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文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70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土壤
  • 14篇
  • 12篇团聚体
  • 10篇有机碳
  • 10篇胁迫
  • 9篇植物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9篇
  • 8篇镉胁迫
  • 7篇玉米
  • 7篇微生物
  • 6篇土壤微生物
  • 6篇温室
  • 6篇污染
  • 6篇露天
  • 6篇露天煤矿
  • 6篇煤矿
  • 6篇黄瓜
  • 6篇光合作用

机构

  • 96篇山西农业大学
  • 9篇山西省农业科...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山西省生物研...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农业农村部环...
  • 1篇江苏和顺环保...

作者

  • 101篇樊文华
  • 22篇刘奋武
  • 14篇王改玲
  • 9篇郭锋
  • 8篇白中科
  • 7篇池宝亮
  • 7篇刘素萍
  • 6篇王坤
  • 5篇刘晋峰
  • 5篇王志伟
  • 5篇单江艳
  • 5篇李慧峰
  • 5篇吴艳军
  • 5篇杨黎芳
  • 5篇刘霞霞
  • 4篇张毓庄
  • 4篇王镔
  • 3篇王晓东
  • 3篇许剑敏
  • 3篇黄学芳

传媒

  • 17篇山西农业大学...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土壤通报
  • 7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中国草地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中铅元素含量的初探被引量:4
1999年
初步研究了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中铅元素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五台山区植物中铅元素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15.63mg/kg,平均含量为6.54mg/kg;不同植被垂直带中铅含量以常绿针叶林带最低,亚高山草甸带最高;不同科植物中铅含量以莎草科植物最高,松科植物最低,草本、阔叶植物、灌木植物含铅量高于针叶植物。
樊文华王宏燕李海金
关键词:植物自然保护区
旅游活动对五台山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为例,通过野外采样调查与室内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设踩踏严重区、轻微区和无踩踏区3个试验区,探讨了旅游活动对土壤三大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活动显著影响了0—20cm土层的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三者的总数,严重区20~40cm土层的细菌、真菌及其总数与无踩踏区间差异显著(P〈0.05),且均低于无踩踏区,而这个层次的放线菌基本没有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在所设的3个试验区中,旅游踩踏严重影响了0~20cm土层微生物量碳、氮,且3个试验区差别均明显;在20~40cm土层中,3个试验区的微生物量碳间呈显著差异(P〈0.05),微生物量氮在踩踏严重区与轻微区、无踩踏区之间差异均显著,轻微区的微生物量氮比无踩踏区的微生物量氮低,但这2个试验区差异不显著。旅游活动已经对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段青倩樊文华吴艳军武智晖刘霞霞王坤
关键词:旅游活动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太原市冬季非甲烷总烃的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究太原市冬季非甲烷总烃(NMHCs)的分布特征,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1月4日在太原市设2个采样点(五一广场和晋祠公园),用气袋采集NMHCs,采集的大气样品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太原市冬季不同功能区的NMHCs总浓度,结合监测的气象参数,探讨NMHC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一广场NMHCs浓度变化趋势是中午>晚上>早上>下午,晋祠公园是晚上>中午>下午>早上;温度和相对湿度与NMHCs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希望为治理太原市大气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康敏捷樊文华武智晖刘奋武
关键词:非甲烷总烃温度相对湿度
改良剂对复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POC和MOC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究改良剂对煤矿复垦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山西省襄垣县煤矿复垦区复恳7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微区的方法研究了泥炭和腐殖酸对复垦土壤及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泥炭和腐殖酸均能增加复垦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含量,但6个月后,水稳性大团聚体会减少,而水稳性微团聚体(<0.25 mm)会增加,>2 mm和<0.25 mm粒级的团聚体变化较大,2种改良剂相比,腐殖酸各处理土壤大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的变化比泥炭大。泥炭和腐殖酸均能增加复垦土壤总POC、MOC含量及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的POC、MOC含量,施用比例相同时,施用腐殖酸的土壤POC、MOC增量更大,施用泥炭6个月和1年后土壤POC含量变化分别为2.14~8.89,1.53~5.00 g/kg,施用腐殖酸6个月和1年后土壤POC含量变化分别为8.07~20.12,5.63~19.36 g/kg,施用泥炭6个月和1年后土壤MOC含量变化分别为4.84~10.51,5.41~8.08 g/kg,施用腐殖酸6个月和1年后土壤MOC含量变化分别为9.10~35.34,5.91~30.00 g/kg。但6个月后,泥炭和腐殖酸各处理土壤POC和MOC含量会减少。施用泥炭和腐殖酸会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不利于有机碳的储存。
刘新梅樊文华张昊王改玲
关键词:复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改良剂POCMOC
施用沼液对温室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沼液和施用化肥对黄瓜不同生长期温室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沼液可减少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而增加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细菌的数量,施用沼液细菌的减少比施用化肥的要多。施...
樊文华刘晋峰王志伟单江艳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沼液
文献传递
五台山山地草甸自然保护区11种化学元素生物积累的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五台山山地草甸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亚高山草甸带、山地五花草甸带、常绿针叶林草甸带。本文研究了各生态带土壤和植被中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布及生物积累特征。研究表明:(1)各带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均在全国同类型土壤含量范围之内,就平均含量而言,Co、Ni含量较高,其它元素含量较低,整体属清洁理想水平,合乎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标准。(2)各带植被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尤其是亚高山草甸带是饲用价值很高的富养优质牧草区,应很好地保护和利用。(3)各带植被的生物吸收系数均以Ca、K为最大,Co最小。
樊文华张毓庄
关键词:山地草甸生物积累自然保护区
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两种有机碳组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为探究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两种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选取山西省临县定位3年的枣园生草覆盖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清耕(CK)以及黑麦草(RG)、苜蓿(AL)、自然生草(NG)3种不同生草覆盖区0-2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与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RG、AL与NG处理下土壤水稳性>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提高,其中,各生草处理下R0.25分别提高9.05%、2.08%、5.92%.生草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及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且主要集中于1-0.25mm粒径中;RG与AL处理下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提高了5.06%和0.77%,而NG降低了0.35%.RG及NG处理下土壤及大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POC)、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含量均显著增加,AL无显著效果;各处理中POC、MOC含量均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以<0.25 mm粒径为最多,且土壤及团聚体的MOC含量明显大于POC的含量.总之,生草覆盖有利于增加土壤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大团聚体POC、MOC含量,能改善土壤稳定性及固碳能力,但不同草种模式间有差异;黑麦草综合效果较好,可在研究区进行推广和应用.(图2表4参40)
陈曦王改玲刘焕焕殷海善樊文华
关键词:生草覆盖枣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有机碳
一种用于处理含砷废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含砷废水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原料罐、原料反应罐、吸附剂脱水装置、吸附剂改性罐、废水处理罐和沉淀罐;原料反应罐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上设有加热管,吸附剂改性罐内设有加热管和...
刘奋武乔星星董燕秦俊梅樊文华
不同地理环境下土壤中砷含量及毒害与防治被引量:6
1994年
砷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准金属元素.本文根据六种典型土壤中砷的形态和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讨论了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土壤中砷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就砷的毒害与防治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樊文华张乃明
关键词:地理环境
全文增补中
水分、密度和其他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水分、密度和其他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从多因素分析,其影响顺序为:密度(x2)>底钾(x5)>追氮(x6)>底氮(x3)>补水(x7)>底磷(x4)>追肥/补水生育期(x8)>播期(x1)。在数学模型中,各栽培因子间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x2)与补水(x7)的耦合效应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当播期为4月16日,密度为72 047.8株/hm2,底施氮量为135.3kg/hm2,底施磷量为262.0 kg/hm2,底施钾量为295.9 kg/hm2,追施氮量为239.6 kg/hm2,补灌量为1 198.0m3/hm2,追肥/补水生育期在玉米18展叶时,玉米产量达到理论最高值,为16 194.8 kg/hm2。
白莎池宝亮黄学芳樊文华
关键词:水分栽培因子玉米产量均匀设计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