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卫国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肺通气时导管位置与气道压力变化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观测肺手术病人在仰卧下 ,行双肺通气 (TLV)和单肺通气 (OLV)时气道峰压的变化 ,旨在讨论其在双腔导管 (DLT)位置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麻醉行DLT时提供借鉴。方法 在行双肺与单肺机械通气后行气道压的监测 ,分别记录TLV和OLV在气道峰压平台压。最后行纤支镜检查 ,确定导管是否正常。结果 单肺通气时气道峰压高于 3 9或 4 4kPa可考虑导管位置异常 (特异性增高为 10 0 % ) ,但应排除手术牵拉、体位改变等因素。结论 由双肺改为单肺通气后 ,气道压明显升高时 ,与导管位置异常有密切关系 ,在判断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 武卫国张玉鸟刘延玲
- 关键词:气道峰压
- 小儿中心静脉置管的最合适长度计算被引量:3
- 2004年
- 武卫国张玉鸟刘延玲
- 关键词:上腔静脉CVC中心静脉置管小儿大手术药液外渗
- 肺减容手术的麻醉管理
- 2003年
- 武卫国张玉鸟苏孟勤
- 关键词:肺减容手术麻醉管理静吸复合麻醉麻醉监测血流动力学
- 单肺通气时导管位置与气道压力变化的关系
- 2003年
- 武卫国刘延玲奚高原
- 关键词:单肺通气导管位置麻醉
- 单肺通气时导管位置与气道压力变化的关系
- 2004年
- 武卫国张玉鸟奚高原
- 关键词:单肺通气双腔导管导管位置临床麻醉肺手术仰卧
- 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处理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2005年
- 武卫国张玉鸟刘延龄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麻醉
- 肺叶切除后侧卧位通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患侧卧位通气对肺叶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300)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肺叶切除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26例)和侧卧位(27例),期间常规监测BP、HR、SPO2和CVP,并在侧卧位1h后作血气分析。结果侧卧位组患者由平卧位转为侧卧位后即出现SPO2上升,1h后与平卧位组比较PaO2/FiO2显著性提高(P<0.05);BP、HR、CVP及Pa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患侧卧位通气能改善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低氧血症。
- 武卫国刘延玲张玉鸟
- 关键词:侧卧位通气切除后PAO2术后低氧血症FIO2CVP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00例麻醉总结
- 2004年
- 冠状动脉搭桥术一般采用体外循环下和非体外循环下两种方式,其麻醉方法截然不同.其中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由于术中不用体外循环,常温下维持病人自主心跳,最大限度进行心肌保护和减少生理干扰,并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而越来越成为冠脉搭桥的首先选择[1].随着技术进步将得到发展和普及,我院自1999年来共对100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现就麻醉方法总结如下:
- 武卫国张玉鸟刘延玲
-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深度麻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