚期孕妇血浆中的浓度随妊娠进展呈升高趋势。结论应用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技术从母血浆中检测妊娠期特异性表观遗传学标志物u-maspin可行,扩大了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检测范围。
- 武永明刘润花孙利平王健李加善
- 关键词:产前诊断表观遗传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应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SLE患者60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10分)和稳定组(<10分)各30例,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HMGB1水平,并分析其与SLE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SLE患者HMGB1血清水平较稳定期与健康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1水平与SLEDAI、尿蛋白定量(24h)水平、抗Cl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成正相关(P<0.05),与C反应蛋白成负相关(P<0.05);在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HMGB1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HMGB1水平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HMGB1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 孙利平杨丽丽米亚英武永明王建宾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