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缺损
  • 2篇语音
  • 2篇颌骨
  • 2篇颌骨缺损
  • 2篇骨缺损
  • 1篇信号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义耳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理解
  • 1篇语音清晰度
  • 1篇语音信号
  • 1篇上颌
  • 1篇上颌骨
  • 1篇上颌骨缺损
  • 1篇频谱
  • 1篇频谱分析
  • 1篇颌面
  • 1篇颌面缺损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樊森
  • 2篇罗建平
  • 2篇杨宠莹
  • 2篇蒋永林
  • 2篇俞伟
  • 1篇陈振琦
  • 1篇郎伟军
  • 1篇沈笛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悬锁卡环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悬锁卡环(Swing lock clasp)是可摘局部义齿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固位体。它是以单纯性的锁与其关入的扣作为主体,还有唇杆或颊杆,卡环臂、舌板、铰链五个部分组成。这种固位体能利用口腔内所有的余留牙作为基牙,分散(牙合)力、保护天然牙。由于构造精细,可发挥夹板式的良好固位力,因而适用于二侧后牙缺失,一侧或二侧末端游离者。外伤缺牙、肿瘤手术后缺牙(包括一侧颌骨缺损者)。尤其适用于牙周病手术后对余留牙的保护(牙周病夹板)或牙周病手术后假牙龈的修复。可增加美观和发音。
蒋永林樊森
关键词:牙周病
语音信号微机处理系统的建立及面颌修复的频谱分析被引量:3
1995年
本研究运用微机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的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并运用该系统对上颌骨术后及颌骨修复后的病例进行元音/i/的频谱共振峰及相对能量误差法分析。分析显示在术前及修复前后三个阶段,元音/i/的共振峰值明显地出现漂移,F1峰值位置无改变,而F2、F3峰值则术后低于术前;修复体修复后F2,F3回复至较高值,相对能量误差和耳测语言理解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它们间有相关关系。
罗建平樊森杨宠莹
关键词:语音信号微机处理系统频谱分析
全文增补中
磁性固位的设计和应用研究
1991年
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缺损区域内组织的解剖特点,往往需要借助于某些特殊的方法取得固位效果,磁性固位就是这些特殊的固位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磁性固位的磁体做了有关相应的实验和磁力测试,着重对磁性固位体的设计,包括磁体的防腐处理,磁体的形态与大小,环形闭路磁场的固位体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结合临床作具体介绍。
俞伟樊森沈笛
关键词:口腔颌面缺损磁性固位体
上颌骨缺损患者语音改善程度的定量研究
1991年
本文运用语音信号微机处理系统,对上颌腭部手术后腭组织缺损者治疗前后的谱图进行了定量分析,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治疗阶段,相对能量误差值(REEV)的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而腭组织缺损以后,未作修复治疗的A—O期与作修复治疗的任何两组比较,REEV的差异也呈高度显著性P<0.01。同时也对耳测法与相对能量误差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间有相关P<0.05。
罗建平樊森杨宠莹
关键词:语音清晰度
颌骨缺损分类的探讨被引量:1
1993年
目前国内外对颌骨缺损的分类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尚没有一个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分类方法。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首先根据缺损情况的不同,将上下颌骨缺损各分为四种类型。然后再按照缺损区和缺牙区的不同部位,尽量按统一的顺序进行编排,每一类缺损又细分成四个亚类,第四类缺损是指两侧颌骨缺损,故无亚类。
樊森
关键词:颌骨缺损
聚类分析在义耳修复分型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作者对300只耳朵的记存模型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的结果制定义耳型号、制成模具和预成蜡义耳,在临床修复中可"对号入座"。
蒋永林俞伟樊森郎伟军陈振琦
关键词:义耳耳朵聚类分析复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